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又稱“油風”、“鬼剃頭”,是指頭皮部突然出現的斑狀脫發或頭發全部脫落,甚至累及眉毛、須、腋毛、陰毛等。近兩年,筆者運用梅花針配合特定電磁波治療器(TDP)治療本病在臨床上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臨床確診為斑禿并采用本方法治療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最大55歲,最小10歲,病程最長3年,最短3個月,40例均為頭皮部局限性脫發。
1.2治療及護理方法:脫發區進行常規消毒后,用梅花針反復輕輕叩擊患部皮膚,深約0.5mm左右,叩擊時間約10min(具體時間依脫發區面積大小而定),以脫發區局部有少量淡紅色液體滲出為度,再用TDP治療儀局部照射脫發區15~20min,使患者感覺脫發處有溫熱感,儀器與脫發區距離約20cm。7~10天治療一次,4次為一療程,一般治療2~3個療程。治療中應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心情舒暢, 情緒樂觀, 睡眠充足,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1.3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頭發全部長出,其分布密度及色澤均正常,拉發試驗陰性;②顯效:頭發新生70%,包括密度、粗細及色澤均接近正常;③有效:頭發新生30%以上,包括在毳毛及白發長出,且治療后毛發停止脫落;④無效:治療1個月以上,新發生長不足30%且繼續脫落者。
1.4治療結果:40例患者經治療后痊愈32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5%。
2 護理
2.1生活護理:告知患者生活作息應有大致的規律性,在日常生活中盡量保持情緒的穩定,忌焦躁、憂慮;同時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忌疲勞。飲食中注意選擇有益于生發的食物,宜補充含植物蛋白、鐵、碘、維生素E等豐富的食物,多吃含蛋白的骨膠質多的食物,如牛骨湯、排骨湯等。禁煙、酒、油膩、燥熱及辛辣刺激食物,忌食糖和脂肪豐富的食物。長期的觀察實驗表明,洗發水中的強堿性物質對毛囊有極大的損害作用,可加速毛囊的萎縮,斑禿患者頭皮忌用強堿性洗發劑。
2.2心理護理:大部分斑禿患者的中醫辨證屬肝證, 精神因素屬中醫的情志范疇,中醫情志學說認為肝主疏泄,肝臟象在情志活動中發揮著比其他臟腑更為重要的作用。且多數斑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斑禿尤其是全禿、普禿,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患者四處求醫問藥,其急切心情可以理解。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向患者講解斑禿的有關知識及其自限性,其病程雖然較長,但大多數患者經過治療會痊愈。告知患者應持樂觀態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要緊張、焦急,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消除脫發帶來的消極情緒及精神負擔。斑禿的病程多半要持續數月以上,若沉浸在嚴重精神負擔之中,就可能影響新發的生長,導致斑禿的自愈時間延緩,甚至會造成惡性循環,加重脫發病情。消除患者精神壓抑感,如果精神狀態不穩定,每天焦慮不安會導致脫發,壓抑的程度越深,脫發的速度也越快。患者可采取經常深呼吸,散步,做松弛體操等,消除精神疲勞,保持愉悅的心情。
2.3使用梅花針和TDP治療的護理:在使用梅花針叩刺前先向患者說明針刺時有輕微痛, 但治療后效果非常明顯, 希望患者能夠配合。應盡量給其選擇能減輕心理壓力主動接受治療并用適當的保護性姿勢, 忌碘酒、酒精等刺激性藥物消毒, 以免刺激皮膚, 加重疼痛,操作時要注意語言溫和、動作輕快, 用力均衡, 隨時詢問, 疼痛者可稍作休息或轉移話題以減輕心理壓力。若出現心慌不適、虛汗、面色蒼白, 呼吸變快等疼痛性休克或暈針表現時, 立即停針, 去枕平臥、吸氧, 必要時針刺人中、十宣、靜脈補液等對癥處理。
筆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體會到梅花針叩擊需要一定的技術:①梅花針叩刺時要靈巧地運用手腕部彈力,僅在表皮上一擊而起,急刺速離,連續而有節律地叩刺;②要做到平穩,準確和靈活,叩刺速度要均勻,要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勻地亂刺;③如持針不牢,提針慢或針尖帶鉤,都容易產生拖刺,容易劃破皮膚,形成“一”字形的傷痕,并使患者產生刺痛和畏針;④針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防止針尖斜著刺入和向后拖拉著起針,這樣會增加患者的疼痛。
在治療過程中還應該注意:①梅花針一次性應用,以防交叉感染;②叩刺時必須讓患者精神輕松自然,一般說輕度叩刺沒有疼痛感,中度叩刺確系適應癥者,開始階段有輕微疼痛,以后再予叩刺反而有一種舒適感;③采用TDP治療儀局部照射時,一定要注意與斑禿區的安全距離,防止發生灼傷情況;④根據患者病因病情,需要適當地配合內服中藥治療,效果更佳。
4 體會
斑禿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它分為斑禿、全禿、早禿、普禿、先天性毛發缺乏癥、癥狀脫發性脫發和瘢痕性脫發等,是一種突發的局限性斑塊狀脫發,無自覺癥狀,其特點是:頭部突然出現圓形、橢圓形突發斑,數目不等,大小不一,局部皮膚無炎癥現象,平滑光亮,多見于青壯年。以腦力勞動者、長期夜間工作者多見。中醫認為,本病發病原因是情志所傷,肝腎虧損,氣血不足,而且起病時多有情緒緊張,精神憂郁等病史,說明肝氣郁結,氣機不暢,以致氣滯血瘀發失所養而致;西醫認為脫發與遺傳,內分泌失調,精神創傷,神經營養障礙免疫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還有人認為斑禿患者也存在微循環障礙[1]。
通過梅花針反復叩擊脫發區皮膚,可以疏通經絡,運行血氣,加用TDP治療儀局部照射,可使局部頭皮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改善脫發區血液循環及營養代謝,從而促進上皮組織增生,刺激毛發生長,故臨床使用能獲滿意療效。
總之, 通過本法治療和規范的專科護理,本組治療病例中發現大多病例只需治療一個療程,就獲滿意的療效,一例無效者可能是局部毛囊先天性萎縮而致,說明本方法療效可靠,且未發現有過敏及毒副反應,其治療安全,且操作簡便,成本低,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德輝,馮 毅,朱西娥,等.斑禿患者甲襞微循環改變及實驗性治療[J].中國微循環,1998,2(3):172-1731.
[2]朱 穎,齊 偉,紀青山.針刺配合梅花針叩刺、生姜涂抹治療斑禿60例[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4(6):719.
[3]都 群,尹 冰.七星針點刺與外涂生發水治療斑禿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06,(10):1290.
[4]賈 力.梅花針叩刺拔罐結合神經根阻滯治療帶狀皰疹50例[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03):313.
[收稿日期]2011-09-20 [修回日期]2011-11-30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