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畫分鏡頭是動畫制作過程極重要的一環,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傳統手繪能力,并熟練動畫視聽語言。動畫分鏡頭制作是系統化的視聽設計,下本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進行動畫鏡頭畫面的實踐訓練的方法。由于普通高校動畫分鏡教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才剛剛起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融會貫通動畫影視語言,強化分鏡頭設計課程的系統性和實踐性,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完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分鏡頭;系統;訓練;教學
鏡頭是動畫、電影結構的基本組成單位,許多個鏡頭組成一個片斷,將許多片段構成段落,將許多段落構成一部完整的動畫影片。動畫分鏡頭是包含導演、美術設計、動作設計、攝影、后期處理、音效等專業技巧為一體的工作,是后期工作的依據,是動畫制作過程極重要的一環,它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傳統手繪能力,并熟練動畫視聽語言。由于普通高校動畫分鏡教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才剛剛起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融會貫通動畫影視語言,強化分鏡頭設計課程的系統性和實踐性,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完善教學方法。
動畫分鏡頭制作是系統化的視聽設計,下面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進行動畫鏡頭畫面的實踐訓練的方法。
1 拉片、摹片訓練
拉片,就是對經典動畫影片的解讀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在反復觀看影片片段的解讀過程中,了解影片關于動畫劇本、結構、人物、場景、空間、機位、景別、光線、色調、時間、節奏、對話等各個方面的細節構成。通過拉片加強學生的視聽語言、分鏡頭感覺的培養。學生以前看動畫時候只注意劇情,不注意過鏡頭的分切,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們會發現動畫作品,特別是商業動畫的鏡頭分切很頻繁的,其目的是要流暢敘事,讓觀眾意識不到鏡頭存在。對于分鏡頭課程教學來說,拉片主要分析每個鏡頭的內容、鏡頭銜接、景別、角度、視角、機位、運動、構圖、時間、節奏等,之后進行人物對話場景、對抗場景、追逐場景等具體場景的拉片分析。考慮鏡頭的流暢銜接、場景轉換、段落構成的邏輯性,包括故事情節進展、人物事件關系、時間和空間轉換等。這樣一些鏡頭連貫性技巧訓練讓學生實際了解到,比如“方接方、圓接圓,動接動、靜接靜”等原理,訓練學生對每一個鏡頭的組接逐一講解分析,最后由教師總結完善。通過拉片針對經典動畫反復觀摩,養成分鏡頭意識和直觀感受。
當然光拉片分析是不夠的,還要進行摹片練習。選擇經典動畫片中的一場戲或幾場戲,讓學生按照鏡頭分切畫面規范臨摹繪制下來,這就是摹片。摹片的時候,通常從二維動畫片入手,從單人鏡頭到雙人或多人鏡頭逐漸增加難度。通過摹片練習,除了鍛煉學生的繪制能力,更重要的是體會到如何將鏡頭畫面內容規范地重現,將之前拉片所獲得的鏡頭銜接、景別、視角、機位、構圖、時間、節奏等直觀感受通過分鏡頭畫面綜合地表現出來。
2 機位設定圖訓練
動畫片需要假設一個攝像機拍攝位置來敘事,這就是機位。二維動畫是通過畫面體現這個假設的機位,三維動畫是通過創建虛擬攝像機來體現機位,追求全面虛擬真實,機位的運動也突破了現實場景的限制,能夠營造出些視覺奇觀。機位由拍攝距離、拍攝高度和拍攝方向三個因素所決定,與鏡頭的景別、場景、調度等有關系。
機位設定圖就是將動畫片一場戲的所同有機位標注在一張場景平面圖上,并標上機位序號以及角色的位移。在分鏡頭課程的教學環節中,進行機位設定圖的繪制,有助于讓學生理解機位的概念、規律,讓學生理解到一場戲的機位架設是有其規律的,機位的數量一般少于鏡頭的數量。在繪制機位設定圖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景別和角度的變化要適當,不同鏡頭組接的時候,要求鏡頭之間要有景別和角度的變化,不要犯“景別相同、角度相近”的大忌;同時也要避免景別差距過大的鏡頭畫面交替出現。機位的架設還要注意到軸線關系,變換機位的時候要注意軸線原則,不要輕易越軸。此外,機位的架設可以結合蒙太奇技巧,達到鏡頭組接超越時間空間的效果,實現鏡頭語言的融會貫通。例如隨著劇情情節的遞進和緊張氛圍的需要,機位的架設可以越來越近,景別逐漸由遠景、全景向近景、特寫過渡,實現前進式蒙太奇步步緊逼的戲劇化效果,使觀眾得到更深刻的觀影體驗。
鏡頭的運動包括推、拉、搖、移、跟、升、降等,是我們分鏡頭設計的重要內容,可根據影片的類型區別對待。二維動畫為了場景繪制更加省力,往往采用簡單的推拉等鏡頭,以實現基本的鏡頭運動效果。而三維動畫給動畫分鏡頭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可以是推、拉、搖、移、跟、升、降等多種復雜鏡頭運動方式的綜合應用,并常以長鏡頭方式完成各種復雜的調度。
因為對話是推動影片敘事發展的重要元素,故機位設定圖的訓練往往以雙人對話場景為主,分析并畫出不同對話場景的機位變化,并要求能熟練掌握軸線原則以及過肩鏡頭的使用。以此為基礎,再完成較為復雜場景的機位設定圖,以了解鏡頭機位架設的規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不重視機位設定圖的訓練環節,學生繪制的分鏡稿往往較為雜亂。
3 鏡頭連貫性技巧的訓練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現代動畫影片鏡頭分切的頻率也在加快,有時候一個簡單動作也會分切成好幾個零星的鏡頭畫面,然后把這些單獨而零散的畫面再重新組合為一個連續的整體,所以角色動作的連貫設計在動畫分鏡頭制作中尤其重要,因為動畫的剪輯不像實拍電影那樣全在后期上完成,它必須是預先在分鏡中設計好剪輯點,畫好動作,也就是畫好了剪輯點。因此,鏡頭中畫動作要最大程度反映角色的思想情感,并控制好大動作的轉折點,通過主體動作來銜接鏡頭和轉換場景。在這一個訓練中,要求學生必須繪制一個鏡頭中完整動作的起始位置,如一個鏡頭中有較為復雜的動作,還要求學生通過連續動作、多畫面來把動作準確地表達出來。
4 課程項目模擬方式
課程項目模擬的教學方式,是在項目開始前,首先給學生分發一套練習用影片的完整資料,包括劇本、場景、造型、道具,要求學生根據制片表單完成資料的整理和清點工作。之后要求學生閱讀劇本,熟悉造型和場景,并組織學生一起討論該片的創作背景、創作特點、觀眾群的年齡定位、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動作風格的傾向等和鏡頭畫面設計緊密相關的內容,教師還會對將要進行練習的劇本段落做較深入的講解分析,明確該段落的氣氛和戲劇要求,分析出場人物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程序和實際工作中的制作準備階段是完全一致的,目的在于制造出一個仿真的現場創作氣氛。教師還會專門跟學生講解如何順利完成工作、和導演溝通的技巧,分析導演和鏡頭畫面設計師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等,使學生較真實地經歷一次動畫鏡頭畫面的制作過程,為日后真正參與創作工作打下基礎。
5 結語
動畫分鏡頭設計是體現動畫片敘事風格、故事邏輯、節奏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視聽語言能力的重要一環。動畫分鏡不僅僅是對全片所有鏡頭作出分切和組接,同時也是對每一個鏡頭的畫面、聲音、時間等所有構成要素的精確設定,它的體系龐雜,內容繁多,要達到純熟的運用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也相應較高,需要在訓練和實踐中進行檢驗并逐步積累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共同為動畫分鏡教學作出努力。
參考文獻:
[1] 涂姝婷.淺議分鏡和取景在動畫電影中的重要性[J].華章,2007(8).
[2] 張慶學.讓視聽語言用鏡頭說話——動畫教學中的幾點認識與看法[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07,21(1).
[3] 陳靜.淺析動畫分鏡頭中內容與節奏的把握[J].新西部(理論版),2011(8).
[4] 鄭智軒.中國動畫片鏡頭語言表達方式的功能體現[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