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牙齒健康標準是牙齒清潔、沒有齲洞、沒有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腔內至少應該有20顆以上有功能的牙齒。
口腔問題,您有嗎
牙周炎 老年人有9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變。主要表現為牙齦出血和流膿、牙結石、咬東西痛和牙齒松動。隨著年齡增大,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還可誘發和加重牙周病。因此,老年牙周炎患者要及早進行系統治療。
食物嵌塞 又叫“塞牙”。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牙齦萎縮嚴重,牙間隙加大,在吃飯時食物容易進入牙間隙中,進而出現牙齦紅腫、出血、疼痛癥狀,還可引起牙齒松動。對輕度的食物嵌塞可通過認真刷牙、定期洗牙和牙齦按摩治療;嚴重者可做防嵌器或烤瓷牙修復。
牙齒磨損 牙齒過度磨損會使牙齒鄰接關系破壞,導致食物嵌塞和牙周損傷。對于局部磨損嚴重者可充填修復,對于整個牙面磨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可作去髓治療和套冠修復。
牙齒過敏 老年人由于牙齒磨損使牙本質暴露,或牙齦嚴重萎縮使牙根暴露,容易引起牙齒過敏。對磨耗引起的牙齒過敏可采用充填修復或牙髓治療(根管治療);對于牙齦萎縮引起的過敏可行脫敏治療,嚴重者可考慮去髓治療。
齲齒和殘根殘冠 老年人齲齒發病率高,破損嚴重,齲齒加重還可引起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因此齲齒要及時治療,對不能保留的殘根殘冠要及時拔除。
牙齒缺失 老年人群中牙齒缺失者約占70%,要及時安裝假牙,一般在牙齒缺失后3個月就要安裝。
口臭 老年人由于齲齒、假牙清潔不夠、牙齦炎等原因,易引起口臭。出現口臭應及時檢查其發病病因,對癥治療。
口腔黏膜病變 由于長期抽煙、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機體抗病能力降低等原因,老年人群中白斑和扁平苔蘚患病率增加,其中5%~10%白斑可癌變。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出現口腔腫塊和潰瘍要及時診治。
少走彎路說保健
飯后漱口,認真刷牙 老年人要認真刷牙,每天至少刷牙2—3次,每次3分鐘。刷牙時要順著牙縫隙豎刷牙,不要拉鋸式橫刷,還要定期更換牙膏和牙刷。牙線和牙間刷可作為刷牙的輔助工具。
牙齦按摩,健齦叩齒 為防止減輕牙齦萎縮,在牙齒清潔的基礎上,老年人還可采用牙齦按摩、叩齒等方法,每日叩齒3次,每次30下,以促進牙齦血液循環。預防牙周炎。
牙病早治,定期洗牙 老年人要經常進行口腔檢查,每半年洗1次牙。一旦出現冷熱酸痛、咬東西痛、牙齦腫痛和牙齒松動等應盡快診治。對于能治療的牙齒盡量少拔除;一旦牙齒缺失,要及時修復,以恢復牙齒的各種功能。
糾正惡習,防止損害 為防止牙齒表面過度磨損引發牙本質過敏和牙折裂,老年人不要用牙齒咬硬東西,如啃核桃、咬檳榔、咬啤酒瓶蓋。有研究表明,嚼檳榔還可引發口腔癌。
及早戒煙,合理飲食 由于吸煙可誘發牙周病,所以應盡早戒煙。據報道常飲綠茶可預防齲齒,因為茶葉中含有豐富的氟元素。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食品可增強牙齒咀嚼能力,促進牙周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