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稱,按照平價購買力計算,中國GDP將于2016年超越美國。有人做出分析,“如果未來10年時間,也就是就是2011到2020年期間,人民幣對美元能夠每年升值2%,國內GDP用人民幣現行價格計算每年能夠增長12%,而美國用現行美元價格計算的GDP保持4.3%的年均增長速度。那么,到2020年,中國的GDP將是22.9萬億美元,而美國將是22.5萬億美元,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號經濟大國。”
很多樂觀派都認為,中國GDP極有可能在202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這里,我還是唱一下反調,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還能夠保持如此高速增長嗎?要知道,經濟增長是有極限的。任何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增長速度都會緩慢下來,這是一種自然規律。其實,中國經濟能否在未來10年保持高速增長,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盡管中國經濟在過去30多年里保持了高速增長,但是同時也帶來不少問題。本世紀最初10年,房地產給中國GDP增長做出不少貢獻。這里的主要貢獻并不是房子數量增加而導致GDP增加,而是房價不斷上漲導致這個流量增加了。道理很簡單,要是去年建好房子的是100套,今年是110套,假定房價不變的話,那么房地產創造的產值就增長了10%。實際上,房子數量不變,但是房價增長了,房地產的產值也就增長了。目前的統計方法,房價并沒有納入CPI之中,所以房價增長就拉動GDP的增長。
這10年以來,中國很多人的財富增加往往資產升值而導致的。房價、地價等資產價格暴漲,從而讓擁有資產的人富起來。相對勞動力價格來說,資產價格上漲很瘋狂。這七、八年時間,不管是房價還是地價,都是上漲好幾倍,甚至超過10倍。同時,勞動力價格上漲僅僅是一倍多。因此,對于依靠工資收入的人,真實收入并沒有提高多少。相對來說,體制內的人收入增長速度比較陜之外,體制外的多數勞動者收入增長還是比較緩慢。可以說,一個國家資產升值速度遠遠高于勞動力價格,這可能給經濟帶來一定程度的失衡。
未來10年,中國年輕勞動力數量將處于一種下降狀態。有關預測,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將呈逐年減少的趨勢。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將達到17.17%。同時,19~22歲人口數量到2019年將只剩下0.58億,10年下降43%。因此,到時中國人口老齡化會使工作人口與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為世界上最糟糕的,甚至比日本更嚴重。
可以說,嚴重的老齡化拖垮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這是不可以避免的。日本在上個世紀50到70年代“人口紅利”的時代,曾經創造了年均14%的經濟增長速度,GDP總量甚至一度直逼美國,但是上個世紀90年代人口嚴重老化之后,經濟就進入衰退的階段。當然,日本經濟衰退還有很多因素,但是人口卻是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因素,一是人口紅利,二是資產升值。未來10年,這兩個因素可能會同時消失。現在,中國房價已經很高了,繼續上漲的空間是有限。未來幾年,可能繼續上漲,但是要再維持10年時間的上漲,這種可能不大。房價上漲越來越偏離普通老百姓承受能力,這到臨界點時,必然就出問題。
其實,不要高估中國經濟,而是冷靜思考未來各種因素。中國GDP總量真的可以超越美國嗎?我們應該有這樣疑問,這是一種理性的思考,而不是盲目得出一種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