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說,要把學生從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和學會創造??墒牵绻鎸W業,學生沒有任何選擇的空間,他們怎么能解.放出來?他們的個性和興趣怎樣得到發展?教育強調因材施教,而這就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
國內大學,包括清華在內,一直在排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表,按照此前的時間表,清華是2011年,北大是2015年,浙大是2017年。這是極不靠譜的。那種宣布自己建設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做法,更是荒謬。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學,要由社會承認、學生承認、國際高等教育界承認,不是自己玩文字游戲。獨特的概念。就是因為有這種獨特的“教育產物”,所以很多人選擇離開中國教育,因為在美國教育、加拿大教育中,只有學生,沒有”差生”。把受教育者分為成功者、失敗者,好學生、差學生的教育,從本質上說,就是反教育。
慢下來,慢下來,這樣的勸誡,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但是,總是慢不下來,反而,速度越來越快。朱清時在擔任中國科大校長期間,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把中國現行的高等教育比作一部高速飛馳的列車,方向錯了,但是所有坐在車上的人都不敢跳車。這就已經不是慢下來的問題了,而是必須停下來的問題。
編輯 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