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著自己焙制的臘梅花茶,香獨特,茶翩躚,在這寒冷的冬季,我格外愜意。想起那賣臘梅花茶的太婆,心中有一種崇敬。
那天清晨,深冬的雨躲藏在風里,密密地奔跑著,如夏天的麥穗,無情地扎在人的臉上,手上,簡直讓人難受到心底。
十字路口旁,一個矮瘦的太婆正趴在地上,利索地撿拾地上的臘梅花。旁邊,還擺放著一個背兜,邊沿拴著六個竹筒。竹筒里插了或大或小的臘梅。我納悶,為什么太婆這么憐惜地拈這些花呢?旁邊還有兩個大姐大媽看稀奇,每人手里拿著一株臘梅。
大姐冷得跺著腳,卻好奇地盯著太婆的一舉一動,還不忘警告一番:“你不要把花弄起來拿去賣哦?!碧叛銎鹉?,一本正經,怎么可能呢,我自己拿回家,洗干凈放點糖。就可以做糕,治喉嚨痛有特效。剛才,有一個男士買花時,不小心碰翻了太婆的背兜,一株臘梅著地,將一些花撞到地上。太婆還是不想浪費一枝一葉,甚至地上的一點點花瓣,于是才有了剛才伏地撿梅花的一幕。
撿完地上的花后,太婆就背上臘梅,吆喝著離開了,中午下班后。我經過一個店門口又看到她,背兜里的臘梅只剩下兩支,她正眉飛色舞地和店員擺談龍門陣,偶爾還哈哈大笑。
那天下午,同事一臉喜氣地握著一束臘梅進來,臉上笑得從沒有這么燦爛,開口就問我:“聞到香氣沒有?!?/p>
辦公室在底樓,沒有天窗,平時潮濕,憋悶。而現在,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薄荷般的淡雅清香,空氣好像被凈化了一樣。同事將我廢棄的一個玻璃瓶裝上水,插上花了2元錢買的臘梅,擺放在辦公桌靠墻的地方,于是滿屋一下鮮活起來。
我不解地問道:“這花怎么這樣便宜呢?”同事臉上的喜悅還沒有散去,看著那或含苞或綻放的黃色花兒說:“在某個商店門口碰到太婆賣花,太婆把最后一支折價處理給她了?!迸?,那個賣花給同事的,就是我遇到的那個70多歲的太婆。
三天后,花香已淡,我摘下三顆依然堅挺奔放的臘梅。放進杯里,加入開水,梅花的香氣頓時撲進鼻孔、心中。濃郁厚重,少了茶葉的人為粉飾,卻多了一份自然的恬淡和純凈。讓人喝得放心,輕松。
幾天后,再次遇到那位太婆,我花10元買了2斤臘梅花,只是有點潮濕。回家后,怕時間長了,花會發霉,就自己找出久放未用的鐵鍋,細心地焙制臘梅花。
窗外,雨依然密密地下,我仿佛看到,在田野,在山間,成千上萬株臘梅,依然含笑,翩翩飛舞,傾吐芳香。街上,那個70多歲的太婆,坐在插滿臘梅的三輪車上,悠然地行走著,滿載著豐收的喜悅和希望。
小知識 臘梅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兑κ蠚堈Z》又稱梅為寒客。臘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臘梅屬落葉灌木,高可達4—5米。常叢生,葉對生,近革質,橢圓狀卵形至卯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芽具多數覆瓦狀鱗片。冬末先葉開花,花單生于一年生枝條葉腋,有短柄及杯狀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狀排列,黃色,帶臘質,花期12~1月,有濃芳香。瘦果多數,6~7月成熟。原產我國中部,現各地都有栽培。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臘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臘,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臘梅的花經加工是名貴藥材,有解毒生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