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下半年,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公訴處先后受理了七起走私進口生物試劑系列案件,涉案單位和個人偷逃進口稅款共計人民幣900萬元。在審查案件過程中,檢察官發現了反常之處:
這些生物試劑最終使用單位都是一些科研院校,如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這些單位中有的還享受進口生物試劑稅款全面的優惠政策,那為什么不直接向外商采購境外生物試劑,而要通過內貿方式間接采購,反而增加銷售環節與采購成本呢?
另外,自2008年6月1日起,生物試劑進口關稅稅率為零,而化學試劑則為5%,但奇怪的是,所有涉案單位都不約而同地將生物試劑偽報成化學試劑低報價格申報進口,明顯不符合商業規律。
兩大怪象,令人疑竇叢生。
帶著疑問,多名承辦檢察官在共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提審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及走訪上海市衛生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海關核稅部門等途徑,了解到這一系列案件的關鍵點出現在政府對生物試劑的監管制度上。
檢察建議擔當創新推手
據了解,生物試劑,主要應用于科研和醫療。國家鼓勵發展生命科學,但國產生物試劑質量不過關,只能依賴進口,并對生物試劑設置了非常嚴格的審批程序。但生物試劑的生物活性決定了只能采用冷藏空運的運輸方式,而從國外供貨商發貨到送至我國科學家手中,一般不能超過兩周,否則就會變質。而正常申報則要經過檢驗檢疫,且要先通過衛生局的前置審批程序,過程繁瑣,所需時間長達一月。
相比之下,化學試劑雖然稅率高點,但監管要求寬松,通關較為便利。因此,將低稅率必經檢驗檢疫的生物試劑偽報成高稅率不需檢驗檢疫的化學試劑已成行業慣例,所有涉案單位要逃避的并非僅僅是進口稅款,最主要的是為了搶時間,逃避入境時的檢驗檢疫。
至此,本案的問題已顯而易見:生物試劑有別于一般貨物,其監管核心也是基于公共衛生安全的整體考量,但當監管制度與科研需要產生矛盾的時候,如何在助推科研發展,與有效防控生物試劑進口之間取得平衡?
為破解這個難題,一分院的檢察官們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學習《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管理規定》等相關內容,并經多次走訪,邀請有關專家研討后,向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進口生物試劑的主要監管單位,制發了具有針對性的《檢察建議》。
《檢察建議》從加強監管與便利通關雙向出發,希望該局在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加大查驗力度,防止不法單位逃避監管的同時,進一步創新監管模式,按照進口生物試劑的危險等級采取相應的防控手段,進一步規范生物試劑等特殊物品進出口的管理秩序。
此外,為了跟蹤落實情況,一分院還指定專人定期聯系溝通,并于幾個月后,分管檢察長帶隊到該局進行回訪,聽取采納落實《檢察建議》的有關情況介紹。
開辟綠色通道 創新監管模式
上海加快建設成為“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然而,“國際”二字要真正實現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為此,上海市在戰略布局上已經進行了一系列規劃和調整。而為探索適應“四個中心”建設要求的基本制度框架,上海還開展了政策創新突破,采用了系列開創性舉措,成效顯著。
比如本案中,監管的“卡”,卡住的不僅是具體幾個單位或企業的燃眉之急,更“卡”住了整個戰略新興產業突破前行的步伐。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政府要轉變角色,為企業服務,應從先進生產力前進的內在和緊迫的需求出發,轉變管理作風,改革監管程序。
為此,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收到《檢察建議》后,采取了積極落實該份建議的系列舉措,著力從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從行政審批轉移至后續監管,不斷提升控制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創新了監管模式。
在突出矛盾點審批時間上,該局采取了縮短時間,開辟綠色通道的靈活做法?,F在,對溫度控制有較高要求的特殊物品,行政許可時間已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為五至七個工作日。而對張江高科技園區的11家試點單位,更是縮短為三個工作日,并開辟專門報檢通道,繼續推進試點工作,增加試點單位數量。
另外,涉及國家和本市科技重大專項的特殊物品,其申報審批時間也縮短為三個工作日,至于對造血干細胞等人體組織、血液等特殊物品,還專門開辟綠色通道,為及時搶救患者爭取時間。
而在后續監管方面,為了加大監管力度,從源頭上掌握特殊物品的出入境情況,該局發布了《關于對上??诎冻鋈刖程厥馕锲飞a加工、銷售、代理單位實行備案后檢驗檢疫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2011年3月1日起,對上海口岸出入境特殊物品申報單位實行備案管理,建立數據庫,供各分支局、辦事處受理報檢及查驗時比對查詢,以更加有效地開展檢驗檢疫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后續監管。
加強檢驗檢疫的目的在于控制風險,而在出入境特殊物品中,除一部分高風險產品外,大量的是DNA、核酸、重組DNA、重組蛋白等低風險產品。因此,該局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選取了三家單位開展審批核銷試點工作,對在三個月內來自同一國家地區的同一產品,實行一次審批,多次核銷,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這類案件,暴露出了與時俱進的科研需要同繁瑣固化的監管制度間的矛盾,正是這樣的矛盾,給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如果檢察院只是簡單地就案辦案、一訴了之,僅可阻隔犯罪一時。慶幸的是,檢察官們及時發揮了另一項重要職能: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檢察建議,從而迅速有效地解決了矛盾,同時起到預防日后類案發生的積極作用。
在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目標指引下,檢察機關通過執法辦案及時發現問題,協同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解決問題,變“卡”為“促”,以此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開展社會綜合治理,為政府轉變管理理念、管理作風,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