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0世紀初,西方影像藝術教育已經在法國藝術院校開始,作為一門藝術與科學技術及應用技能有著緊密聯系的數字藝術學科,法國的數字影像藝術教育在世界影像藝術教育領域具有獨特的教學方法。筆者曾留法六年并畢業于法國巴黎塞爾吉國立高等藝術學院當代數字影像藝術方向研究生,本文對法國高等藝術學院的當代數字影像藝術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概括分析,談一些粗淺的思考。
關鍵詞:法國;高等藝術院校;數字影像藝術;教學方法
攝影術和電影發明都誕生在法國,科技的發明和發展加速了藝術的大眾化,我們常說的影像,是攝影和電影的名稱,在法國藝術院校教學中通常解釋為PHOTO、VIDIO,特指與影像科技相關的藝術表現形式。影像科技的使用已經成為從貴族藝術轉向大眾藝術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正如伊藤俊治在《20世紀寫真史》中提到的:“以這種形式出現的攝影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是19世紀近代都市需要的物質和精神工具。” 法國影像的數字化始于20世紀50年代,法國攝影藝術和電影大師名家輩出,西方的影像藝術教育,早在20世紀初已經在法國藝術院校開始,作為一門藝術與科學技術及應用技能有著緊密聯系的數字藝術學科,法國的高等影像藝術教育,較完備也是最具特色的。
法國在數字影像藝術高等教育方面十分發達,不僅在歐洲,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一直在引領著當今影像領域不斷地創新并培養專業精英藝術人才。法國的藝術類院校(影像類專業從屬于藝術院校)一般分為三大類:公立高等藝術學院(LES ECOLES DES BEAUX ARTS)影像專業、公立大學的影像專業(LES UNIVERSITES)、私立影像藝術類學校(LES ECOLES PRIVEES).法國國立高等藝術學院(Ecoles nationales supérieures d''art)為高水平的院校,屬于高等專業學院(“大學校”)。法國現有56所高等藝術學院,早在20世紀初,法國巴黎工業實用美術學院,法國巴黎實用藝術學院開始開設攝影技術方面的課程,這類學校中最著名有: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巴黎賽爾吉高等藝術學院、國立高等圖像與音響技術學院、國立路易?盧密耶高等電影學院、國立阿爾勒高等攝影學院等。筆者曾在法國學習數字影像藝術六年,結合自己的教育經歷,總結概括了四個方面,來深入說明法國數字影像藝術教學方法和現狀。
1 注重人文藝術方面課程的學習
法國數字影像藝術方向在課程設置中注重人文藝術方面的教學,在課程中看重對“影像藝術傳統”的學習和認識,旨在培養具有時代精神和綜合表現應用的數字影像藝術家。在法國的藝術院校教學課程中,列在首位的專業必修課程是“攝影史”、“電影史”、“藝術史”等人文藝術課程。在法國藝術院校對影像藝術人才的培養,提出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相結合,逐步讓學生可以在數字影像藝術方面達到專業水準,讓學生們在全球范圍內與藝術領域,超媒體領域,電影領域,互聯網領域等數字影像行業解決當代技術與人文之間的問題,使學生今后在數字影像的實際應用領域和創新藝術創作中更好的發揮獨特的主觀創造力。一般在課程中教授都會大量舉例歐洲著名的攝影家、電影導演,藝術和行業領域的代表作品,使得學生能夠深受啟發,并在今后的創作中延續他們的理念。
2 教授工作室主導下的個人課題創作式教學模式
法國高等藝術學院在一年級主要開設攝影攝像技術課程和軟件課程,大學二年級主要是教授開設的不同課題的創作教學課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來選擇導師工作室和課題計劃,充分體現了法國藝術教育的自由和注重綜合藝術能力的開拓和培養。通常個人課題的開展,學生將被要求進行獨立創作表達,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創作作品,影像技術的應用同時會在課題中得到實踐和鍛煉。學生將會被鼓勵采用更多不同的方式來實現個人的想法,綜合運用數字時代的技術來表現,個人課題的開展將繼續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跟隨教授工作室教學課題得到深入。學校有不同的設備提供給學生使用,同時學生可以選擇攝影影棚、影像后期制作工作室等實驗室制作完成個人作品。教授主張學生運用創意理念和創新手法,以問題教學的方式,學生不僅要動手實現作品還需要清晰自己的創作思路和過程,使得學生不斷思考如何將課題創作與其他學科結合、不斷運用新的創作表現方式、載體介質、創作表現手段去表達創作意念。每年學生畢業都會舉辦畢業展覽,幾乎看不到有作品雷同,看到的只是千變萬化的藝術世界。
3 Workshop工作室教學
邀請當今影像藝術領域的藝術家和專業人士開設短期工作室課程,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Workshop英文指的是“工場;作坊;”,在法國藝術院校教學中屬于參與性的實踐課程,一般學生在每學期都要選擇參加工作坊課程,時間最長為一個星期。學校會邀請本專業人士帶著實踐項目課題與學生共同完成制作,參與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對于影像藝術方向的學生來說,能夠鍛煉同學們的合作實踐能力。把所學到的技術和藝術的知識轉化到工作室的集體創作中去。當今數字影像藝術的表現有多種可能性,在教學中老師能夠把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與學生交流,同時傳遞出社會和行業領域對學生提出的更實際的能力要求。
4 培養學生的影像藝術觀念和對新觀念的挖掘
法國高等藝術學院影像藝術教學課程要求學生對影像技術的應用和個人的影像表現語言產生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影像藝術的教學更重要的是探討創作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歷史和現在眾多的視覺藝術作品中,幫助學生在影像技巧和影像藝術表現之間找到自己的語言,學生在與教授工作室的交流中尋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教授和學生間通過課題討論深入完成個人課題創作。例如法國巴黎美院的教學并沒有固定的模式,美院只是給學生們提供創作設備和高質量掌握各種技術的訓練場所。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阿爾弗雷的?巴芒克院長認為:美院是一個教學與實驗的場所,美院應該是一個自由的地方,使各個領域相互沖撞產生火花的地方。學院不能從生產線上生產出藝術家,而是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因此,法國高等藝術學院旨在培養學生對影像藝術的新創造手法和新觀念。
世界著名攝影大師安塞爾?亞當斯曾說“融入時代,跨入主流,我渴望新的觀念和技術,相信電子影像將會是下一代的主流。” 法國藝術院校的數字影像教育旨在培養個性鮮明富有特色的當代跨界影像藝術家,他們的創作和表現在不斷融匯到社會各個領域。筆者希望,通過了解法國當今數字影像藝術教育的教學思路,借鑒并注入到我國藝術院校的數字影像教學中,更好地加強探索我國數字影像藝術的高校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數字影像藝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荔.新媒體藝術發展綜述[M].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2] 張嘯.淺談法國的數字化影像教育[J].廣州美術學院.
[3] 金妹.巴黎美術學院與當代藝術教育[J].藝術百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