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高三,或者高考,首先要擺正的是心態。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大的目標,就是理想。此時你可以想象明年的今天。你會在哪所大學里生活,或者幾十年后的今天,你會從事什么樣的職業,如此你便有了迎戰這一年艱苦學習的勇氣,可以做到無畏了。我個人的大目標在初中時就已形成,就是考北外,因此在學習時的決心非常堅定。這個目標一直支撐我前行。
另外,我認為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態,這一點極難做到。說得夸張點就是,它要求你看待每件事都像對待空氣一樣,外面縱使波瀾壯闊心中也要平靜如水。最簡單的例子是,當你面對學習成績的大起大落,需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在高二時,我的數學考過44分,當時如果不能平靜,何來高考時的136分呢?所以說,心態真是非常重要的。
心態擺正,接下來需要的是你的身體力行,其中繞不過的話題就是勤奮、刻苦。古人鑿壁借光,懸梁刺股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聽得厭煩,此例也在大家的作文上反復出現,但這確實是永恒的真理。如果沒有每天只睡六七個小時、其他時間用來學習的魄力,一般人是難以取得成功的。回想高三一年,每當早晨來到班里,我總能看到同學們忙碌的身影。今夭他們大都取得了高考的勝利,這就是勤奮與刻苦的力量。
接下來,大家最想聽的肯定就是學習方法了。不過在這方面,我沒有很多提綱挈領的東西奉獻給大家,只能像記流水賬一樣,從每天的時間安排上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每天基本上可以分為這么幾個時間段:早自習前、自習和上午的四節課、中午、下午四節課、晚飯后至晚自習前、晚自習、回家至睡覺前、課間。由于高三復習時間緊迫,因此每個人要對每段時間都要有十足的控制力,做到滴水不漏。
早自習前兩件重要的事分別是吃早飯和學習。也許有人會說,怎么談學習方法都談到吃飯問題上去了呢?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對于高三學生來講,吃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早飯只有吃飽,才有精力對付一天緊張的學習生活。在學習方面,早晨可以安排預習及對基礎的復習(主要指背誦)。預習要以課本為出發點,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個過程也能盡早地幫助你進入學習狀態。
接下來是自習和上午四節課。認真聽講之類在此不贅述,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聽得有效率。在聽講時,頭腦不能是僵硬的,而是要保持活躍狀態。形象點說,就是感覺上是你的思維在飛越,當然并不是往窗外飛,而是讓相關知識在腦中拼接組合,形成新的概念。例如歷史,在昕古代史時,可以與近代史相拼合,成為鏈狀,如此可以使對知識的印象加深,并且對特定事實產生新的理解。
中午放學,終于可以吃飯了。飯后一件事必做—一睡覺,哪怕只有半小時也要睡,如果把中午時間全部用來學習或者玩,在我看來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樣的話下午的效率可能會很低。當然,如果你實在沒有午睡的習慣,也大可對此不必在意,畢竟打亂生物鐘也非明智之舉。睡醒后,可以抓緊時間繼續學習,這個時間段對上午所學內容進行復習,效率會比較高。
隨后,下午的四節課開始了。午后的學習對我來說是與疲倦作斗爭,夏季更是如此。因此要強打十二分精神,雖然勉強,但也要挺住,可以嘗試不同方法來讓自己保持清醒。記住,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請大家不要在課堂上睡覺。.
下午放學,一天的課程結束了。在此我要強調,有門課必須上好,那就是體育。如果沒有傷病,一定要出去活動。有時候,45分鐘的學習不一定會帶來多少效果,但一節課的玩耍卻會令你的學習效率大增。同時,高三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不常鍛煉的話身體最終會被學習拖垮,因此一定要重視體育課。補充一點,課間操也要堅持上。
另外,課間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可以安排的內容有很多。此時,可以吃東西(學習對體能消耗很大,因此要記得補充,可以提高效率)、小憩、回想知識、預習下一課、和同學相互討論、找老師問問題,等等。雖然只有十分鐘,但是,將這一天所有的十分$巾抓起來你將受益頗多。不過我所說的抓起來,并不是讓大家下課也不休息;而是要學會利用課間時間,進行多樣化安排。
晚飯后到晚自習之前,時間約為一小時,可以放松身體,當然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學習,科目則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而定。
晚自習了,是對一天知識進行全面總結和做作業的時候了(此時說全面是因為小范圍的總結已在零碎的時間完成,現在需要升華)。對二者的處理,認真最為重要,尤其是總結。要將當天的知識消化,需要耐心,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對待,不要只“看”,還要將筆記的內容翻新,具體說就是在看筆記時將它與其他知識聯系起來,產生聯想,并及時記在筆記上,同時對重點也要進行特殊的記錄,這樣就可以進發出新的學習體會,正所謂溫故而知新嘛。
回到家,梳洗后,再安排一小時左右看書,另外聽聽音樂放松,睡覺時長可根據需要靈活安排。不過我自己的原則是:不低于六小時,不超過八小時。
以上,就是我對一年學習生活的體會,希望能為大家所用。
編輯 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