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齊魯公司等中國國民黨黨營企業具有不同于一般企業的黨營特征所在。黨營企業的戰后興起是中國國民黨積極籌組的結果。中國國民黨利用現代公司制度的組織形式通過對企業股東的指派、董監事會人員的遴選與指導及公司高級職業經理人的任免實現對黨營企業的控制與管理。中央財務委員會通過對齊魯公司的財務控制,從而實現黨營企業的盈余作為中國國民黨黨務經費的來源。
關鍵詞:中國國民黨;黨營企業;齊魯公司;黨營特征
中圖分類號:F12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200-02
對企業史的研究來說,民國企業史的研究大都分為國(公)營企業、民(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大類,而把國民黨黨營企業籠統地歸之于國營企業或是在研究四大家族官僚資本時順便提及。實際上國民黨黨營企業既不屬于國營企業也與四大家族官僚資本有著很大的區別,國民黨黨營企業理應作為企業史研究的一個獨立的門類來探討。本文主要以青島市檔案館館藏資料為史料基礎,以當時國民黨所創辦的一典型黨營企業——齊魯公司為個案研究,力圖對中國國民黨黨營企業的特征進行歸納概括,從而對黨營企業史的研究做粗淺嘗試。
一、戰后黨營企業的興起是中國國民黨積極籌組的結果
抗日戰爭勝利之初,中國國民黨面對國際、國內的民主憲政潮流,憑借接收日偽資產的歷史契機,提出“以黨養黨,創辦黨營事業”的動議,決定大力興辦黨營經濟事業,從而為民主憲政體制前景下的黨務經費來源尋求新的渠道。1945年中國國民黨在重慶召開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認為憲政即將開始,國民黨黨費亟待自籌,因此于5月17日第16次會議通過了由陳果夫主導的《關于籌措黨費之決議案》,對黨務經費改革進行了全盤的籌劃。決議規定:運用黨費基金創辦各種事業,以鞏固黨的經濟基礎,以期黨費自給。
在陳果夫等的積極經營下,至1948年夏天,國民黨在大陸已經擁有了青島齊魯公司、天津恒大公司、濟南興濟公司、沈陽益華公司等十家事業,此外,尚有中國鹽業公司等投資事業。各公司均頗具規模,如齊魯公司轄有橡膠廠、面粉廠、啤酒廠及食油廠,恒大公司有火柴廠、面粉廠及煙草廠,益華公司有油脂廠、酒精廠及釀酒廠等[1]。
齊魯公司是當時中國國民黨在大陸創立的黨營企業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公司之一。1947年6月初,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派曾養甫、畢天德到青島辦理財委會所辦企業的接管事宜。抵達青島后,即于敵偽產業處理局所撥館陶路35號辦公大樓成立齊魯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曾養甫、畢天德分別為籌備處正、副主任。齊魯公司籌備處自1947年6月初成立后即投入到公司的籌組活動中,從接收工廠到組織復工、加強組織、健全管理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齊魯公司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堅實而有力的基礎。經過籌備處為期半年多的多方艱辛籌備,至1948年元旦,公司于青島召開股東創立大會,決定公司定名為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定于元月七日正式成立。
黨營事業之開創或改組都在中央財務委員會指導下進行籌組,其籌備人員與組織章程及籌組計劃等項都須由中央財務委員會核定。戰后齊魯公司等黨營企業的興起首先是中國國民黨積極籌組的結果。
二、黨營企業的所有權和最高控制權為中國國民黨所獨有
1.黨營企業的所有權屬于國民黨。首先,黨營企業的創辦資金由中國國民黨籌撥,中國國民黨是黨營企業的出資者。企業的創辦資金來源于中國國民黨的黨費基金。中國國民黨六大通過的《關于籌措黨費之決議案》規定:(1)基金數額暫以100億元為目標,以之投資或舉辦各項生產事業。(2)基金來源分下列數項:其中之一為發動一次黨員特別捐,黨員除各視其財力盡力捐輸外,并應各就其能力分向同情本黨之黨外人士,努力勸募[2]。據此,1946年4月8日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常務委員會第27次會議通過《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黨員特別捐實施綱要》,規定,黨員特別捐勸募總額以國幣200億元為最低目標。由國內各級黨部經募160億元,海外各地黨部經募40億元…… [3]。最后,黨營企業真正唯一的股東是中國國民黨。黨營企業大都采取股份制的組織形式以民營企業的姿態向政府機關注冊登記。按照國民政府當時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資本均分為一定面值股票,并由5人或7人以上發起、全部由有限責任股東組成的公司組織。但《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管理通則》中明確規定:黨營企業之股票非經中央財務委員會之核定不得轉讓或流入證券市場,這樣就有效地保證了齊魯公司作為黨營企業的性質,使中央財務委員會牢牢控制公司的股票。企業真正唯一的股東只是中國國民黨本身。再次,黨營事業的黨股股權均由中央財務委員會指派黨股代表人代表中國國民黨行使 [4]。黨營企業的黨股代表人即所謂的股東皆由中央財務委員會指派,實際上各股東并非真正的出資人,不過是由財委會委派代表中國國民黨行使出資人的權力而已。
雖然齊魯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注冊,并由若干單位填具股票,由其代表組成公司的股東成員,實際上各股東并非真正的出資人,從本質上講齊魯公司等黨營企業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名義存在的國民黨獨資企業,只是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不能沒有股東,借以召開股東大會宣告公司正式成立而已。《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方針草案》第8條規定,廣聘同志為黨股代表 [5]。從中可知,齊魯公司作為黨營企業,其股東須具備兩個條件:其一,股東須為中國國民黨黨員;其二,股東須由國民黨中央選派才得以充任。由此,作為黨營企業的股東只不過是企業真正唯一的股東中國國民黨的選派代表而已。
2.黨營企業權力機關的運作受中國國民黨的最高控制。首先,黨營企業的董事會受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的指導行使職權。《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管理通則》規定,公司董事及監察人由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商同黨內其他有關部門于本黨同志中遴選并由黨股代表人依照公司法之規定選出并報請中央常務委員會備案 [6]。其次,黨營企業總經理以下的人事任免權、經營決策權皆受到中國國民黨的節制。雖然按照公司法的原則,齊魯公司經理人人選由董事長提出并由董事會決定,但實際上中國國民黨對齊魯公司的主要經理人亦有著嚴格的控制,根據《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管理通則》規定:黨營事業之黨營企業之會計主管人員暨稽核主管人員統一由中央財務委員會遴選后交由董事會任用受經理之指導監督;黨營企業之人事管理人員由中央財務委員會遴選后交由董事會任用受經理之指導監督;黨營企業之主要工作人員應一律以黨員充任,遇有特殊情況時應由董事長報請中央財務委員會核準,所有人事動態應由董事長于每年元月七月內由董事長報請中央財務委員會備查 [6]。
三、黨營企業的利潤為中國國民黨黨務經費的重要來源
中國國民黨參與黨營企業的利潤分配是實現黨費自給的現實途徑。《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方針草案》規定:黨營事業稍具基礎即規定其每月提交盈余補助黨費開支,使明黨營事業之使命 [5]。齊魯公司等黨營企業的創辦的政治使命就是要為中國國民黨在憲政條件下開辟黨務經費來源的新途徑,中央財務委員會精心籌劃、苦力經營黨營企業,目的無非是謀黨務經費之自給從而樹立中國國民黨的經濟基礎。
根據基金保管委員會的規定:齊魯公司應將所得利潤的19.5%直接上繳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作為黨務經費使用,其中紅利部分:15%,社會事業補助金部分:4.5%;公司利潤的1.5%即齊魯公司董事、監事的酬勞交由中央財務委員會統籌支配。總起來公司利潤的21%皆由中央財務委員會支配,加上特別公積金、員工福利基金向中央財務委員會提成,總計繳送中國國民黨的利潤分成達到25%。齊魯公司建立后,依托黨營企業的優勢和特權以及公司全體員工的工作,公司一度得到迅速發展,在1948年8月之前一直保持著良好發展勢頭,并取得了不小的經營業績。根據已有的數據統計:截至1948年4月底齊魯公司累計盈余24 830 809 836.77元,依據利潤分配原則其成立前四個月來共向中央財務委員會繳送所得利潤6 207 702 459.19元。從齊魯公司8月份以前公司一直處于迅速發展的勢頭來看,齊魯公司截至8月份(包括8月份)以前繳送中國國民黨的分成利潤至少應在150億元以上。
齊魯公司等黨營企業的利潤分成,成為中國國民黨黨務經費的新的重要來源,中國國民黨通過創辦黨營事業而達到“以黨養黨、黨費自給”的政治目標和宗旨得到一定程度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徐立德.陳果夫先生對本黨財務的貢獻[G]//陳果夫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會籌備會編.陳果夫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集.臺北:近代中國
出版社,1991:37-38.
[2] 秦孝儀.革命文獻第76輯[M].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389-390.
[3] 中國國民黨中央財務委員會黨員特別捐實施綱要[Z].青島市檔案館藏,檔號:0049-001-00109.
[4] 中國國民黨投資各種事業辦法[G]//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錄:第38冊.桂林:廣西師
范大學出版社,2000:448.
[5] 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方針草案[G]//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錄:第44冊.桂林:廣西師
范大學出版社,2000:390-392.
[6] 中國國民黨經營事業管理通則:修正案[G]//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錄:第40冊.桂
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463-467.[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