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從審計機關成立之初到目前,審計質量雖然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距法律及社會公眾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審計機關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提高審計質量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引領內部審計和社會中介審計重視審計質量工作,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公眾對國家經濟活動知情權的愿望。
關鍵詞:審計質量;審計實施;審計復核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6-0100-02
一、審計選項應體現社情民意,便于民眾監督審計質量
目前,多數審計機關的審計選項計劃,仍然沿用傳統的做法,即由單位各業務部門在上年末提出本年度審計選項計劃,單位匯總報本級政府批準后實施。這樣,有的選項計劃就缺乏科學論證環節,未體現出社會公眾的愿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質量。在法治化建設的今天,各級審計機關應轉變觀念,將社情民意關注的項目,應當列入審計選項的計劃之中。第一,應將關乎國家經濟安全的項目列入審計選項計劃之列。例如,行政事業單位的樓堂館所建設項目雖然被國家叫停,但其改善辦公條件的項目仍在實施,而預算資金又全部納入預算執行范圍,實施中依舊存在超規模、超標準、超預算的情況,有的是成倍甚至幾倍的超出其限額。這些超出限額的資金來源,有的是由施工單位墊付,有的是變相向銀行貸款,有的是以某種關系向其他單位借款,有的甚至挪用行政及訴訟押金等,這些債務必將造成國家沉重的經濟負擔。第二,要揭露預算執行中的跑、冒、滴、漏現象。近年來,在預算秩序還未完全建立的情況下,有的預算單位為了能夠爭取到預算以外更多的資金,多方疏通渠道予以爭取,這種有違公平的行為,已經引起社會公眾的強烈反響。第三,就是掌握公權力當政者的“面子工程”,成為不能收尾的“釣魚工程”,拆了建、建了再拆的現象,始終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嚴重浪費了納稅人的錢財。第四,應當加大國有企業的審計力度。經過改制后的國有企業,一般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壟斷性行業,最近媒體曝光的天價酒、高檔次消費、百萬元吊燈等,從不同側面反映出國有企業監管缺失的詬病。第五,應加大力度監督國家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例如國家扶貧資金的審計監督還有許多空白點,最突出的是在爭取扶貧資金背后運作的潛規則,未得到應有的揭露;還有公路收費的合理性及去向問題,現在已經成為全球70%的公路收費在中國的事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物流成本,直接推高了CPI的增長,社會公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等。
二、審計實施應周密部署安排,抓住關鍵環節緊追不舍
審計實施是審計質量的基礎。其一,要重視審計組長的培養。審計機關應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建立審計組長人才庫,將那些熱愛審計事業,能吃苦耐勞,具有專業知識,又有協調能力的審計人員,經過篩選進入審計組長人才庫,并作為今后選拔任用的條件之一,為審計組長創造其成長的機會。其二,應重視制定嚴密的審計工作方案。按照《審計法實施細則》及38個規范規定的要求,審計組進入審計現場前,應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調查,根據具體審計事項配備審計力量,制定審計工作總體、分組及小組方案。審計組總體方案應由審計組長制定,經審計組所在部門同意,報審計機關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審計分組方案主要是對總體方案的細化,由審計分組組長制定,報審計組長批準后實施;審計小組一般為兩人,其方案主要側重于個人按總體方案及分組方案的安排,由實施者個人制定,報審計分組組長認可后實施等。這樣的制度設計,可以使審計組上下形成一盤棋開展工作。其三,審計組應集體研究認定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組在現場工作中,都應當定時召開協調會,引導審計人員抓住重點資金及關鍵環節進行審計;尤其是對發現的重要疑點問題,應及時協調攻克其難關的阻礙等,使有限的審計資源發揮出最佳的效能作用。其四,審計機關應重視審計決定的落實工作。審計決定是審計組將審計成果匯總后,由審計機關依法作出處理處罰決定,下發給被審計單位執行,這是審計機關執法的具體行為,具有一定的嚴肅性。但有的審計機關比較重視現場審計過程,卻忽視審計決定的落實過程,對審計質量產生了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這種傾向必須予以糾正,將落實審計決定與實施現場審計工作,以同等重視的程度予以實施,確保審計質量。
三、審計復核應突顯執行程序,促使現場審計效能最佳
按照常規,審計復核是在審計現場結束之后,審計意見書或審計決定未發出之前,必須經過的復核程序。這種復核雖然在審計現場結束之后進行的,但對審計組人員的行為,卻能產生較大的約束作用。實際中,有些審計機關卻忽視審計復核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審計質量標準。因此,審計機關要確保審計質量,必須堅持三級復核制度。第一級的審計復核,為審計組的所在部門。主要復核審計組完成審計任務中,是否按審計方案開展工作;對問題定性的依據是否準確,對問題的描述,有無含糊不清的情況等;被審計單位對存在問題申訴的理由是否充分,審計組是否進行過核實等。復核中如發現問題,就要責成審計組進行補充。第二級的審計復核,為審計機關的專門復核部門。主要對照審計方案,逐條復核審計組在實施現場審計程序時的完整性,重點檢查是否存在盲點及遺漏的關鍵問題等;對審計決定列入的事項,其問題的定性是否準確,引用的法律條文是否恰當,事實的描述是否客觀公正等。對審計復核中發現的關鍵性問題,均要責成審計組進行補正,促使審計人員認真負責地圓滿完成每個項目的審計任務。第三級的審計復核,為審計機關的辦公會議。主要審定審計意見書的表述,是否符合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其改正建議的實際操作是否可行等;審計決定中的問題定性是否準確,被審計單位的申訴意見是否正當等,經復核無誤后,以審計機關的名義產生規范性文件,下發給被審計單位執行。以上三級審計復核中,審計機關的專門復核部門為關鍵環節,不僅作為獨立于審計組所在部門的局外人,來審視審計組實施審計的完整性及有效性,而且還站在審計機關的高度,來評價審計組實施審計的事項,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四、審計技術應跟上時代步伐,精練技巧重拳出擊要害
由于受市場經濟利益最大化的影響,許多經濟活動單位為了追求額外的經濟利益,其弄虛作假的手法越來越隱蔽,欲壑難填的貪欲胃口無處不在,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由于受審計資源的限制,審計監督的力度也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當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在現有審計力量的基礎上,苦練審計技巧,研究查弊技能,提高審計技術水平,穩、準、狠地重拳出擊其要害部位,還社會公眾一個公道。一是要發揮審計科研機構的作用。審計科研機是專門為審計人員提供查弊糾錯技巧及手段的機構,也是維護審計質量的武器提供者,每年應拿出一定分量的科研成果,確保高質量審計目標的實現。二是應設立一定級別的科研獎項。審計科研作為審計機關科技含量較高的一項工作,除了保證正常的科研經費外,還可以仿照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做法,對那些肯于鉆研,取得實際成果的審計人員,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以資鼓勵更多的審計人員參與其中,用知識壯大審計隊伍。三是應組織經常性的業務交流活動。在業務交流中,本級審計機關的內部交流,既可以節省時間和財力,又可以面對面的交流,還可以加深感性認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走出去到大專院校聽取授課,以接受國內外最新的審計知識;還可以到審計先進單位進行現場觀摩,親身感受他方實際操作的范式引導作用;在審計空余時間,也可以聘請專家學者到審計機關舉辦講座傳授審計知識或介紹先進的審計經驗等,通過內外學習、互相交流經驗的辦法,以此提高查弊糾錯的能力。四是利用審計工具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如利用計算機軟件開發技術,建立審計檢測模型,以節省實質性測試時間,及早發現問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五、審計資源應適度統一調配,集中優勢兵力查弊堵漏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審計機關實行雙重領導,即本級政府和上一級的審計機關。目前,縣一級審計機關只有10~20人不等;市一級的審計機關也只有30~50人左右;只有省一級審計機關可達到100~200人等。這種體制及人員編制,執行年度預算執行審計及完成一般性審計任務是可以勝任的,但要承擔大項審計項目,無論那一級審計機關均難以圓滿完成;即使是審計機關內部,也是按專業劃分為若干個部門,而每個部門又是相對獨立的單位,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審計的力量。面對如此情況,如何整合審計資源打大仗、打硬仗,是各級審計機關應當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通常情況下,應當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整合:審計機關內部應擰成一股繩。在年度預算執行審計中,財政審計部門作為牽頭部門,應將農業與環保、行政事業、外資運用、企業等審計部門,捆在一起實施審計,使本級預算執行審計,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預算資金整體運行狀況。省、市、縣審計機關適度實施聯合審計。三級聯合審計,主要針對某項專項資金的審計而言,即從省級到市及縣級、再到項目實施單位的審計,由于資金運行戰線長、中轉環節多,無論那一級審計機關單獨實施審計,是難以整體完成任務的。如農業投入資金、地方病防治資金、教育及計生資金等,每年都應當安排一至兩項全省性的審計,對某項資金從省級、市級、縣級到項目實施單位的運行情況,經過審計后向政府作一個完整的情況反映,為政府的宏觀調控提供可靠數據,為政府主管部門加強專項資金管理提供翔實的資料。政府審計、內部審計、社會審計聯網擴大審計覆蓋面。在政府審計機關的主導下,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和審計的目的,可按行業的隸屬關系,將部分審計項目安排給內部審計機構實施審計,要求在一定的時限內將審計結果報送給審計機關;在經費有著落的情況下,也可將部分項目委托給信譽較好會計師事務所承擔,將審計成果按時報送給審計機關等,使有限的審計資源發揮出較大的效能作用。
參考文獻:
[1] 汪燕芳.重視審計過程是提高審計服務質量的關鍵[J].集團經濟研究,2005,(1).[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