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骨子里是講究中庸的,因此做一個有爭議的人其實很多時候就意味著會招來許多非議。還好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秀”的時代,妖魔鬼怪都可以出來嚇人,我們自然也要有不走尋常路的精神。
先給你們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已經過去兩年時間了。那時候我們勞心勞力在太陽底下軍訓,享受著太陽的煎熬。大家一個個頗多抱怨,此時卻有一個人悠閑地坐在樹蔭下。此人是新生,卻不用軍訓。不過千萬別以為他是什么特權階級。其實緣由很簡單,他一直在忙著接受記者采訪呢。怎會如此牛,莫非是哪門子的名人?一打聽才知道,這哥們兒在暑假的時候給省長寫了一封信,提了一些關于發展湖北的建議。這種新聞在中國其實是很有采寫價值的,于是連著幾天接受采訪后來學校干脆不讓他軍訓了。說實話,他的那些建議其實不甚高明,但人家就有敢寫的精神。
朋友告訴我,他的一位同學,從小就特別喜歡寫詩。然而,寫詩在這個時代是件容易遭人嘲弄的事。常有酸溜溜的人在他旁邊拉長聲調:“真是吟得一首好詩啊。”可是這哥們兒始終堅持不懈,不停地寫,不停地投,幾年下來就已經大有斬獲,如今已經冠上了新銳詩人的頭銜。帶著自己出的一本詩集,然后找了一個還不錯的雜志社就職去了。比起很多嘲弄他而至今連工作都沒搞定的人實在是強太多了。
還有一個哥們兒說要騎車去西藏,沒有一個人相信他。但他每天堅持鍛煉,半年之后噌噌就出發了。花了一個多月,不但到了西藏,還因為每天堅持寫日記,被某網站花大價錢把版權給買走了,于是這哥們兒就幾乎沒花一分錢去了西藏趟。最重要的是他還收獲個健康的體魄,連性格都變得沉穩了。他爸媽都說他出去了趟變得懂事多了。
我有時候會覺得奇怪,就是當件新事物出現的時候,很多的指責不但來自于長輩或者上一代,你同輩的人其實更喜歡在背后說笑話或者冷嘲熱諷。比如我們現在寫校園博客板塊,常常看到一些人站在所謂道德的高度去批判大學里的一些現象。親愛的別忘了他們不是老夫子,他們是跟我們一樣讀大學的同齡人,但想法似乎停在荒謬的時代。在我看來他們的那些批判實在是太過別有用心。除了博點擊率之外,我其實也看不出來他們品德有多么高尚。
比如有個哥們兒想要拍電影,別人都會覺得他異想天開,但是怎么樣呢,人家有板有眼地開始找人組團隊,幾個月下來已經萬事俱備了,雖然不知道結果如何,但起碼也比那些只會站在旁邊指指點點的人強。
再比如學校有個哥們兒休學一年創業去了,一時間輿論大作,各種流言都有了。我在想人家只不過是休學創業,又不是不讀書,你們這么著急干嗎?花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行嗎?權當讀一年社會大學也不行嗎?
比爾·蓋茨要擱在中國,估計也不會輟學,很有可能是當了名校的博士然后做了學問。中國的土壤對于天才來說往往有兩種死法:一種是捧殺,還有一種就是封殺。
這個社會上往往會有一種庸人,自己裝在套子里還偏偏希望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樣。一旦他發現你跳出來了,就會想盡辦法非議你阻止你。甚至還有一種蠢人,他自己裝在套子里卻一點都不自知,跳出來的人在他們看來就是群可怕的人。年輕的時候,如果不幸淪為這兩種人,我想其實不僅是你個人的悲哀,也是身邊人的悲哀,因為指不定你會對你的朋友發展起到什么負面效應。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為人所累。對于那些你并不在乎的人的那些并不高明的看法,你完全可以不做任何的回應,不要讓閑人們的閑言影響你的判斷力。人有千種渺小,有一種渺小就是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編輯 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