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浙江11個地市對外貿易依存度、外資貢獻度、對外開放度(2001年―2010年)的測度和趨勢分析,研究表明從地理空間上看,浙江省對外貿易依存度和外資貢獻度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杭嘉、寧紹地區,即浙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浙西南麗水、衢州兩地對外開放程度一直以來處于全省較低水平。
[關鍵詞]地理空間 市域 經濟開放度 研究
一、引言
過去,浙江經濟的發展模式大多被認為是民營經濟這種“內源型”的增長模式,即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地區內部要素。然而,近些年來,尤其是“十五”以來,浙江經濟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2010年,浙江進出口總額已達到2534.8億美元,浙江省外貿在全國外貿的地位不斷提升,在浙江省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有效增強。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計實際使用外資869.9億美元,累計對外投資總額達到83.6億美元,成為推動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但是從經濟地理空間上看,浙江對外開放的維度和深度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差異,深入分析不同地區對外開放度有助于宏觀層面上對全省對外開放水平有一個客觀和直接描述,更有助于在全省層面把握對外開放政策制定和實施。
二、指標選擇及研究范圍
對于對外開放度的測算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試圖通過一國的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特別是貿易政策)的開放性來直接反映對外開放程度;另一類是是通過對外開放的結果,如對外貿易比率(外貿依存度)、對外投資比率等。本文選擇總量上的開放度即貿易開放度和資本開放度分別從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的角度,對2001年-2010年,浙江11個地市的對外開放進行測度和分析。為綜合衡量對外貿易和外資對對外開放度的影響,本文將外貿依存度和外資貢獻度進行加權平均以測度總體的對外開放度。
三個指標:(1)外貿依存度:即一國(或地區)進出口總額占該國(或地區) 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2)外資貢獻度:外資貢獻度是用以衡量一國(或地區)對外投資開放程度的指標。(3)對外開放度。為了綜合衡量貿易和外資對外開放度的影響,本文選擇將外貿依存度和外資貢獻度進行加權平均來測度浙江省11個地市的對外開放度,用來衡量其國際生產要素流動配置能力及其規模對競爭均衡增長的影響。
三、浙江11地市對外開放度的測度與分析
1.外貿依存度
下表1、圖1是對浙江11個地級市2001年-2010年對外貿易依存度的測度及變化趨勢圖。從全省平均來看,2001年-2007年期間,全省對外貿易依存度呈逐年提高態勢,從2001年的36.5%提高到2007年的70%,2008年后,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省對外貿易依存度有所回落,但2010年有所提高。在全省11各地市中,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溫州、臺州、麗水、衢州9個地市對外貿易依存度變化趨勢同全省平均發展趨勢趨同。杭州在經歷2001年-2006年對外貿易依存度快速提高階段后,2007年開始依存度開始持續下降,2009年開始低于全省平均;而舟山對外貿易依存度從2005年開始快速提高,2007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已超過寧波。2001年-2010年,在全省11個地市當中,寧波和嘉興對外貿易依存度始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外資貢獻度
下表2、圖2是對浙江11個地級市2001年-2010年外資貢獻度的測度及變化趨勢圖。從全省平均來看,2001年-2010年期間,全省外資貢獻度在2004年達到19.7%峰值后,呈逐年下降態勢,從2004年的19.7%下降到2010年的5.9%。在全省11各地市中,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金華、衢州7個地市外資貢獻度變化趨勢同全省平均發展趨勢趨同;舟山、麗水、溫州、臺州4個地市外資貢獻度發展趨勢較為平穩。2001年-2010年,在全省11個地市當中,寧波、嘉興、湖州3個地級市外資貢獻度始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杭州、紹興2個地級市除個別年份低于全省平均外,外資貢獻度其余年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金華、舟山、溫州、臺州、麗水、衢州6個地市外資貢獻度始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對外開放度
下表3、圖3是對浙江11個地級市2001年-2010年對外開放度的測度及變化趨勢圖。從全省平均來看,全省對外開放度呈中間高、兩頭低態勢,從2001年的23.09%提高到2004年的39.38%,2007年后,全省對外開放度有所回落,從39.68%回落至2010年的32.6%。在全省11各地市中,紹興市對外開放度變化趨勢同全省平均發展趨勢趨同。寧波、杭州、嘉興、湖州在經歷2001-2004年對外開放度快速提高階段后,2005年開始對外開放度呈階段下降趨勢,杭州2010年對外開放度低于全省平均;而舟山對外開放度從2005年開始快速提高,2008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超過寧波。2001年-2010年,在全省11個地市當中,寧波和嘉興對外開放度始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州、金華、溫州、臺州、麗水、衢州6個地市對外貿易依存度始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結論及啟示
1.結論
從對浙江11個地市2001―2010年對外貿易依存度、外資貢獻度、對外開放度的測度和趨勢分析綜合來看,可以表明:對外貿易依存度和外資貢獻度較高的地市主要集中在杭嘉、寧紹地區,即浙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程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舟山市近年外貿依存度迅速提高,盡管外資貢獻度不高,但是對外開放度已大幅提升。湖州、溫臺、金華地區則處于全省第二梯隊,其對外貿易依存度、外資貢獻度、對外開放程度處于全省平均水平或以下,盡管湖州地區外資貢獻度較高,但是外貿依存度低,綜合來看,其對外開放程度仍低于全省平均。麗水、衢州兩地對外開放程度一直以來處于全省較低水平。
2.啟示
(1)外資拉動浙江經濟增長的效應正在逐漸減弱。外資在浙江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貢獻度正逐步下降。“十五”期間,外商投資在全省尤其是杭嘉湖、寧紹地區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有重要地位,到“十一五”期間,隨著沿海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同步提高,外資在拉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的重要性逐步被替代,全省外資規模保持穩定,開始注重外資質量和調整外資結構。但是,外資在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作用仍然是重要的,要進一步加大對外資利用的重視程度,克服目前部分地區、干部對外資不重視的風向。
(2)部分地區后發優勢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得益于大橋經濟、海洋經濟發展,舟山近些年來對外開放度逐漸提升,隨著舟山海洋綜合開發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對外開放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優勢將進一步得到體現,國際化水平將提升到新的高度。
(3)全省各地區對外開放發展水平還不均衡。首先,地區間差別較大,浙東北沿海地區無論從外貿依存度、外資貢獻度,還是對外開放度綜合指標看,都高于其他地區,麗水、衢州等浙西、浙中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相對其他地市仍然較為落后。其次,地市內部發展不平衡,湖州地區外資對拉動固定資產投資作用明顯,但是外貿依存度相對較低,舟山地區外貿發展迅猛,但是吸引外資水平有待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展鵬.中部六省對外開放度的實證研究:2000-2007.國際貿易問題.2009(12)
[2] 張慶君.遼寧省對外開放度的測算與比較研究.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9(5)
[3] 孫麗冬,陳耀輝.經濟對外開放度指數的測算模型.統計與決策.2008 (14)
[4] 龔曉鶯,胡忠俊,王昆.關于對外開放度度量指標體系構建的幾點思考.貴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