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收養狼崽“格林”
2010年4月,成都女畫家李微漪在四川若爾蓋草原上寫生時,發現了一只奄奄一息的新生小狼崽。她頓牛憐愛之心,連忙抱起小狼崽趕到成都救治,并給它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格林。
三個月轉眼過去了,小格林在李微漪的照顧下健康成長著。但是,看著日益長大的小格林,李微漪意識到城市狹小的空間已經無法為它提供更廣闊的生活空間,只有回歸草原才是格林最好的歸宿。2010年7月,她帶格林回到草原,準備教它以狼的方式生存。
若爾蓋草原海拔3000多米,是我國有名的濕地草原。這里盛產的鼠兔、鼢鼠、旱獺是草原狼的主要食物。夏季,碧草連天,白天到處可見這些動物出洞覓食,正是野化格林、教它捕獵能力的最佳時機。為了教格林怎么捕食,李微漪通過紀錄片和專業書籍學習掌握了一些捕獵小動物的方法。
第一次捕到小鼠免時,李微漪特意觀察了格林的表情。看得出來,格林眼里滿是崇拜,這說明它對捕獵很有興趣。白天,李微漪忙著教格林捕獵,一人一狼玩得不亦樂平。然而到了晚上,原本風光旖旎的草原就不那么迷人了,一望無際的黑暗在寂靜中散發著危險的氣息。雖然格林的聲聲狼嚎讓李微漪心驚膽戰,但格林偶爾得到同伴呼應時的興奮卻讓李微漪明白,狼嚎對格林來說是聯絡同類的最好方法。
順著狼嚎的方向,李微漪發現了一座狼群出沒較多的山頭。她知道狼是不會輕易靠近人類的,除非人類先觸犯它們的利益,因此,為了讓格林和狼群進一步熟悉,她大著膽子把帳篷搭在狼山附近。
扎營兩個星期后,李微漪發現山頭的狼群只嚎叫不出來,格林始終沒能與它們親近。
一個多月過去了,李微漪對草原的新鮮感已經消失,饑餓感、孤獨感開始咬噬她的身心。不過這個時候,格林已經能獨立捕獵一些小動物了,這讓她深感安慰。
中秋節晚上,格林顯得特別興奮,還站在高處發出了悠長的嚎叫,李微漪隱隱約約地聽到遠處傳來回應。此起彼伏的狼嚎聲,讓她心里百味雜陳。從撿到格林的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當成了“狼媽媽”,對她來說,格林就是自己在若爾蓋草原上最親的人。然而在這個月圓之夜,她意識到格林和自己都在思念著各自的親人,格林并不屬于自己。
“狼媽媽”見證格林的成長
中秋節一過,若爾蓋草原幾乎就進入了冬季。一場冰雹讓李微漪患上了感冒,她趕緊撤掉帳篷,帶格林回朋友的住處吃藥休息。
一連幾天,李微漪都沒有出門。一天,她看見格林使勁地扒著窗戶,趕緊起身開窗。沒想到才開了一條小縫,格林就從縫隙里塞進一只兔腿,然后乖乖地看著她。看著沾滿泥土的兔腿,李微漪感動極了,不僅僅是因為格林的懂事,更因為她知道這只兔腿是格林的存糧。傳說中的惡狼居然如此重感情,這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的。
另一件讓李微漪沒想到的事情是,格林竟然盯上了朋友剛買的羊。
在圈羊的場子里,格林本能地知道這些羊是它的食物,而足足有150斤重的頭羊也不含糊,一看見格林就項起角撞過來。爭斗了一會,頭羊背靠角落,和格林對峙起來。遇到這么大一只羊也敢單挑一一格林的勇氣讓李微漪吃驚,她知道狼在捕殺大型獵物時都由頭狼帶領狼群集體作戰,而格林才六個多月大就顯示出頭狼氣質。
李微漪想阻止格林的行動,但她根本攔不住,只能在旁邊看著。
對峙了一會,格林發現頭羊的頭上有一根繩子。它似平知道繩子與頭羊的關系,咬住繩頭的一端就往外拖。這根繩子確實系著頭羊,但頭羊太強壯了,格林努力了半天都牽不出來。無奈之下,它回頭看李微漪,向她求助。
征得朋友同意之后,李微漪拿起一個大大的牛頭扔向角落,頭羊果然嚇得沖出來。格林見狀連忙追過去,一狼一羊滿場子跑起來。跑了幾圈之后,頭羊似乎知道對手沒有經驗,干脆停下來吃草。不甘心的格林又朝它撲過去,頭羊再次跑進角落躲起來。
這時,讓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現了:格林竟然叼來剛才那只牛頭,直直地看著李微漪,似乎在說“來啊,我們繼續把羊嚇出來”李微漪意識到,狼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雖然年幼的格林根本斗不過頭羊,但它并沒有放棄,日夜守著羊圈打持久戰,把狼的耐性體現得淋漓盡致。守到第三天傍晚,格林突然沖著天空嚎叫,李微漪判斷它是在向同類發出圍獵邀請的信號,心里有些緊張。為了不讓格林把狼群招來,大家只好提前宰殺這只羊,并分了一份羊肉給格林,格林歡喜不已。
第一次大型捕獵行動雖然失敗了,但格林卻從這次失敗中學到了非常重要的捕獵技巧,并領教了頭羊的厲害。從那以后,它每次去逮羊,都會從后方襲擊,咬傷羊腿,然后等羊慢慢流干血液、耗盡體力。
李微漪將格林的進步看在眼里,對它回歸狼群非常有信心。
草原相別:再見,格林
在尋找狼群的過程中,李微漪發現格林似平明白她的意圖,很多時候都是格林領著她前進,因為只有它才能嗅到同類的氣味并辨別狼嚎的方向。
一次大雪之后,格林在河邊發現了一頭死豬,并在四周看見了狼糞和狼爪印一一這些跡象說明死豬是狼群的獵物。格林知道,狼群一定會回到存放獵物的地方,所以,它亢奮不已地趴到地上打滾,以此留下氣味提醒同類它的存在。
格林的行為讓李微漪非常確定格林希望回到同類中去。
之后的一天,格林忽然消失了,李微漪到處找不到它。格林跟人特別親近,但人看到狼只會防備,她一面擔心它會被人傷害,一面擔心它會餓肚子。好在兩天后,格林平安地回來了,李微漪的心才放了下來。
此時,格林雖然才8個多月大,屬于未成年狼,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捕食能力。李微漪因此更放心了:狼愛幼崽,狼群可以把未成年的格林當作二等狼接受,現在正是格林回歸狼群最佳的年齡,而且格林容易臣服的性格也有助它融入狼群。此外,冬天的若爾蓋草原冰天雪地,食物匱乏,狼群需要集結更多的同類去捕殺大型獵物來儲備冬糧,這也是格林回歸狼群的重要時機。李微漪相信,格林一定能順利“回鄉”。
之后,格林又出走了幾次,在外逗留的時間越來越長。李微漪覺得格林應該是找到了伙伴,不能總是呆在家里,它之所以還要回到自己身邊,是因為它對自己懷有孩子對母親的那種依戀。雖然很舍不得,可她知道,格林最終還是要回歸狼群,自己不能牽絆住它啊。
那天,李微漪帶著格林來到一座山頭,決定和它正式告別。
“沒有誰能為誰鋪一輩子的路,我陪你度過了最艱難的童年時期,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她指著一片一片的草場對格林說,“以后你就生活在這里了”格林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久久地看著她,眼中充滿了不舍。
終于,在大雪紛飛的2011年正月初三的那天,格林默默地走了。
直到元宵節過后,李微漪也沒有見格林回來。她決定在草原上再待一個星期,以確認格林是否還活著、是否跟狼群一起生活。
又一場大雪過后,李微漪終于發現了格林的腳印。她順著腳印走到一個河口,看到了狼群奔過冰面的足跡,不禁激動得拿起相機狂拍。就在這時,她終于發現了一個非常熟悉的身影一一格林。格林跟另外一只狼待在一起,那只狼對人類非常警惕,看到李微漪后立即穿過冰面消失在草場中,格林則跑到她身邊,不停地舔她的臉。
親熱了一陣后,格林看看李微漪,又看看同伴消失的方向,猶豫不已。
李微漪知道格林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伙伴,它不僅活得好好的,還融入了狼群。她終于放下那顆忐忑的心,狠狠心,拍拍格林的頭說:“走吧,格林。”
格林深情地再看了李微漪一眼,邁開步伐向狼群消失的方向奔去。
直到格林消失,李微漪才慢慢起身往回走,邊走邊在心里默默地喊著“再見,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