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藝術團在當下的職能拓展,論述了藝術團的日常管理模式和內容,提出了如何把藝術團建設成為學院品牌的思路,以及通過產學研的方式推動藝術團的健康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藝術團;產學研
隨著各大高校擴招,高中生升入大學的幾率越來越高,高校畢業生的生源質量和畢業生的質量越來越參差不齊。高職院校的生源競爭越來越激烈。各高校為了招生也是各盡所能。為了應對招生和就業兩個重要的工作,很多高校都設立了藝術團以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增進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有自發的組織到規范化的管理,甚至把藝術團建設成為學院的品牌和特色,成為當今一大趨勢。
1 高職院校藝術團的職能歸屬與功能拓展
為了更好的促進藝術團的建設與發展,很多高職院校把藝術團放在團委下面來管理,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團歸屬于院黨委直接領導,是一個獨立的部門,由院團委協助組織活動,各系輔導員為組成委員。藝術團有哪些職能呢?
1.1 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學生社團活動歷來是高校學生活動組織形式,是高校里面的學生傳統,大多以自發組織形式,藝術團實際上是從社團活動中發展脫離出來的。成員以大學生為主,是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的興趣活動,可以來學習唱歌、跳舞、演講、朗誦、繪畫、表演等,在沒有專業藝術系的院校來講,藝術團是學生興趣的有效補充,豐富了校園的文化生活。
1.2 節假日演出活動
學院都會根據節假日或者學院的周年慶典來安排大型的演出和慶祝活動,這個時候如果讓每個系部臨時出節目就很單薄和倉促了。藝術團就很好地完成了這個職能,因為是各系的藝術愛好者組成,平常的演出排練,主題排練,都可以為學院的慶典活動做準備。
1.3 學院品牌宣傳窗口
在省教育廳的組織下,全省各個高校之間都會有交流訪問活動,展示本校的學生精神面貌和校園文化色彩,展示一個有活力的大學形象,藝術團作為一個重要的窗口,可以很好的展示這一效果。另外,參加藝術團的學生得到了很多的鍛煉,對學院的印象和留戀多了很多。也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1.4 招生宣傳窗口
廣東省各大高職院校的招生競爭越來越激烈,如何更好的宣傳學院的形象?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向基層中學,進行主題性的演出活動,參與到當地學校的周年慶典活動,可以很好的宣傳學院的形象,以擴大招生的生源。
2 藝術團的組織形式管理
藝術團是學院一個特殊的重要的部門,組成成員有幾十到幾百名學生,學生來自于各個系部,如何把這么多的學生活動組織、管理得井井有條,是一個很繁重的工作。
2.1 團員來源與組成。
新生報到之后,藝術團就開始了招生工作,成員組成為各系的有興趣、愛好和特長的學生,加入藝術團以后,每周固定的時間段,大多是下午下課以后和晚上。在學院固定的排練場所進行節目排練。有指導老師和導演負責節目策劃和培訓。學生一進團就要按照規定干滿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期滿退團,以此循環。
2.2 藝術團日常管理
藝術團的排練場地、辦公、倉庫的服裝和樂器管理都要很規范,平常的演出排練,通知,組織和管理都要做到責任到人,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流程。而學生是流動的,鐵打的團隊,流動的學生,所以,技術和管理的傳承非常重要,從學生里面選拔優秀的學員擔任管理崗位的負責人,建立選拔、成長、培訓,工作、換崗等流水作業,不要出現,“因學生興,因學生亡”的不良循環。為了做好學生自我的管理,分擔管理任務,吸引優秀學員參與,藝術團的定期工作總結和網站宣傳必不可少。另外,藝術類的學生充滿了個性,人多嘴雜,言論不一,要經常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工作。如何揚長避短,凝聚成一個集體,一個團隊,有很多具體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的解決。
3 藝術團面臨的問題與解決方式
3.1 與學業沖突,增加選修課分數。
雖然藝術團的排練組織工作是固定的,但隨著學業的進行和學生個人的因素,會有很多沖突在所難免。一開始是熱情高漲,興趣決定行為,到后來學業緊張,考證復習,或者排練疲勞等因素,漸漸怨言多了,態度不夠積極了。這種情況就要分別對待,小心處理。建立心理輔導、溝通機制和嚴格請假制度,建立選修分的制度,對學生的排練活動通過節目表演,舞臺演出等實踐活動,給以選修學分的認定,總結、表揚和批評。學習排練按照選修課程學分計算,表現突出有獎勵機制和評優活動以保護和促進學員的積極性。
3.2 優秀學員的管理
在藝術團進行展演的過程中,隨著學生的進步,總會有非常好的人才冒出來,適合在演藝界或者管理崗位發展。這些學員有表現力和創造力,甚至管理能力,需要學院給以更好的發展平臺。留校不是唯一的解決途徑,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產學研基地,為優秀的學生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就成為非常好的一條路子。
4 產學研發展之路
當今,為了促進高職教育發展,各高職院校都在走產學研發展之路。產學研,就是產學研合作教育。即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培養更具實踐技能的學生。是現代社會的新型教育模式。
4.1 深入校企合作、開展對外服務
藝術團是一個學院的品牌,是一個很好的產品,他包括了很多的社會服務項目,比如藝術設計,歌舞演出??梢詢煞矫娴拈_展社會服務活動,增加造血功能,解決藝術團運營的成本。創造社會效益,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增加學生的對外出口,促進就業率。
4.2 產學研方式解決學生實踐問題
學生三年級的時候,大多進行實習工作,以前都是學生不得不去自己所學專業的崗位實習就業,如何把優秀的有特質的學生留在藝術表演和藝術設計領域去發展,為興趣創造一個平臺,尋找一些合適的演出機會和演出團體,尋找有需求的注重文化建設的企業和校企合作單位,就可以多一些機會把優秀的學生送出去,促進就業率。
4.3 成立模擬公司,開展社會服務項目
為了做好對外服務,宣傳學院品牌,展示社會形象,注冊成立歌舞團和設計公司,整合、轉化藝術團的學生資源。思路如下: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以參與藝術團學習排練活動,平常參加學院的演出活動,以其表現給其相應的獎勵和選修課學分的方式,對其藝術團的活動給以認定和總結,到三年級的時候,成立產學研基地后,藝術團的學生和演出公司雙向選擇。學員可以參與演出公司提供的實習崗位,優秀的學員與公司簽約成為實習演員和設計師,參與公司的對外演出項目和設計項目,根據演出項目取得收入。實習期結束,畢業后可根據情況繼續留在公司作為專業的演員和設計師,也可以入行到別的演出團體和公司。這樣就把優秀的有潛力的學員留住,并提供成長空間。
5 結語
廣東要建設文化大省,這個趨勢和熱潮正在興起,乘勢而上,把高職院校藝術團建設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產學研基地,勢在必行。藝術團的發展在學院領導重視下,通過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和加強管理,與學業的良好循環,通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和產學研的開拓發展,為學院建設發貢獻更大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立軍.高校學生藝術團建設與管理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
[2] 沈燕.學分頂替在產學研教學中的探究與實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40).
[3] 黃文.以設計的方式重生——試析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領域的應用[J].美苑,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