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手頭還存有一份油印的1989年5月《中國茶葉博物館陳列方案》,想當年曾參與過此事的討論,如此算來,我與茶博之誼該有22年了。
我退休前所在的浙江茶葉進出口公司,與茶博一直有密切合作關系。如1990年10月的“茶人之家”基金會年會期間,那場“綠茶與健康學術報告會”就在茶博的學術報告廳舉行,而公司的重要賓客都會被安排參觀茶博。想當年,摩洛哥駐華大使在參觀了茶博后還提議在茶博建一個“摩洛哥館”,摩洛哥是中國綠茶的最大進口國,年進口2.6噸(當時全國茶葉出口總量是20萬噸)。于是,1993年10月由茶博館長施奠東(杭州市園文局局長兼任)帶領團組赴摩作具體商談,我有幸同行。遺憾的是后來由于摩洛哥相關人事變動,此事就被擱置起來了。
2004年春,我任執行主編的《茶博覽》雜志改版,為回饋讀者,編輯部提議與茶博合辦一個民間收藏茶具精品展。此議一提出即獲時任館長的吳勝天贊同。說是合辦,其實從上門征集藏品到布展、展出等一系列工作,都是茶博的工作人員默默地在做,從設計展版、撰寫藏品介紹到藏品保管、歸還,都親力親為,沒有出過半點紕漏,充分反映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2004年中國文化年在法國舉行,法國國際茶文化促進會、法國嘉華有限公司計劃在文化年的最后一周舉辦一場中國茶文化展示活動。因為嘉華公司主營茶葉,公司董事長委托我請中國茶葉博物館與他們合作舉辦中國茶文化展。當時任副館長的王建榮主管此事,他們從策劃方案、辦理報批、選擇展品、設計展板到展品裝運,整個工作有序進行。6月25日展覽在塞納河畔的中國文化中心如期舉行,而王館長與我是開幕前兩天才到巴黎的。展覽是成功的,當千姿百態、色彩繽紛的中國綠茶、紅茶、白茶、黃茶、清茶和黑茶集體在展覽中亮相時,當造型各異、精巧質樸的中國景瓷、宜陶等百多件茶具向法國觀眾展現時,著實讓他們感到新奇,甚至驚詫。法國媒體譽之為“東方雅韻”。
這三件事正好是我與茶博20年前后三任館長的合作共事,今日憶及,感慨系之,又無比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