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語言具有鮮明的性別歧視色彩。在中英商務交際活動中,人們應該關注到這一典型特征。從英語語言出發,從構詞、語義、語用三個角度來透視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進而為當前中英商務交際活動提出相應的交際策略。
[關鍵詞]英語 性別歧視 中英商務交際
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能夠真實地折射出各種社會習俗及價值觀念。在英語國家,男性長期主宰著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等方方面面,女性在社會中則處于從屬的地位。這一社會現實反映在語言層面上,則在英語語言中存在大量的性別歧視語。
按照《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性別歧視”指:“以性別歧視為基礎的歧視,主要是對女性的歧視,是人類社會由來已久的不合理的社會現象?!币虼耍谡Z言習慣上,“性別歧視”通常是指語言對女性的歧視。英語中存在大量帶有性別歧視特征的詞匯。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中國與英語國家商務交際活動日益頻繁。那么,本文在此將通過透視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進而為中英商務交際活動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
1.構詞的歧視
按照《圣經》,上帝創造了男性亞當,又在亞當的基礎上用他的肋骨創造了女性夏娃。那么,女性的誕生是基于男性。于是,在西方英語國家,幾千年來,人類社會一直深深烙著父權制特色:男性支配著社會的一切,女性依存于男性。體現在英語構詞上,許多女性詞語是附著在男性詞語詞根的基礎上而產生。
從詞匯的外部特征來看,英語中存在許多具有性別區分特征的對立詞組。當這些指兩性的詞組成對出現時,男性的詞語一般是無標記的,而指女性的詞語往往會在陽性詞語的詞根上,添加相應的詞綴,變成有標記的詞語。例如:
master(主人) mistress (女主人;情婦)
governor(州長)governess(女州長,州長夫人)
male (男性) female (女性)
usher (引座員) usherette (女引座員)
Paul (保羅) Pauline (保蘭)
而且,這些詞綴-ess、-ette、-enne、-rix等常含有無足輕重,微不足道,或者卑微低下的含義。
2.語義的歧視
根據眾多的西方神話,男性是人類的“物種之范”,女性則是男性的依附體和變體。于是,反映到語言層面上,英語在語義上存在著鮮明的“以男性為規范”的特征。
首先,英語中很多標記性詞語,從詞的外部特征來看,只具有陽性特征,語義上卻兼指男女兩性。如sportsman (運動員),salesman(銷售人員),policeman(警察)等。這些單詞從詞綴上來看,具有男性特征,但卻可以指從事這些工作和職業的男女兩性。
而且,英語中一些非標記性的中性詞語,往往暗含明確的性別指向。長期以來,在英語國家的社會分工中,男性壟斷了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領域,女性的社會活動范圍受到嚴重的局限,只能從事一些低等的甚至不體面的社會活動。于是,英語中一些詞語雖在外延意義上無性別標記,卻往往在內延涵義上具有明確的性別區分。例如,judge,lawyer, surgeon等,雖然可以指男女兩性,卻往往指男性;nurse,model, prostitute等雖不排除男性,卻一般指女性。
同時,英語中一些與陰性人稱詞相對應的非標記性的陽性人稱詞,除了可以指男性之外,還可以指整個人類。man和woman是指男女兩性的對應人稱詞組,man既指男性,還可以泛指所有男性和女性。但是,woman卻只能指女性,沒有整個人類這一語義特征。he既可代表“他”,又可代表she“她”。但she只能指女性,而不能作為兩性的總稱。
此外,英語中大量的詞語,具有歧視女性的語義特征。一方面,英語中貶低女性的詞語在數量上遠遠超過男性。據研究,英語中至少有220個用來形容女性 “性生活放蕩”,而只有20個左右與男性有關。另一方面,英語中許多女性詞匯往往具有惡化女性的涵義。mistress指“女主人,夫人”,但在內涵意義上卻指“靠男人養著的人、情婦”。Queen在一般情況下的外延意義是“女王、王后”。在現在英語中,Queen一詞可以小寫成queen,具有了貶義“情婦,充當女人的男同性戀者”。
3.語用的歧視
過去幾千年來,英美國家是典型的以男性話語為中心的文化形態。男性視角、男性觀點、男性聲音成為普遍性,而女性視角、女性觀點、女性聲音則被排斥、被抹去、被忽略,被稱為特殊性。反映在語用層面上,英語語言在兩性面前存在著不公允的態度,具有鮮明的性別歧視色彩。
首先,男女兩性的語序大都遵循男先女后的原則。雖然英語語法并未規定“男先女后”的語序,但在長期的語用習慣中女性性別一般跟隨在男性性別之后,形成“男在前,女在后”的用語習慣。如:male and female, Adam and Eve, men and women, King and Queen, masculine and feminine, husband and wife, Mr. and Mrs., sons and daughters, prince and princess, brother and sister, boys and girls等。當然,在一些慣用法中也有例外,如ladies and gentlemen, bride and bridegroom等。
其次,在詞的搭配上,存在著性別歧視現象。英語中同一個單詞與男女兩性詞語搭配時,常常帶有“褒男貶女”的語義色彩。例如,pirate與male和female搭配時,male pirate指“在公海搶劫,侵犯他人權利的人”;female pirate指“搶奪其他女人的男人的淫婦”。call與boy/girl搭配時,call boy指旅館男服務員或戲院中招呼演員準備上臺的人;而call girl指用電話召喚的妓女。
再次,英語中的社會稱謂常常帶有歧視女性的色彩。對英美人來說,婚姻狀況是個人隱私。男性用Mr.不會暴露他們的婚姻狀況,而女性用Mrs. 和Miss,清楚的公開她們的婚姻狀況。結婚前,女性用父親的姓;婚后,更換為丈夫的姓,這代表女性一生依存于男性。如果丈夫不幸去世,wife成為widow。雖然失去妻子或丈夫的人都可以被稱為widower。但不可以說:John is Mary’s widower,而只能說Mary is John’s widower. 同時,在商務信函中,如果信是寫給公司的,并沒有直接的聯系人,稱呼應為:“Dear Sirs,”(英式)或“Gentlemen:” (美式)。
二、中英商務交際中應對英語語言性別歧視的策略
當今,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國際貿易空前繁榮,國際商務交際往來日益頻繁。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全球商務交際的普遍用語。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商貿往來,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英語來進行的。同時,在三次大規模婦女運動的推動下,女性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的關注。那么,在中英商務交際活動中,對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進行一定的關注,會使雙方的交際更加順利有效的進行。
首先,當性別不明時,應盡量使用中性化的表達方法。一方面,要避免人稱代詞男性化。例如:If the customer requests a carrier other than truck, he must bear the additional charge. 在這句話中,he在語義上同時指代男女兩性,卻是陽性人稱詞。為解決這一問題,交際者應使用he/she/,someone,somebody等無性別標記的詞來替換he。另一方面,要使用能模糊性別界限的中性詞語和用法。在商務信函中,如果收信人性別不明,稱呼對方時要用Dear sir/madam來替換Dear sirs。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表達“主席”時要避開chairman,而使用無性別標記的中性詞語chairperson。
其次,當性別明確時,指女性時要盡量以女性自身為主體的表達方法。一方面,要使用具有性別標記的詞語來表達女性身份。例如:在表示“女銷售員”時,盡量避免使用具有男性標記的salesman一詞,而要使用saleswoman來表達,從而彰顯女性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當一些詞不具性別標記時,要加相應的修飾詞來區分兩性。如:在Here is com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company這句話中,如果不在president前加上woman,多數人會認為是男性,女性的身份完全被掩蓋。因此,在諸如此類的情況下,一般要在前面加上woman,lady,female等修飾詞,來突顯出女性的主體身份。
最后,要擯除傳統的性別歧視語,盡量使用新時期下涌現出的表達當今女性生存狀況的新詞匯。一方面,要避免使用具有性別歧視色彩的詞匯。例如:tart。Tart雖然可以用于對年輕女子的親昵稱呼,卻往往暗含“對道德不甚介意,作風隨便的女子”。那么,在商務交際中,要避免使用這些詞匯。另一方面,隨著女權運動高漲,英語國家女性的社會地位得到極大提升。這促使英語中涌現一定數量的新詞匯,來反映新的社會現實,如:career woman,Ms.。Ms.既可以表示Miss,又可以傳達Mrs.,這很好的保護了女性的隱私。在商務活動中,用Ms.稱呼女性是最受推崇的。
三、結語
隨著西方婦女運動的高漲,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已引起了社會各個領域廣泛的關注。在中英商務交際活動中,交際者應該對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有一定的了解與掌握,從而避免尷尬,甚至誤解,進而促進交際活動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Chandler, Joan. Women without Husbands: An Exploration of the Margins of Marriage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45
[2] 孫汝建. 性別與語言[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3] 潘建. 英漢語言性別歧視的比較研究[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 (3): 14-16
[4] 白解紅. 性別語言文化與語用研究[M].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137
[5] 雷巖嶺. 性別言說:架構在歷史#8226;文化之間[M]. 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 2005: 3
[6] Giele, Janet Zollinger Leslie F Stebbins. Women and Equality in the Workplace: A Reference Handbook [M]. California: ABC-CLIO,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