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氣與胃脹痛,是常見的腸胃癥狀。胃脹氣時,有時靠輕微運動如走走路就可以緩解,有時卻痛得令人滿床打滾。由于腹部疼痛在癥狀表現上經常大同小異,常讓人摸不清是患了胃潰瘍還是吃壞肚子了。其實,腹部脹氣最明顯的癥狀就是,扣診時腹部呈現空心的聲音。
當空氣進入體內,人體本能會有打嗝或是排氣的反應來排出多余的氣體。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都會排氣10次~18次。排氣的次數太多或是沒有排氣,都會造成胃部異常脹氣。
引起胃部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如:吃東西的速度太快,或是邊吃飯邊說話以至于吃進太多的空氣;某些食物本身就易引起脹氣,豆類、麥麩、蘋果、桃子、洋蔥、甘藍菜、谷類、地瓜、馬鈴薯都是屬于易產氣食物;乳類食品也是很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有的人也可能因為無法吸收乳糖而造成脹氣;某些腸胃方面的疾病如腸躁癥、膽囊疾病(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可導致脹氣。
四招緩解胃脹氣癥狀
第一招:如果有想排氣的感覺,不要憋著,可以暫時回避一下人群。將氣體釋放出來,好讓腸胃舒解一下壓力。
第二招:腹脹難消時,可以使用薄荷油涂抹肚臍周圍的部位,來消除腹部的脹氣。
第三招:喝一點兒薄荷茶或柑橘茶,也可以緩和腸胃的脹氣狀況。
第四招: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將身體平躺,膝蓋彎曲,用雙手環抱住小腿,盡量將大腿貼近肚子。這個動作可以有效地幫助排氣,防止胃中的氣體堆積。平時每晚睡前都應該做一次,可以保護腸胃。
如何避免胃脹氣?
胃脹氣大部分是飲食不當所引起的,所以要想避免脹氣,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必須改變不好的飲食習慣。
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撐。
平時避免喝碳酸飲料、嚼口香糖等,并且最好不要用吸管喝飲料,因為這樣會無形中增加氣體的攝入量。
少吃含有果糖或是山梨醇(糖)的食物或甜點,因為這類食物也是產氣的元兇。
豆類食品一定要煮到熟爛了再吃,因為太硬的豆子不但不好消化還容易造成脹氣。
二、有些人吃了某種食物后便特別容易產氣或是脹氣,應根據以往的經驗避開這些特定的食物。
三、飯后不要一直悶坐在沙發上,可以起身走一走,洗個碗,或是散個步,溫和輕緩的運動有助于幫助消化。
四、如果是因服用了特殊的藥物而造成胃腸的脹氣、不適,你可能就需要跟醫生溝通,請求更換藥物或是停藥。
五、運用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當我們吸氣時,肚皮脹起,呼氣時,肚皮縮緊。雖然剛開始可能不太習慣,但這樣做一方面有助于刺激腸胃蠕動,促進體內廢物排出,另一方面也能使氣流順暢,增加肺活量。
一些行氣消脹類中藥也可緩解胃脹氣癥狀,需要注意的是,陳皮、枳殼、厚樸、木香、砂仁等容易耗損正氣,在癥狀解除后應立即停服,不宜長期服用。尤其對虛證患者,須以健脾補氣為主,可選用四君子湯、理中湯等。
哪些情況必須去醫院治療?
莫名其妙地脹氣持續三天以上,都無法緩解。
長期感到肚子脹氣或打嗝、排氣不止。
排氣或排便后下腹部比較不痛者,有可能是腸躁癥。
經常排氣,體重減輕或是排出淺色、惡臭的糞便,提示你可能無法消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