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相對歐元升值的結果就是,歐元相對貶值,國內以歐元結算的出口企業的利潤就減少了。因此,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也就更大了。
市場猜測了許久的美國第三次量化寬松(QE3)政策并沒有出臺,但是美聯儲也并未消停,而是宣布將采取延長其持有的4000億美元國債期限等措施來刺激經濟復蘇。這個措施被稱作“扭動操作”。
“扭動操作”之后,風險厭惡急刷升溫,美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美元的中期底部已現,有短期反彈的需求。這種短期的上漲與量化寬松推行以來的美元弱勢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美元長期走勢的猜測也出現了分歧。
為何“扭動”?
9月21日美聯儲宣布了一項非常規政策,即將在2012年6月底之前購入4000億美元的、剩余期限為6到30年的美國國債,同時出售等量的、剩余期限為3年或以下的美國國債,這將使美聯儲所持資產平均期限延長,美聯儲據此稱其為“展期計劃”(Mafuricy ExtensionProgram),但市場似乎更愿意將之比擬為1961年美聯儲曾采取的政策操作(即“扭動操作”)。
1961年初,美國金融市場因美元過剩而發愁,美國決定大量買入一年期國債而賣出短期國債,以達到上調短期利率又控制長期利率的作用,將“美元過剩”扭轉為二戰前的“美元短缺”。當時,美國正盛行扭腰舞,這種手法順便也被命名為“扭動操作”。
時隔40年,美聯儲為什么舍QE3,而再度祭出這招非常規的“扭動操作”呢?
對此,福州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黃志剛表示,美聯儲此時不推QE3有種種考慮。首先,8月標普下調美債評級,這就意味著再發行國債,成本可能增加。其次,大量發行國債,可能到期后面臨著還本付息的壓力,美聯儲將面臨著流動性的壓力。為什么要采取“扭動操作”呢?“其實‘扭動操作’也可以看作一種金融創新,把短期的票據延期,不需要增加發行成本(如通過投資銀行發行所支付的成本)。因此,不失為—個好的選擇。”黃志剛說。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經濟學博士吳培新撰文稱,美聯儲是希冀通過這種“售短買長”的扭轉操作,來壓低長期國債和與國債有較高替代性的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以此緩解當前金融市場的緊張局面,并借此刺激經濟復蘇。
吳培新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扭轉操作僅僅是延長了美聯儲持券的期限結構,而不會增加其資產負債規模。美聯儲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了長期國債的收益率,從而引導相應市場的長期市場利率下降,以達到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這與前兩輪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的目標是一致的,只是這次購買長期國債的資金來源是出售其本已持有的三年期以下國債。因此,盡管扭轉操作不擴大美聯儲資產負債規模,我們仍可將其視為變相的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即變相的QE3。
美元短期強勢
美聯儲宣布“扭動操作”之后,風險厭惡急劇升溫在全球股市引發骨牌效應,股市暴跌,美元成為風險厭惡的最大受益者。有分析稱,目前看來,歐債危機惡化、美國及全球經濟復蘇全面停滯甚至陷入第二次衰退的風險不斷增加,美元未來一段時間仍可能是風險厭惡的受益者,后市美元料將繼續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美元的短期走強自有其原因。首先是美元已經形成堅實的底部。大陸期貨福州營業部的分析師艾繼征說,4月美元大跌,5月本·拉登死訊公布后美元就沒有再跌,接下來5-8月都是橫盤的局面,說明美元的支撐還是相對穩固的。“現在可以看成是中期底部,所以短期可能出現反彈的需求。”艾繼征說。
該營業部另外一位分析師邱麗群則指出了美元上漲的另一個主因,即歐債危機的深化。“現在歐州的情況太差了,美元相對歐元會好一些。”邱麗群說,“而且資金有避險的需求。當經濟向好,商晶期貨這一波下跌后會上漲,投資者對買入美元避險的需求就沒有那么強,就會選擇商品期貨;現在商品期賃從高位下跌,歐州的情況又不景氣,資金也會就選擇買入美元避險了。”
美元近期出現強勁反彈。在8月初標普罕見地下調美國長期國債評級之后,市場本以為導致美元貶值。但歐債危機的加刷,最終將美元推至高位。自今年8月初至9月23日,美元指數從74攀升到78.5,歐元對美元匯率從1.44貶值至1.34。
美元為什么會升值?《第一財經日報》評論部主任徐以升在評論中稱,全球銀行業所產生的全球性美元短缺是推動美元升值的動力。在雷曼兄弟倒閉到2009年3月美聯儲推出QE(量化寬松)政策,半年時間美元曾經出現強勁升值,美元指數從71升值到89,歐元對美元匯率從1.56大幅貶值到1.25左右。徐以升認為,現在與2008年9月危機之后的格局一致,歐洲銀行業對美元融資的需求,也在繼續推高美元匯率。如今唯一的問題是,當時美元指數攀升至89高位,歐元貶值到1.25低位,現在這一波升值,美元指數會到多少?
但是,上述大陸期貨福州營業部的兩位分析師都認為,短期的反彈并不會改變美元中長期的跌勢。“美元代表美國的國力,現在市場普遍認為美國的國力在逐漸衰退,因此美元長期看是下跌的。而且歐元、人民幣的崛起都會對美元造成扣。擊。”艾繼征說。但是,短期來看,歐債危機的解決和中美貿易戰的起落都會對美元走勢造成影響,近兩個月的美元走勢尚不明朗,目前美元指數的阻力位在80左右。
而美元相對歐元升值的結果就是,歐元相對貶值,國內以歐元結算的出口企業的利潤就減少了。因此,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也就更大了。“所以‘十二五’規劃要調結構、擴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人民幣面臨的升值壓力也相對減小。”艾繼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