[摘 要]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入,全球范圍內產品內分工越來越成為跨國公司生產布局的主要方式,而外包作為跨國公司在全球價值鏈上節約成本保持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手段無論是數量還是范圍在迅速擴展,本文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對跨國公司外包動因進行了分析研究,認為新技術革命、國際貿易整體環境改善、發達國家對外包觀念和政策的轉變、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動的接包政策導向、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是跨國公司外包的主要動因。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 跨國公司 外包 動因
一、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經營活動布局逐漸由制造外包向制造外包加服務外包、服務外包發展,勞動密集型活動外包向勞動密集型活動外包加資本技術密集型外包發展,外包地域也在向多樣化發展。在全球為跨國公司母公司及其分支機構提供配套生產和服務的企業在承接其外包業務中在跨國公司投資地和外包投向區域形成了大量產業集群,由跨國公司母公司及其分支機構主導全球價值鏈基礎上的外包業務正在迅猛增長,那么跨國公司外包的動因是什么?為什么跨國公司外包對象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國家和地區?本文從全球價值鏈視角對跨國公司外包的動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并為中國相關產業和企業更為理性地參與外包工作提出了參考意見。
二、文獻綜述
自邁克爾#8226;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將企業活動劃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并提出了價值體系(Value Chain System)這一概念,成為全球價值鏈的雛形。美國杜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杰里夫提出了全球商品鏈(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其含義是全球不同的企業在由產品的設計、生產和營銷等行為組成的價值鏈條中開展合作。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在《2000-2003年度工業發展報告》中指出,全球價值鏈是指為實現商品或服務價值而連接生產、銷售、回收處理等過程的全球性跨企業網絡組織,涉及從原料采集和運輸、半成品和成品的生產和分銷,直至最終消費和回收處理的整個過程。它包括所有參與者和生產銷售等活動的組織及其價值、利潤分配。當前,散布于全球的處于全球價值鏈上的企業進行著從設計、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營銷、出售、消費、售后服務、最后循環利用等各種增值活動。外包(Outsourcing)是企業進行業務重構,將可以整合在企業內部的某些業務職能或流程的部分或全部,連同其相關的資源(包括人員)及管理職能,按照一定的合作方式轉移給外部產品或服務提供商,由產品或服務提供商按照規定的價格和水平提供產品或服務。本文研究的主要是跨國公司的離岸外包,即跨國公司將全球價值鏈上若干自身從事成本較高或者缺乏效率的環節依據合同發包給不同國家的生產商或者服務提供商,由它們提供約定的產品和服務。
三、跨國公司外包動因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技術飛速進步,國際分工出現重大變化。作為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直接投資主體的跨國公司,為了適應變化的經營環境,居于主導地位的跨國公司基于全球價值鏈上不同環節的選擇和全球分配,對全球生產體系、公司組織結構和經營投資戰略加以調整,出現離岸外包現象。從跨國公司所處環境考查,本文研究認為新技術革命、國際貿易整體環境改善、發達國家對外包觀念和政策的轉變、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動的接包政策導向、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是跨國公司外包的主要動因。
1.新技術革命與跨國公司外包
21世紀技術變革速度將更快,全球化趨勢將繼續發展。自20世紀下半頁開始的新技術革命使跨國公司在全球價值鏈上進行環節分離并在全球進行環節布局成為可能并極大促進了跨國公司外包的發展。其中物流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工程技術進步對跨國公司外包影響巨大。
技術進步降低了跨國公司全球外包的運輸成本、交易成本、溝通成本、管理成本,促進了跨國公司生產在全球價值鏈不同環節更加分散,跨國公司可以通過外包的形式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要素的組合,完成資源的全球優化配置,降低各項成本。
2.國際貿易整體環境改善與跨國公司外包
國際貿易環境是指企業對外貿易中面臨的國際的、區域的或者某個國家的鼓勵或限制國際貿易的政治法律和人文環境,主要包括貿易自由化政策、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等。國際貿易整體環境改善主要表現在貿易自由化推進和貿易壁壘的逐年降低。二次世界大戰后至今,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一是形成了若干貿易自由區,如北美貿易自由區、歐盟、東盟等。貿易自由區的形成,直接促進了區內跨國公司價值鏈在成員國中間的布局,促進了區內外包;二是貿易壁壘的逐年降低,直接表現為各國貿易間關稅的大幅度降低。關稅高低直接影響著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全球布局是在多國還是少數國家甚至公司內部生產。當其它因素不變時,關稅下降對世界貿易增長的影響比運輸成本的影響大3倍左右。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締結和逐步充實,使幾乎所有國家降低了對外貿易關稅,減少了貿易壁壘,這就為國際貿易的迅猛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條件。
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貿易壁壘的降低,關稅的減免,為跨國公司外包提供了制度安排并極大促進了跨國公司外包業務的發展,外包成為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資源有效配置的基本途徑之一,成為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全球布局的一個有效手段,刺激了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根據不同國家的比較優勢,選擇最佳的生產區位和銷售市場,進行全球價值鏈不同環節在不同國家的布局,形成了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促進了跨國公司在全球各國外包的發展。
3. 發達國家對外包觀念和政策的轉變與跨國公司外包
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是業務外包的主導方,特別是以美國、日本和歐盟的德國、英國、法國等國跨國公司為主,其中美國跨國公司應用外包最為廣泛,很多著名跨國公司運用外包組織全球價值鏈各環節的全球生產。外包作為一種運營手段或管理觀念在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中經歷了如下階段:從接受外包運營觀念到嘗試使用-企業運營效率提高、競爭力提高-其它企業逐步學習模仿外包-國內職位暫時流失受到理論界和政界擔心和質疑-實踐證明外包整體提高了國家和企業競爭力和創造了更多更具競爭力和更高薪資崗位而得到更多跨國公司認可和使用。隨著外包研究的深入和跨國公司運用外包手段的逐漸嫻熟,外包作為跨國公司在全球價值鏈上提高核心競爭力掌控主動權的經營理念深得跨國公司高層管理者青睞。
在跨國公司高層接收外包觀念并將其作為全球運營重要工具同時,作為外包發包國的發達國家的外包政策也越來越開放并有利于跨國公司開展離岸外包。發達國家政府的外包政策相對開放以及跨國公司外包帶來的好處促進了跨國公司基于全球價值鏈上的全球外包,除了傳統的制造業外包,服務業外包正迅速發展,特別是ITO、BPO、金融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迅猛。
4. 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動的接包政策導向與跨國公司外包
跨國公司外包接包國主要以發展中國家、新興經濟國家和地區及東歐國家為主,包括印度、菲律賓、中國等。這些國家和地區為融入全球價值鏈進行產業現代化,制定了大量有利于企業特別是發達國家跨國公司業務外包的政策,如稅收等。
應該看到,世界主要接包國為了使本國產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實現產業升級和現代化,承接更多跨國公司外包業務,通過政府引導和大量基礎設施投資,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及一些新興經濟國家的勞動力素質逐步提高、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工業配套能力越來強、相關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制定、社會穩定,能完全滿足跨國公司外包的質量、交貨期、風險防范、柔性配套的要求。各接包國會根據自身特點在基礎設施、外包政策、教育、地緣、國際關系、產業配套等諸多方面展開競爭,而且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給予跨國公司更多優惠措施以吸引其外包業務,從而極大促進跨國公司外包業務向這些國家轉移。
5.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與跨國公司外包
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代,知識和新概念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技術革新步伐越來越快,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企業必須保持自身的敏捷性。由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由于環節多涉及地域廣,涉及到產品研發、設計、測試、生產、營銷、品牌、售后服務等諸多環節,在鏈條上流動著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管理協調難度大。如果價值鏈上每個環節都由跨國公司親自運營,勢必造成資源分散、機構臃腫、高成本低效率、決策滯后而無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進而喪失自身競爭力。為了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保持自身競爭力,提高客戶服務水平,跨國公司將價值鏈上非核心環節外包給全球各地最有效率的低成本的接包商,自身只從事價值鏈上核心環節的運營是跨國公司理性的選擇。例如NIKE只從事價值鏈的研發設計、分配渠道、營銷、和品牌環節,而將其體育系列用品的原材料供應、配送、加工制造、售后服務等環節外包給中國、中國臺灣、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接包商。
事實證明,大量跨國公司基于全球價值鏈成功運用全球外包提高了自身敏捷性,加快了新產品面市速度,提高了客戶服務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潤增強了自身核心競爭力,牢牢占據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情況下跨國公司無論是被迫還是理性選擇都極大的促進了跨國公司的全球外包。
四、結論和啟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技術革命、國際貿易整體環境改善、發達國家對外包觀念和政策的轉變、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動的接包政策導向、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顧客需求是跨國公司外包的主要動因。
從研究可以發現,對于中國來說,要真正融入全球價值鏈實現產業升級和現代化,實現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保持充分就業,吸引跨國公司外包業務并利用全球外包機會實現自身產業升級具有非常重要現實意義。在把握跨國公司外包動因基礎上,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發展的跨國公司外包,中國政府和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
1.需要繼續大力承接跨國公司外包業務,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真正實現世界工廠向世界制造的轉變,并做好國內產業地區梯次轉移工作,投資建設連接東西部地區的交通、通信、網絡、物流等基礎設施,促進跨國公司制造外包業務由沿海向中部和西部的轉移,避免跨國公司外包業務的外流。
2.沿海發達地區要在做好已有產業全球價值鏈升級工作同時做好從跨國公司制造外包基地向跨國公司服務外包基地的轉變工作,積極迎接全球服務外包快速發展時代的到來,積極參與全球服務外包承接的競爭。
3.面對激烈競爭的跨國公司外包市場,應該從吸引跨國公司外包的優惠政策制定,相關法律的制定和與國際接軌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對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通信、網絡、物流等方面進行大力投資,產業配套引導,外包管理人才培養,貿易政策、政府公關等諸多方面營造良好的吸引跨國公司外包的軟硬件環境。
4.廣大中小企業要轉變觀念提高管理水平,積極承接跨國公司外包,融入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盡快實現工藝升級和產品升級。中國有條件企業要積極學習跨國公司外包經驗,運用好全球價值鏈和全球外包方式,借用全球優質資源實現自身的升級和飛躍。
5.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們不得不反思,簡單的來料加工、OEM方式融入跨國公司的外包體系或全球價值鏈其生存基礎非常脆弱,經不起風吹草動。我國企業要轉變思路,要從承接跨國公司簡單的生產制造外包到更高層次的研發、營銷、售后等服務外包轉變,不同層次企業要依據自身情況選擇承接制造外包、服務外包兩條腿走路。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企業如何承接和吸引跨國公司外包和如何進行外包業務升級仍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Porter M 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 Free Press, 2004
[2] Gereffi, G.. and Korzeniewicz, M(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M]. Praeger, 1994
[3]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 Overview[R], 2002
[4] 王立明,劉麗文. 外包的起源、發展及研究現狀綜述[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