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是個爽朗的人,畢業后一直在深圳打工。2010年,王老師去貴州旅游,晚上7點左右,一伙不明身份的人涌入他住宿旁的一家煙茶門市部,以買到假煙為由對該店進行敲詐勒索,店主不從,這伙人立即糾集了十幾名年輕人手持鐵棒,揪住該店老板就是一頓暴打,將老板、老板的弟弟及其60多歲的父親按倒在地,打得滿臉是血。
王老師頓生義憤,他當時朝兇手大喝一聲“住手!”那伙年輕人被他的氣勢嚇倒,拔腿就跑,王老師追了約400米遠,硬是把一名赤膊的年輕人抓住了,那人奮力反抗,拳頭如雨點般地落在王老師身上,但王老師揪住他不放,后來來了一名警察,在警察的幫助下,當場抓住了兩名打人者。
事后,店主為了表示對王老師感謝,特意邀請王老師去家中赴宴。席間,王老師看見店主穿的布鞋很特別,連忙打聽是怎么做的。
店主介紹說這鞋是自己的祖母親手編的,如果王老師喜歡,就讓自己祖母編一雙送給恩人。隨后店主還向王老師介紹手編鞋種類,有大家都聽說過的草鞋、麻鞋,還有藏族風格的藏飾布鞋和土家族布鞋。藏飾布鞋的特點是顏色鮮艷,一雙鞋用幾個顏色的布條編織而成,鞋頭點綴慈母思恩的絨球,顯得喜慶吉祥,男式女式都有。
以前因為窮,買不起鞋子,藏族農奴就用些破爛布條編成鞋的樣子當鞋穿。經過幾百年發展,幾經改良,這種鞋已經成為藏族同胞人人必備的日常穿著。
而土家布鞋的特點則是清雅秀氣,主要為女鞋,每雙鞋為一種顏色布條編成,鞋的兩側配以幾組精巧的鞋耳,更能襯托出女孩的溫婉柔美。所以這兩種布鞋尤其受到女孩的喜愛。
王老師想,在廣東有很多銷售布頭的廠家,主要賣給別人扎拖把,發往全國各地包運費2.5至3元1公斤,100公斤起批,一公斤布條可以編3雙鞋。每雙鞋1元,而零售價可以賣30元。麻鞋每雙的材料費是2.5元,因為麻是農民種出來的,不像布鞋那樣是變廢為寶,所以成本要高些。麻鞋的零售價每雙25至30元。
長年在外打工,其實王老師一直都希望擁有自己的事業。想不到這次意外,居然能圓了自己的心愿:如果回去辦個家庭工廠,再進幾百塊錢材料就可以做了。像這種民族的、懷舊的手工藝品一定會暢銷的。
王老師當即表示想學這門手藝。他住到了店主人的家里,潛心向他的那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祖母學藝。一周后,王老師重新返回了深圳。他要在這個打工多年的城市,開創他的事業。王老師穿著土家族的服裝出現在各個集市,現場制作各種麻鞋、布鞋。他被人們圍的水泄不通,帶去的幾十雙鞋根本不夠賣。
看到布鞋這么受歡迎,王老師又在老家組織了十幾個農村中老年婦女幫他編鞋,每雙鞋給她們加工費5塊錢,一個人一天編五六雙鞋,掙二三十塊錢,做好的麻鞋王老師都批發到市里的旅游景區、風景區、游樂場等人流量大的店里。
布鞋銷路就更廣,像精品店、飾品店、鞋店、服裝店,都可以銷售,剛開始王老師用的是代銷的方式,先賣后結賬,基本每家店都不會拒絕,很容易鋪貨,等下次店老板要求再送貨的時候,就要求現金結賬了,現在王老師每個月都批發出去將近三千雙鞋,每雙鞋批15元,除了人工費、材料費,每雙鞋凈賺六七塊錢,王老師成了個像模像樣的小老板了。
本項目全部學費2200元,學期7天,為保證學習效果,只面授,不函授,包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