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書籍已不再是傳播媒介唯一途徑。如果一味堅持原本的裝幀設計方法,書籍的時代性、發展性以及自身的欣賞地位必然要被電子媒介所取代。為了在互動中延續書籍的整體美,使讀者在閱讀中得到美的享受,對待裝幀設計的動態的設計觀尤為重要。
關鍵詞:書籍裝幀;裝幀設計;裝幀藝術
書籍作為一件藝術品是動靜相融的,而書籍的裝幀設計既是平面的,也要是立體的。人的視覺隨著閱讀而流動在每一頁上,眾多平面頁也就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現代書籍裝幀設計,既要注重書籍的外在表現,又應注重對書籍動態的整體把握,調動點、線、面等一切要素,與之相呼應。這個過程中人與書是“相互運動”的關系,而書籍的整體美也就產生于動態。
1 書籍裝幀藝術中動態美的表現
在裝幀設計中,書籍的整體形態表現就是一種形式的設計。例如對書的封面的藝術處理、使文字圖形化、先后頁的互動、書脊設計、字體大小變化、空間色塊搭配等的變化,使讀者加深對這本書的整體理解。
1.1 不同裝幀形式的呈現
就中國古代的圖書裝幀形式而言,常見的幾種有經折裝,線裝和卷軸形式等。將經折裝的書其一折折打開的過程,能夠帶給讀者閱讀的連續感;而線裝形式的書的頁與頁之間的關系相對更為獨立,使讀者更容易把握固定的平穩的閱讀順序;還有卷軸形式的書籍,讓人邊卷邊讀,如聽舒緩的音樂一般更為連續流暢。
1.2 封面與內文的關聯
現在書籍設計存在封面與內文的設計無關聯,安排不到位的現象,從而導致破壞了書籍的整體美感。這就要求裝幀設計師充分考慮封面與內文呼應的重要性。其中最容易遭到忽略的環節是書脊的設計,雖然書脊只在一本書之中占據著一小部分,但是事實上它在選書、購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不但涵蓋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裝飾圖案等重要內容,有時也替代封面帶給讀者這本書的略括印象。書脊的設計也是整體裝幀的一部分而不是獨自存在的,它在色塊圖形、字體空間和大小虛實的搭配上的要求因與封面及內文相呼應,和封面設計風格保持一致。
2 確立書籍裝幀藝術的動態設計理念
書籍雖然承載的是信息,但是作為一個立體物其視覺效果同樣只能在三維空間中體現出來。動態設計雖然不能改變書中的文字,卻能使內容更好的呈現,使表演更加完美和精彩。因此,應該確立動態的書籍裝幀設計新觀念。
2.1 動態的多側面性
在裝幀設計中,視覺感受的重要部分是書籍的造型設計。因此在設計時,應明確認識書籍作為整體的多側面性。從封面、文字、圖形、色彩、內容等由表及里、層層深入,而形成視覺的創意美。書籍裝幀設計者應當注重書的多側面設計性,將一個整體卻相對獨立的不同側面有機和諧地關聯起來。如同“羅丹的雕像”,從任何角度去欣賞,都是立體、連貫、多側面的,更是顯示出多側面的立體創造力。
2.2 動態的多距離視點
人的視覺對同一個空間物體的感受是有遠、近的不同。因此,貨架上一本好的裝幀書籍必須對在遠出的觀賞有吸引力,又要能使站在面前的觀賞者有不同的視覺效果。設計者應當就遠、中、近這3種距離提出完美的視覺形象。其中運用大、中、小號文字在裝幀中可以有特別的效果,以及裝幀的全體風格與細節文字圖案等元素所形成的聯系或反差,能夠很大程度地豐富讀者對裝幀在不同距離視點上的視覺感受。同時,當人與書之間距離發生變化,也要在視覺上也產生變換的美的效果。書籍的色彩是當讀者走進書店時最先傳遞來的視覺信息,所以色彩裝幀設計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行間距的設計能給近距離的讀者增添了節奏和舒適的觀賞度,這也充分體現了裝幀設計藝術中距離動態設計的重要性。
2.3 動態的視覺相繼性
視覺相繼性是指在審美活動中,使人的感覺是直接銜接的運動狀態,在感覺后也還是連接在一起保持運動性的。這也代表著,人類的視覺存在不滿足心理,迫使人們去看目前看不見的部分,正如人類視覺總不滿足于只看到物體的一個局部,而要把握全貌。書籍存在在三維立體的動態空間,正是有其整體的各個元素在動態中接連顯現,從而給讀者一個整體的感覺。因此,設計者應該把書籍的裝幀設計看作是一種緊湊連貫的活動或事件,只有具有把書籍的各部分看作可結合,可關聯的完整一體的能力,才代表著設計者能把握住書籍存在在三維立體的動態空間的整體特征。例如文字與插圖交錯配合,使讀者形成連貫、具象的認識。以滿足人們的視覺心理。
2.4 動態的視覺時間性
人的視覺感在最初總是只能感知到一個模糊的全體輪廓,然后才逐漸對其細節做出修正、潤飾和加工。并且在這時審美的對象和視覺觀測的重點也會隨著對象特征的漸漸顯現而不斷變化、發生轉移。因此,書籍的動態視覺時間性就在這種感知選擇重點的不斷轉移中構成了。讀者的閱讀是動態的,有時間性的,充分表現在讀者對書籍的認識從翻開封面開始,一直到每個字節的細讀,每一次翻讀圖書的行為都是隨時間推移的審美活動。在文字與圖像設計中制造繁與簡、詳與略、前與后,主動引導讀者的視線向前推進,使閱讀的空間過程成為時間的審美過程。
3 書籍裝幀藝術的動態設計技巧
3.1 引導型
動態設計的引導作用主要依賴書籍的裝訂結構的設定,因為結構通常決定了扶著閱讀的基本順序,設計一本書要充分考慮閱讀者的閱讀狀態和接受信息的動態過程,然后針對其做出引導讀者的設計。最常用的形式有在一側裝訂的方法,例如騎馬訂、鎖線裝、無線膠裝等。讀者通過這種結構會很容易把握閱讀秩序以及固定的平穩的閱讀順序。但是在同側裝訂的情況下改變頁面的尺寸在也可以使結構產生變化,讀者從視覺和觸覺上感受著頁面大小的鮮明節奏變化,使這種頁面成為點睛之處。
3.2 參與型
參與型分為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兩種類型,其效果都是引導或者迫使讀者參與到事先設定好的書本內容中去。
第一,主動參與指在設計中提供讀者參與行為的條件與材料,由讀者完成的這個動態過程。主動參與型的圖書大部分都具有可玩性,主要是表現在面向兒童的科普類或動手類讀物上。例如書的內容是介紹車子,但書的本身帶上輪子,也可以當做車子來玩。還有一種圖書類似最初始的動畫,通過讀者的快速翻動書頁使其呈現動態效果,如同看在電影一樣。甚至有一些關于立體視覺的書,讀者可以通過書籍上附帶的特殊透鏡,看到三維立體圖像,從而形成與書的內容的互動。
第二,被動參與是指讀者在閱讀時不得不參與的行為,或在翻閱時書籍自動出現的動態效果。例如將書的某些頁粘合起來,只有將其分開之后才能進行閱讀。還有的書中插入了立體的折疊結構,在將其翻開時,會相應建立起立體圖像,圖像也會做出動作的變換。更有的書籍用光柵板作成插圖頁,使讀者在不同角度觀看時看出不同的畫面,形成動態的視覺感受。當今技術手段的進步正不斷促進書籍動態設計的方法,各式巧妙的動態設計不僅能生動活潑地演繹書中的信息內容,也讓讀者對書籍更加珍愛。
4 總結
當今書籍裝幀設計的優越性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其動態的設計。時代的進步使書籍裝幀技術逐步成熟,更重要的是設計師要樹立動態的書籍設計新觀念。只有建立起動態的裝幀設計觀,并且運用的書籍裝幀動態設計技巧將其融入表現書籍的美,才能將書籍裝幀藝術突破固有模式和傳遞形式的束縛。創造主觀、能動、有想象力且具有獨特氣息與永恒價值的文化生命體。
參考文獻:
[1] 鄧中和.書籍裝幀創意設計[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
[2] 周岳.書籍裝幀中的動態設計[J].考試周刊,2007(11).
[3] 姚霓.淺談書籍裝幀藝術中的動態設計觀[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