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社區民主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石。作為社會轉型期一種富有鮮明特色的民主形式,城市社區民主的發展將對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整體產生深遠影響,因其有利于帶動高層民主、有利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有利于形成日益成熟的社會直接參與機制、有利于培育合格的民主主體、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
關鍵詞:城市社區民主;基層群眾自治;民主政治建設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275-02
“一個社會民主政治的過程和民主政治的生活,不僅要依靠一定的民主政治的體制和規范,而且要看這個社會各種組織內部的權力關系和權力運作。只有社會的每個細胞都能在民主程序下運行,社會的民主政治才具備充分的條件。”[1] 隨著中國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社區已成為現代城市最重要的“細胞”,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社區民主也由此成為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戰略性空間,其發展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整體產生深遠影響。
一、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利于帶動高層民主
在中國民主政治發展進程中,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主體的高層民主和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為主體的基層民主,應同時推進,不可忽略和偏廢某一方面。正如十七大報告所指,必須“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中國的基層民主建設與最廣大城鄉基層民眾聯系密切,具有高層民主所不可比擬的優勢。基層民主發展好了,其示范作用可以推動高層民主的發展。城市社區民主直接關系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在基層民主建設中有著特殊地位。實踐已經證明,城市社區民主發展對高層民主具有影響和示范作用。如在中國一些地區,城市社區民主已經影響到區一級的人大制度改革,城市社區民主選舉的一些細節如透明的投票箱、不由上級政府指派候選人及競選等,都對上一級人大的選舉產生了示范效應。通過城市社區民主建設帶動高層民主的發展,使得基層民主和高層民主這兩個中國民主政治的基本組成部分同時推進,有利于加快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隨著城市社區民主的深入發展,其已經不再局限于某個社區、某個城市,而是成為全國各地城市不可逆轉的潮流。城市社區民主已經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廣泛、最深入的實踐活動。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助于推動公民的政治參與逐漸擴展到對國家政治生活的參與,使公民在更高層次上享有并有效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民主權利。通過城市社區民主建設,探索和構建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政治活動的有效形式,再通過城市社區民主的外延性和示范性作用,必將超越社區范圍自下而上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利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政治體制改革作為中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已進行多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問題。與經濟體制改革較為顯著的突破相比,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進程尚顯滯后。探尋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新生長點,至關重要。有學者指出:“基層民主發展伴隨著體制改革而進行,體制改革愈深入,基層民主發展的空間愈大;而基層民主愈發展,體制改革的深化愈有保障,形成體制改革與基層民主發展的良性互動。” [2]通過發展基層民主政治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加速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將成為未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新生長點。
中國的政治體制是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初步確立的。其在恢復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體系等方面,都起過積極作用。但當國家轉入全面經濟建設后,它的不適應性逐步暴露出來,各種弊端表現十分明顯。在這一體制下,基層民主的發展空間也不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的體制改革以“放權讓利”為先導。通過改革,人民成為利益主體,享有更多權利,基層民主的空間得以大大拓展。隨著基層民主的發展,人民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從而進一步推動體制改革的深化。
追溯城市社區民主的發展,它是轉型期中國社會深刻變遷和城鄉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是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結果。如果沒有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難以有城市社區民主的興起,而通過社區居民自治的發展,又必將推動城市治理體制的深入。城市社區民主作為城市人民當家作主、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途徑,它能夠為中國政治現代化奠定深厚的民主基礎,并通過示范和推動作用,影響到高層民主的發展,這將對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具有促進作用。
政府職能轉變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發展城市社區民主,強調社區的“自治”職能,必然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也必將敦促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隨著城市社區民主的發展特別是自治制度的完善,社會事務真正由社區和居民自己來管理,形成政府和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結構,這才意味著政府職能的真正轉變。
三、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利于形成日益成熟的社會直接參與機制
民主從形式上劃分,有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兩種類型。直接民主是一定范圍內全體公民直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以及重大問題的決策。相對于由人民選舉出來的代表,代表人民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重大問題決策的間接民主,直接民主更能體現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是最理想的民主形式。
早在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就指出:“在基層政權和基層社會生活中逐步實現人民的直接民主。”基層民主的突出特點就是民主的直接性。人民群眾不經過任何中間環節就可以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直接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隨著城市社區居民自治的發展,社會直接參與機制將日益成熟,不僅有助于社區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也為更廣泛層面的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探索和創造必要的實現形式。城市社區民主處于現代化進程較快的城市中,其探索和形成的民主機制既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也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和輻射功能。隨著社區直接選舉、直接參與、直接監督等機制的完善,將為中國民主政治發展提供日益成熟的社會直接參與機制,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進程。
四、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利于培育合格的民主主體
社會主義民主的主體是廣大人民。實踐已經表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離不開作為主體的“人民”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的提高。
民主由制度規定變成生動現實,離不開具有較強的民主意識和民主能力的公民的參與。換言之,公民的民主意識、民主能力直接關系到民主的實現程度。城市社區民主建設,與廣大城市人民的切實利益密切相關,能夠使民主的理念、民主的精神深深扎根于人們的思想之中,融入他們的生活方式。通過發展城市社區民主,可以使居民提高民主意識,熟悉民主程序,使公民在廣泛、直接的政治參與中培育民主精神,提高民主能力。人民群眾在區域社會生活中直接參與,有效管理公共事務,必將為未來參與更廣泛的社會生活和管理更高層次的國家事務積累民主經驗、鍛煉民主實踐能力。這樣富有較強烈的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識、具有較豐富的民主經驗和民主能力的公民,將成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合格主體。
此外,通過發展城市社區民主,培養居民的現代政治理念,使他們具有強烈的民主、法制、公平、競爭等意識,在積極參與中形成參與型政治文化,有助于中國民主政治文化的培育和養成。對于民主傳統薄弱的中國來說,培育民主政治的政治文化很重要。通過城市社區民主建設,建立一個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協調能力的社會群體,他們將帶動更多社會成員有效參與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以城市社區民主的發展影響和帶動整個國家民主的發展,在更廣泛的層面培育民主精神、形成民主氛圍,使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都充分體現民主的理念、民主的原則,從而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促進政治民主化的實現。
五、發展城市社區民主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對于如何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發展城市社區民主,使社區居民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民主實踐中直接、廣泛地行使民主權利,是城市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
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從來都是具體的,有其特定的內容、形式、制度、原則。社會主義國家僅規定了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還不夠,因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需要具體的制度保障、實現途徑、運行方式和組織形式。因此,只有建立并不斷完善符合人民當家作主要求的具體制度和相應的實現形式,人民有效地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才能真正實現。
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明確規定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與這一國體相適應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都以制度形式或規定、或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要求。應該說,人民當家作主在中國并不乏制度規定,關鍵是如何完善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使人民能真正有效地行使國家權力和公民權利;如何改革具體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使人民能行之有效地管理國家各級組織,特別是管理基層地方政權和各項企業事業。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逐步擴展人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是必然趨勢。城市社區民主探索了有利于人民群眾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機制和形式,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人民群眾通過社區民主這一有效載體,依靠居民委員會這一群眾性自治組織,可以充分表達和維護自己的利益需求。城市社區民主為人民在日常生活領域內取得廣泛、直接的民主權利提供了保障,使城市人民當家作主不再是空談。
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入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遷,城市社區建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也使得社區民主未來有極大的發展空間。社區民主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它是重要的公民政治參與形式,是培養公民民主精神的最好土壤,是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基石。特別是隨著社區民主在實踐中的日益成熟,它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彰顯了強盛的生命力。作為中國最有發展潛力和最有發展機遇的民主形式,社區民主將會有更大的突破,人民當家作主也將由此尋找到突破點。
參考文獻:
[1] 西摩·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2] 徐勇.社會動員、自主參與與政治整合[J].社會科學戰線,2009,(6).[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