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姓名:秦含章;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出生時間:1908年;
居住地點:北京團結湖北頭條小區;
生活習慣:對毛筆書法情有獨鐘,享受吟詩作賦,簡單鍛煉天天不落,定期還來個飛行旅游。
秦含章,104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名譽所長,業界稱其為“酒界泰斗”。秦含章老人每年乘坐十幾次飛機,還能出席幾次社會活動,體檢結果是身體各項指標正常,令人羨慕。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他年輕時的一個“明智”選擇——當了妻子營養師索穎一輩子的“實驗品”。
老人每天安排五頓餐,牛奶咖啡中西合璧,五谷雜糧輪著來一輩子營養師的“實驗品”。老兩口的午飯很中式。主食有兩種:一份很軟的米飯、一個豆包或花卷之類的,粗細搭配;菜是一葷兩素還有豆制品搭配,素菜也要做得軟爛可口。
比如吃菠菜要做成菠菜泥,茄子要蒸一蒸,蒸好之后放調味料拌著吃。“這是因為老年人牙口不好,就要吃軟、吃爛,便于吞咽消化。”
另外,每周要吃一次魚。還有一個湯,有時是羅宋湯,有時是排骨湯或雞湯。湯量不大,但都是比較濃的肉湯。
下午三點,索穎會準時為秦教授榨一杯鮮橙汁。五點會喝一袋牛奶或一杯咖啡,偶爾吃兩片餅干。時髦點來說,這兩樣算是下午茶了。
為什么有下午茶?索教授自有道理,老年人年齡大了,吸收差了,喝牛奶就能很好地補充鈣。咀嚼能力差,蔬菜做得比較爛,會丟失一些營養尤其是維生素C等,那么鮮榨橙汁則可以找補回來。如果這些跟不上,就要補充些維生素片、鈣片和深海魚油等。
晚餐就很簡單了,一碗雜米粥,里邊有大米、小米和江米,兩只豆沙包,一只雞蛋(有時做成蛋羹),還有一份青菜泥。
這樣的飲食,在秦老步入老年后就一直堅持這樣,已經有幾十年了。
秦教授說,老年人要保持年輕的心,多培養興趣,多參加社會活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