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揚子晚報》報道,悶熱潮濕的天氣里,以樟腦丸為代表的防霉防蛀產品成為居家消費的必備品,但是近日樟腦丸有毒致癌的一些傳聞在網上流傳甚廣,使許多家庭面對樟腦丸顯得無所適從。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最為廣泛應用的是以對二氯苯為主要原料的衛生防蛀劑產品。這種“樟腦丸”是否對人體有害,尤其是是否致癌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本刊提醒:
我國法律規定,衛生防蛀劑類產品的管理機構為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生產銷售該類產品的企業必須申請取得國家農業部農業檢定所的農藥登記證號,因為所有的衛生防蛀劑產品,無論是以樟腦還是以對二氯苯、除蟲菊酯為原料,無論是化工合成還是天然樟腦,都具有一定的毒性,無論是低毒還是微毒,這是衛生防蛀劑殺蟲劑需要具備防蟲殺蟲功效所必然導致的。到目前為止,在通過國家檢測且取得有效證照的衛生防蛀劑殺蟲劑產品中,至今還沒有出現完全無毒的產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如何鑒別自己所挑選和購買的產品是否符合安全性檢測標準?是否已經通過國家檢驗合格并取得合法銷售證照文件?
最為直接簡便的識別方式是,當你挑選了一款防蛀產品準備購買時,查看產品包裝上是否有農藥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準證號、執行標準,農藥登記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WP、WL(數字號碼),農藥生產批準證號的印刷顯示的方式為HNP(數字號碼)。凡具備以上國家批準的三個證號的衛生防蛀產品,表明了該款產品在安全性、功效性等各項重要指標檢測中均達到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屬于安全性衛生防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