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燕窩作為高檔補品,是顯貴富豪們才能享用的珍品。近幾年來,隨著大陸消費者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保健食品消費意識的升溫,燕窩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擴大,那些經濟條件較好的普通民眾,已經成為燕窩新的消費主力。
燕窩日益走俏
走在福州街頭,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福州的燕窩銷售店似乎正在迅速增加。據業內人士鄭先生介紹,福州最近一波燕窩店的開設熱潮是從去年開始,到現在至少已經增加了二十多家。他表示,隨著大陸滋補品市場消費需求不斷的增大,再加上此類產品的利潤也十分可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向這個行業。近年來,不僅是福州,國內各主要城市的各種參茸燕窩店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有資料統計顯示,近年來,全球每年的燕窩總產量為2000噸左右,香港地區每年消耗的燕窩總量為200噸左右,在新加坡至少有80%以上的孕婦在使用燕窩;而在臺灣地區,每年燕窩市場消費總量在150噸以上,民眾一年花在吃燕窩上面的消費高達近20億元新臺幣。而在大陸,早在2004年,燕窩等養生滋補品銷售額已經達到500億元,2005年中國滋補品市場總體銷售額就突破了600億元,2010年我國滋補品銷售額大概已超過800億元,專家預計,未來中國滋補品市場的發展還將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率,其中燕窩消費占到了很大一個比例。
業內人士鄭先生表示,雖然燕窩屬于高端消費補品,相對來說消費人群還是屬于少數,但大陸市場十分廣闊,消費人群的絕對數是其他地區和國家所無法比擬的。他說,“大陸消費者的高端消費能力,很多國家與地區都望塵莫及。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那些處于經濟危機中的歐美奢侈品都將中國消費者視為救星。因此,對于養生保健需求愈發強烈的大陸消費者,將會是全球燕窩最主要的消費力量。”準人門檻并不高
在福州廣場附近紅酒以及燕窩銷售的周靜告訴筆者:“我做燕窩生意,并沒有投入多少資金。”原本經營澳洲紅酒生意的周靜是在去年開始銷售燕窩的。據她介紹,一開始接觸燕窩是因為有個朋友認識貨源,并介紹給了她,考察過后,她覺得產品質量不錯,而且燕窩的消費人群正好與自己紅酒生意的銷售人群有重些疊,所以就打算試試。
“關鍵是不需要什么成本。”周靜說,她的燕窩生意也不需要專門開設什么門店,直接就和紅酒放在一塊賣,福州有不少這樣搭著賣燕窩的店。她也不需要進太多的貨,貨源就在國內,有需要了就讓對方寄一批過來。在她看來,做這門生意最重要的是要有銷售渠道,其他倒是次要的了。很多時候,門店只是一個展示區,在她門店里零售出去的燕窩幾乎沒有,她的燕窩銷售主要是靠人際關系推廣出來的。周靜表示,燕窩不僅對消費者的經濟能力有要求,而且消費者自身還需要注重養生,才會對燕窩有消費的欲望。她以前的一些朋友、客戶,正好是企業高管以及金融業高層,這些人經濟能力強而且較為注重養生,所以她做燕窩生意自然不愁客源。
“干這行目前談不上什么準入門檻,因為現在燕窩銷售行業缺乏一個規范性的標準,也沒有什么銷售資質的限制。”印尼龍情燕窩福州專賣店的負責人林先生表示,如今從事燕窩銷售的個人和門店確實很多,各種的經營之路都有,像他們店就是主要走專賣店零售路線。相對來說,開設專賣店的經營風險和成本投入都較大,而且維持日常運營的費用也不低,利潤自然少了許多。但林先生認為,如果從做長期經營和品牌推廣上考慮,選擇一個有實力的大品牌來開設門店還是必須的。“現在是市場發展的初期,市場空間還很大,各類從業者都有生存的空間。但在未來,市場營是會進^調整期,對品牌、資源的整合就顯現出優勢了。”林先生還表示,燕窩銷售從業者眾多的另—個原因在于,目前國內的燕窩來源渠道復雜,拿貨容易。有從印尼、馬來西亞正規進口的,也有大量走私夾帶的。進入國內后,大盤商又有不同的分銷渠道。
而且,在燕窩的主要產地印尼等國家,燕窩的采購渠道也很多元化。“燕窩在印尼是支柱產業,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的公司在運作量產,而民間許多百姓家里也都有少量的燕窩出產,并且有人上門收購。所以,即便在產地印尼,燕窩的供應渠道也很混亂。”林先生說,供應渠道的混亂,以及缺乏統一的市場標準,也使得目前燕窩的終端銷售上,出現了很多以次充好甚至造假的現象,例如刷膠燕窩之類的在行業中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投資燕窩正當時
在林先生看來,目前投資燕窩市場正是好時機。一方面,燕窩消費市場發展的十分迅速,經營者不用擔心沒有消費者,當然銷售初期最好還是要有一些朋友能夠幫忙拓展銷售渠道,這樣生存的壓力會較小;另一反面,未來的燕窩市場準入門檻必然會提高,而且燕窩因為生產的特殊性使得產量不可能太多,增長也有限度,因此注定了燕窩是一個高價位的消費品,它的貨源和客源都是有一定份額的,如果進入太晚就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競爭。
林先生還提到,近期被許多媒體關注的廣東檢驗檢疫局查出—些燕窩含有高濃度亞硝酸鹽的事件,對于有意向投資燕窩行業的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契機。他說,這件事雖然對整個燕窩行業帶來了些不良的影響,但也對有助于促進國家對燕窩行業的關注和規范管理,從而幫助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而整個行業在政府的加強管理下,必然增強消費者對燕窩產品的信心,而且在行業中必然會出現一個除舊布新的過程,這就給了新進人者很多填補市場空缺的機會。
采訪中,周靜和林先生不約而同的認為,未來燕窩產品中,堂食燕窩的比例會增加很多。因為,燕窩做為高端滋補品很多初次接觸的人并不了解如何加工食用,而且有不少消費者會覺得在家燉燕窩較為麻煩,而選擇去燕窩店堂食或者讓燕窩店送外賣至家中。“提供堂食燕窩可能并不比單純賣燕窩給客戶能多賺錢,但卻是維系客戶關系的一種很好的手段。”周靜說。而林先生則表示:“堂食燕窩在制作或者說在加工過程中,通過員工的展示,無形中普及了燕窩的食用方式,讓客戶能更直觀的了解,對燕窩有推廣作用。同時,也拓寬了門店的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