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講解技能是導游服務的核心技能,準確理解導游講解的三次過濾法則和靈活運用八種導游講解方法的是導游人員提高導游講解水平的關鍵。高水準的導游講解往往與導游詞的創作相關,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導游詞創作。
關鍵詞:三次過濾法則;導游講解方法;靈活性;導游詞創作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177-03
一、“三次過濾法則”的提出
導游講解是導游人員以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和璀璨壯麗的自然美景為題材,以興趣愛好不同、審美情趣各異的游客為對象,對自己掌握的各類知識進行整理、加工和提煉,用簡要明快的語言進行的一種意境的再創造。這是到目前為止對導游講解概念界定得最為清晰和準確的了。本文認同,導游講解是一種再創造過程,所以必需對導游講解應當遵循的原則探究一番。所謂導游講解應當遵循的原則,就是幫助導游人員在實踐中解決“講什么”和“怎樣講”的一些基本原則。
導游界的前輩們經過長期的實踐,從導游講解的旅游觀賞對象、游客和情景三個方面,總結出了反映導游講解基本規律的三項原則:真實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然而,靈活性原則是最高要求,是最高準則。而且后者均是以前者為基礎的。
真實性原則,也稱為初次過濾法則。就是導游人員確定哪些信息可講、哪些信息不可講的原則,也就是如何去偽存真地選擇和加工信息的問題。針對性原則,也稱為二次過濾法則,就是在初次加工的基礎上,導游人員在可講的真實信息中,根據游客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作再一次的選擇和加工信息工作。靈活性原則,也稱為三次過濾法則,就是導游人員認真考慮特定的旅游情景,最終選擇講解的內容,并選擇恰當的講解方法把這些信息講好。
初次過濾。也就是所謂的真實性,就是指講解的內容必須是客觀真實的。導游講解是一種對觀賞對象的介紹和解說,通過講解使游客對具體景物的狀態、特征、成因、變革等方面的內容能全面、正確地了解,讓游客在了解的基礎上,在觀賞中達到旅游審美的目的。因此,講解的內容必須客觀真實可靠、有根有據。例如引用的數據、資料要認真核對,不能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也不能添枝加葉、東拉西扯,更不能信口開河、杜撰史實。在提示景區、景點、景物的文化內涵時,導游人員還要特別注意尊重社會文化歷史的真實性。即使是神話、傳說和故事等通常被認為是“虛構”的題材,也是客觀現實在人們頭腦中的一種反映(常常是變形的反映),它的產生和流傳也是社會歷史文化的一種積淀,導游人員必須尊重社會歷史積淀的真實性,有所依據地進行導游講解,并向游客作適當的交代和說明,避免以訛傳訛、誤導游客。
二次過濾。也就是所謂的針對性,就是指導游講解要從游客的實際情況出發,因人而異,有的放矢。導游講解是服務于游客的,游客是接受導游講解的服務對象,導游講解應當也必須適應游客。這就要求導游人員對不同的游客講解時,在導游內容的廣度、深度及結構上應該有所不同。導游人員要從游客的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游客的不同需求都得到合理的滿足。通俗地說,導游講解需要看人說話,努力做到導游人員所講的正是游客希望知道的、有能力接受的、感興趣的。
三次過濾。也就是所謂的靈活性,就是導游講解要根據當時的旅游情景,因人而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里所說的旅游情景,包括旅游活動的特定環境、場景和場合,甚至旅游景物在特定時空條件之下的狀態,乃至游客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也會因時而變的。從語言傳播的角度看,無論是詞語還是話語,都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傳播特定的信息,表達特定的感情。情景不同,其意義和感情色彩就可能發生微妙的變化,甚至出現截然相反的含義。所以,旅游情景也是影響導游講解效果的重要因素。游客的審美情趣各不相同,不同景點的美學特征千差萬別,大自然又千變萬化、陰晴不定,旅游活動的氣氛和游客的情緒也在不斷變化。世界上沒有兩次完全相同的旅游。無論一名導游人員具有的知識和經驗如何豐富,他總根據當時的旅游情景,靈活地選擇導游內容。
二、后“三次過濾法則”的講解方法分組與靈活應用
導游講解貴在靈活、妙在變化,這就是我們依照“三次過濾法則”對講解內容進行選擇之后,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也就是講解方法的選擇和靈活運用的問題。旅游觀賞對象紛繁復雜、導游人員所面對的游客多種多樣、進行講解的場景各不相同。導游的個人所擅長的具體講解方法也不盡相同,這又決定了各人所運用的講解方法千變萬化。而且,導游講解本身是一個意境的再創造過程,這就決定了導游所采取的講解方法也應當是靈活多變的。然而,無論導游方法如何多樣,總會有一些反映導游講解內在規律的東西。
國內外導游界的前輩們從大量的成功案例中,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導游講解方法,一些優秀導游人員還在實踐中不斷補充、豐富。實踐也證明,優秀的導游人員是應該重視后“三次過濾法則”講解方法的學習的。要善于把握各種講解方法的內在規律,能夠巧妙地選擇、加工和傳遞信息,使導游講解既適合實際需要,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從而產生感人的藝術魅力,使自己成為游客的注意中心,把游客吸引在自己周圍,因勢利導地對游客施加相應的影響,使客、導之間達到心靈上的默契,讓每位游客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滿足,令游客感受到旅游生活輕松愉快。導游界普遍采用的導游講解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組共八種常用、基本的導游講解方法。
1.第一組:分段講解法與突出重點法。分段講解法與突出重點法是一組緊密結合的講解方法,后者以前者為前提。突出重點法是在分段講解法的基礎之上實施的一種講解方法,這就是它們兩者之間的規律性,以往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一點。首先,分段講解法是指在游覽一處規模大的景點時,導游人員根據景點布局,按照游覽路線,將景點分為前后銜接的若干部分,分段逐一進行導游講解的方法。它一般分三個步驟:概括介紹,順次講解和整體總結。其次,突出重點法就是在導游講解時避免面面俱到,而是重點突出某一方面的講解方法。一處景點,要講解的內容很多,面面俱到就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導游人員必須根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和對象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輕重搭配,突出重點,詳略得當,疏密有致。
2.第二組:虛實結合法與觸景生情法。虛實結合法與觸景生情法是一組非常接近卻又明顯區別的一組講解方法。首先,虛實結合法是一種將景點相關的典故、故事、傳說與景物介紹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導游講解的方法。這里的“虛”則是指與景觀有關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趣聞逸事等等,“實”是指景觀的實體、實物、史實、藝術價值等等。“虛”與“實”的結合,可以使導游講解情節化、故事化,避免就事論事、枯燥乏味。其次,觸景生情法則是一種見物生情、借題發揮的導游講解方法。導游人員在講解時,不僅要介紹景物本身,還要有感情投入,并調動游客對景物的情感體驗,讓游客感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建立導游人員與游客之間雙向的感情交流、雙向的情感反饋。借題發揮,是指導游人員講解時不能就事論事地介紹景物,而是要依托游覽所及的景物,進行恰當的引申和發揮,使游客產生聯想,幫助游客深入領略其中的妙趣。所以,盡管兩種方法都包含有“實”與“虛”兩個方面,但后者對導游人員的要求更高,觸景生情貴在真誠真實才能收到良好的導游效果。
3.第三組:問答法與制造懸念法。從本質上看,制造懸念法就是問答法的一種特例,所以問答法與制造懸念法。問答法是在導游講解時,導游人員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向游客提問題或啟發他們提出問題,然后再來回答的導游講解方法。問答法屬于雙向交流的導游講解方式,它可以避免單向灌輸,讓游客更為主動地參與到導游與觀賞過程之中,激發游覽興趣,活躍游覽氣氛,加深游客對所游覽景點的印象,使游客獲得參與感和自我成就感。問答法主要有三種形式:自問自答法、我問客答法和客問我答法。而制造懸念法是一種在導游講解中提出些令人感興趣的問題,但又故意引而不發,激起游客的好奇心理。
4.第四組:類比法與畫龍點睛法。畫龍點睛法的運用,一般是導游人員運用類比法對旅游景物進行對比之后,或游客已經參觀游覽了景點的全貌之后,導游人員用凝練的詞句所進行的總結。所以,類比法與畫龍點睛法也是緊密關聯的一組。首先,類比法也叫對比法,就是以熟喻生,達到類比旁通的導游手法。導游人員用游客熟悉的事物與眼前景物比較,定會使游客感到親切和便于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導游效果。類比法可適用于各個方面,隨時可用,但必須運用得法,方能奏效。其次,畫龍點睛法是用凝練的詞句概括出所游覽景點的獨到之處,給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導游講解手法。導游人員以簡練而精辟的詞句,點出景物精華之所在,幫助游客進一步領略其奧妙,獲得更多更高的精神享受。
導游講解的方法多種多樣,各種方法相互滲透、相互聯系,導游人員在博采眾家所長的同時,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點融會貫通、揚長避短、靈活運用,在實踐中形成自己的導游風格。
三、“三次過濾法則”的應用舉例
高水準的導游講解往往與導游詞的創作相關,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導游詞創作。因為導游詞的創作是以“三次過濾法則”為基礎的,是各種導游講解方法綜合運用的集中體現。下面以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口試)的導游詞創作為例,展示幾份筆者指導創作的導游詞作品,供業界參考交流。根據筆者多年的口試考官經驗得知,口試時考生講解景點的時間一般只有3~5分鐘左右。所以,對于導游詞的提煉水平要求特別高,需要運用“三次過濾法則”篩選講解內容,然后綜合運用各種講解方法撰寫出導游詞,于是順利通過導游資格考試。
1.光孝寺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我叫?菖?菖?菖,今天我們參觀游覽的景點是廣州光孝寺。
有句民諺說道:“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可見光孝寺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有不少文化名人和佛教高僧都曾在這里停駐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佛教禪宗南派創始人六祖惠能法師。從光孝寺中軸線起由南往北的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瘞發塔。鐘、鼓二樓分別建在大雄寶殿之東西兩側,大殿的左后側為六祖殿。
大雄寶殿正中間供奉著釋迦牟尼佛。他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舉起,曲指作環形,正在向眾生說法。在釋迦牟尼的兩邊是兩尊菩薩,一左一右分別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這一佛二菩薩三尊圣像合起來便稱作“華嚴三圣”。站立在兩旁的是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迦葉年長,在左抱拳,阿難年輕,在右合掌。
在釋迦牟尼佛身后是觀音菩薩,據佛經上講,觀音在聽千光王如來說法,就立下誓,要“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要用凈水遍灑世間,祛除一切眾生的苦難,她手上所持凈瓶,隨時用凈水幫助向她祈求的眾生。
來到大雄寶殿后面我們看到的是瘞發塔,瘞發塔呈八角形,高7.8米,共7層,每層都有8個小佛像。造型獨特,是寺內珍貴的文物之一。當年六祖惠能法師在湖北黃梅東山寺得到禪宗五祖弘忍法師的衣缽真傳后,因為遭受妒忌和迫害,逃回嶺南。惠能來到光孝寺后,正好光孝寺的主持印宗法師在此講經。這時清風徐來,吹動了佛幡,下面的僧人就爭論起來,有的說是“風動”,有的說是“幡動”。正在爭論不休時,惠能站出來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你們自己的心動了”。眾僧人大為佩服。最后在印宗法師的一再追問下,惠能終于道出自己的真實身份。于是印宗法師就在菩提樹下為惠能落發受戒,爾后建造瘞發塔,將惠能的頭發埋在了塔下。后來,六祖惠能法師開創了佛教禪宗南派,光孝寺因此也蜚聲海內外。
2.番禺寶墨園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評委,上午好,我是1號考生,我叫?菖?菖?菖。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參觀番禺寶墨園。
寶墨園位于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紫坭村。它始建于清朝末年,當時占地面積僅約為5畝,但已于1957年荒廢。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寶墨園,是在1995年重建的,重建后的寶墨園面積達100余畝。它集清官文化、嶺南古建筑、嶺南園林藝術和珠江三角洲水鄉特色等深厚文化內涵于一體的園林藝術公園,是嶺南園林的杰出代表。
寶墨園內的主要景觀有:寶墨堂、治本堂、紫洞舫、紫帶橋、千丈回廊和清明上河圖等。
請大家抬頭看,寶墨堂的屋脊上這8組精美陶瓷雕塑,就是石灣陶瓷大師凌國禮根據包公擲硯的故事創作的。再看堂前的這兩株老榆樹,它已經有八十年樹齡了,蒼勁挺拔,就像兩位替包公執法的大將軍,捍衛著正義。堂里呢,有一塊足以躺人的大端硯,上面雕刻有108只精美的瑞鶴和數不清的松柏,瑞鶴和松柏代表著長壽,因此這個端硯也叫“百壽硯”。堂正中的畫像當然就是包公了,大家是不是很疑惑,為什么他的臉不是黑色的啊?其實包公的臉色并不是傳說中的黑色,黑臉包公只是藝術形象,代表嚴肅、正直、鐵面無私。
大家看,這里就是紫帶橋了。紫帶橋橫跨清平湖,如長虹臥波,形態優美,為傳統的九孔石拱橋,造工精致。橋欄兩旁有以《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和《三國演義》等歷史文化為題材的立體石雕,雕刻工藝精美絕倫,是石刻中的精品。紫帶橋前的紫氣清暉大牌坊,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頌揚清官文化而建的一座豐碑。這座牌坊在建筑風格上,是仿古禮制的五疊四柱、駝峰斗拱式的白麻石建筑。石坊雄偉壯觀,在南國園林中絕無僅有。
還有,寶墨園內堪稱鎮園之寶的大型彩繪浮雕瓷壁畫 《清明上河圖》,值得大家細細品味。它比原作擴大了100倍,全長62.8米,高7.2米,采用陶瓷雕塑和陶瓷彩繪相結合的手法,由1352塊浮雕瓷片拼砌而成。若是大家有興趣,或者是想看一下書畫和文物,就不妨去聚寶閣、寶墨藏珍、龍圖館、趙泰來藏品館等地方去參觀,這些地方珍藏了許多的古今名畫、書法、陶瓷、銅器、玉器,而且其中還有不少的藝術精品。
3.蓮花山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評委,早上好!我是1號考生?菖?菖?菖。今天,我給大家講解的是番禺蓮花山的概況。
蓮花山風景區位于番禺的東部,珠江口獅子洋畔,占地2.33平方公里。景區內有保存最完好的古采石場遺址,它的歷史可追溯到二千二百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省會華表”蓮花塔,是典型的中國古建筑;還有清康熙年間建造的蓮花城,曾經是鴉片戰爭時期作為抗英的第二道防線,是明、清海禁的遺物。除此外,景區內還有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觀音銅立像。2002年蓮花山被廣州市政府授予“蓮峰觀海”美譽,是新羊城八景之一,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沿著蜿蜒小道,進入古采石場,映入眼簾的就是紅色砂巖的懸崖、石柱和險峰,屬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由于這里的石質優、密度高、砂質細,成為先民開采石料的首選之地。在燕子巖景區,向上仰望,只見四面崖壁連環對峙,巨石橫空,搖搖欲墜,令人驚心動魄;向下俯瞰,只見山水相襯,花開朵朵,還有燕子在盤旋飛舞,為這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增加幾分動感。因此也深受許多電視導演們取景拍攝的青睞。歷代先民的劈山取石,卻形成今天國內罕有的“人工無意奪天工”的蓮花山石景區。
讓我們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不時響起的鑿石的叮當聲,想象一下昔日先民冒險懸空作業的場景吧。
參考文獻:
[1] 廣東省導游人員考評委員會辦公室.導游業務[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9:142.
[2] 廣東省導游人員考評委員會辦公室.廣東導游詞[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9:47-48.
[3] 國家旅游局人事勞動教育司.導游業務[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74.
[4] 余一明.再論高職教改與《導游業務》課程系統優化[J].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學刊,2010,(3):6-10.
[5] 余一明.論高職教改與《導游業務》課程系統優化[J].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學刊,2010,(1):5-9.[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