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三角皮膚軟組織擴張器修復面頸部瘢痕已成為整形外科經(jīng)常使用的修復方法,隨皮膚軟組織擴張器的應用增加,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增加[1]。擴張器I期并發(fā)癥指擴張器置入皮下組織內至第二次手術取出前所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常見I期并發(fā)癥有血腫、感染、外露[2]。其中又以術后感染尤應引起重視。本文統(tǒng)計了我科一年來皮膚軟組織擴張器置入術后感染的患者對其術后處理及護理經(jīng)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科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共行胸三角皮膚軟組織擴張術202例,6例發(fā)生擴張器感染,所用擴張器容積為300~600ml。修復面積最小約3cm×5cm,面積最大約28cm×8cm.治療方法是將擴張器置入正常皮膚組織,通過向擴張囊內注水,增加容量,獲得額外皮膚,利用擴張后的皮膚進行皮瓣轉移修復面頸部瘢痕。
1.2 感染的臨床觀察:按以下標準將皮膚軟組織擴張器置入術后感染的程度可分為輕、中、重三度:①輕度感染:擴張器局部色紅、觸之溫度高,外置注射壺[3-4]出皮孔處有淡黃色液體流出;臨床中常見的血清腫亦屬此類;②中度感染:擴張器局部紅、腫、熱、輕微疼痛,擠壓擴張器時導管出孔處有少量粘稠液體流出;③重度感染:擴張器局部紅、腫、熱、痛,引流物為金黃色、膿性,體溫在39℃以上。臨床多為慢性感染,有逐漸加重的特點。極個別病例表現(xiàn)為急性感染,高熱等。
2 護理對策
2.1心理護理:患者因擴張器術后感染入院精神壓力特別大,往往存在焦慮、緊張、恐懼、高度敏感 ,害怕孤獨等情緒反應[5]。因此, 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至關重要?;颊呷朐汉髴M快與其父母和患者進行交流, 減輕其恐懼感,讓患者感覺到受到重視, 耐心細致地聽取他們的想法, 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現(xiàn)實。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同時介紹做過同類感染手術的患者, 增強患者對手術治療的信心和勇氣。鼓勵患者聽音樂、看電視,消除緊張、戒備心理。
2.2局部濕敷:用于擴張局部皮膚完整者方法:將新鮮的蒲公英草切成碎片后搗碎成混狀和75%酒精攪拌在一起,以能夠充分浸濕蒲公英為準,然后用紗布包裹外敷于擴張器感染局部。
2.3傷口滴注:對于擴張區(qū)有膿性分泌物滲出或者經(jīng)過長期濕敷效果不明顯者可通過手術方式建立傷口負壓引流,通過沖洗將所在腔隙的細菌引流出來。嚴格無菌操作,確保傷口滴注通暢:術后使用0.2%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1000~1500ml/日和0.9%生理鹽水100ml加入敏感抗生素交替緩慢行傷口滴注,24小時不間斷,具體使用方法:抗生素2次/日,時間為9:00~21:00,滴注速度為4~5滴/min,中間使用0.2%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滴注速度為10~15滴/min,為了防止負壓吸引管的堵塞,采用在滴注抗生素前后,用0.2%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30ml快速沖洗,可有效減少負壓引流管堵塞的發(fā)生。每日更換傷口滴注液時應嚴格按照靜脈輸液法進行,同時更換輸液所用的輸液管道,密切觀察引流管的情況,包括引流量,引流性質,引流是否通暢,并及時記錄,嚴格交接班,保持出入量的平衡,引流管于20ml的注射器連接或連接一次性胃腸減壓器,保持負壓狀態(tài),注意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引流管受壓、扭曲,應及時傾倒引流液,隨著沖洗顏色的逐漸變淡,一般持續(xù)沖洗7天即可拔管。保持傷口敷料干燥,如在沖洗過程中敷料浸濕應及時更換,促進傷口愈合。
2.4引流管的護理:觀察引流量、顏色及性質,并及時記錄。查看是否有膿性分泌物引出。查看有無滲出液、有無外露,及時報告醫(yī)師給予換藥。引流不通時應及時關閉,通知醫(yī)師調整引流位置。穩(wěn)妥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壓、堵塞, 保持引流通暢。在此同時觀察患者局部皮膚顏色、溫度及腫脹程度,詢問患者局部有無疼痛不適。
2.5體位:囑患者取平臥位,局部制動,避免肩關節(jié)的活動。由于注水擴張過程較長,切注水量較大須加強護理,保護已經(jīng)擴張的皮膚,可利用胸罩或有彈性的胸帶固定擴張囊下界或懸吊,防止其由于重力而下移。禁忌在擴張器表面及上方加壓。
2.6飲食:要進食一些高營養(yǎng)、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粗纖維、易消化飲食,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2.7體溫:密切關注體溫變化,在使用物理降溫效果不滿意的情況下體溫超過39度,可使用藥物降溫,必要時靜脈輸注抗生素。避免擴張器處皮膚紅腫加重變薄而導致外露。
3 結果
通過精心的治療護理,使其避免取出擴張器的顧慮,延長了胸三角皮膚軟組織擴張器與擴張的時間,為Ⅱ期轉移手術打好了基礎,降低了痛苦,減少了患者的經(jīng)濟支出,也達到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王 煒,馬 齊,魯開化.整形外科學[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20-322.
[2]馬顯杰,潘 勇,鄭 巖,等.擴張器I期術后的并發(fā)癥原因及對策[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8,19(1):57,59.
[3]李 江,王 標,陳明福,等.導管外置擴張法的安全性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1,10(6):511-512.
[4]李 江,王 標,陳明福,等.導管外置擴張器及其臨床應用評價[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3,12(1):43-44.
[5]陳振蘭,葛德湘,龐永慧,等.介入治療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護理[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8,3(1):70-71.
[收稿日期]2011-11-04 [修回日期]2011-12-04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