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舞蹈教育是一種新興的事業,因此中職舞蹈教育應如何發展,成為一項嶄新的課題。本文在分析我國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基礎上,提出了若干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舞蹈教育;舞蹈教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舞蹈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大,近年來藝術考試人數的快速增長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舞蹈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一種理想方式,是普及舞蹈文化、傳播美的真諦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提高全民素質的一種重要方法。舞蹈教學在中職素質教育中是一門集技巧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課程,是將訓練、排練、表演融為一體的教育活動,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必不可少的技能課和修養課,是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對中職學校舞蹈教育進行了一點探索。
1 中職學校舞蹈教育的現狀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中小學“應試”教育的現實情況,在農村甚至在城區學校,多數不大重視舞蹈教育,導致中職學校學生的舞蹈教學工作存在很大困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體差異性大。生源在中小學所接受的舞蹈教育有較大差異:一些學生進行過舞蹈的系統訓練,無論是軟開度及各個部位的肌肉能力,還是技能技巧及身體的感覺韻律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有部分學生有過一定的形體方面的訓練,掌握了一些基本體態和技巧;另外就是一些沒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入校前未受過舞蹈基本功專業訓練。這就造成學習舞蹈素質上的差異。因此中職學校在實施舞蹈教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這種差別,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案。
(2)學習積極性差。就學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學生由于入校前沒有受過舞蹈訓練,加上舞蹈課又比較勞苦,造成課堂參與意識較差,很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基本功素質課比較枯燥單一,學生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基礎較差的學生易產生厭倦、煩躁等不良反應,從而給教學活動帶來嚴重的消極因素。部分學生曾接受過專業訓練,入學后專業技能較為突出,可能自我感覺良好,表現為學習及練習時的懶散。
(3)教學方式老化。過去的舞蹈教學中,往往內容過于老套呆板,習慣于沿用口傳身授,強調模仿。內容枯燥單一,教學的手段及方法缺乏新意,不能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長期重復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逐漸失去了對舞蹈課的興趣,甚至形成了厭惡舞蹈課的心理,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主動參與性不高的現象。且受專業舞蹈學習的影響,較重視舞蹈素材教學,實用性的舞蹈教學較少,聯系實際不夠。加之舞蹈教學課時又少,使得中職學校舞蹈教育比較困難,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作用有限。同時在舞蹈課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措施、器材場地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4)專業學習擠占舞蹈教育空間。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多傾向于技術學習和實踐,不少學生認為舞蹈教育對畢業后的就業作用不大,可有可無,導致在進行舞蹈教育時,往往不夠重視,遇到很多困難:一是中職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任務重,二是還要進行操作實習,很多學生包括一些教師將舞蹈教學當做是一種休閑課,不能認真對待。另外由于舞蹈的學習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取得效果,而且有些訓練還很艱苦,這些因素都給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2 開展中職學校舞蹈教育的對策
綜上所述,在中職學校進行舞蹈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1)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一堂好的舞蹈課,首要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好的教學計劃。因此舞蹈教師應在系統、科學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對舞蹈教學進行規劃安排,對所教內容進行認真分析,了解學生的舞蹈基礎和體能的需求。在此基礎上科學地確定課程的目標任務、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并預測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與應當達到的教學效果。此外還應了解和掌握學生意志、品德、體能、心理等因素,因人施教。
(2)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中職教育主要是以培養技術應用性人才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以實際、實用、實踐為原則。因此,中職舞蹈教學內容要求全面,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在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全面的舞蹈理論和專業的舞蹈技能,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通曉各種與舞蹈類型相關的理論知識和表演技巧,從而在教學實踐中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舞蹈專業的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新的舞種不斷被挖掘,這也要求教師要不斷加強新理論新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消化,并將其更快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力爭達到新知識與教學同步發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新的知識。舞蹈作為一門綜合藝術,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廣博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文學、社會學、生理學、美學、音樂、美術等,這些知識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并把它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以增加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注重興趣教學。興趣是學好舞蹈的動力,尊重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秘訣,興趣能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耐性和記憶力,還能發展思維和想象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舞蹈訓練單調、乏味、枯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全面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創作、編導,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生動活潑的發展。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個性得到釋放,并通過游戲、表演使同學們忘記疲勞和訓練的痛苦。同時,在課堂上選擇適合青年學生特點的音樂進行配合教學。總之,要利用各種方法,著力調節基訓的枯燥、單調,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及音樂感受力。
(4)開展和諧教學。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時期,多數同學靦腆、不愿表現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敢表演,不好意思表演的現象比較多,因此,教師還要跟學生形成和諧、融洽的關系,消除學生心理障礙;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用親切的目光、和藹幽默的語言調節課堂氣氛,打消學生緊張、害怕、消沉的心理;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使同學們在愉快中學到知識。
3 結語
舞蹈是一門課更是一門藝術,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不僅在于提高專業教育的水平,也在于用舞蹈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教育青少年,達到提高青少年素質的目的。所以,中職學校的舞蹈教學水平與能力是培養學生的關鍵。我們應當高度重視中職學校舞蹈教育工作,不僅要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進行教學,還應適應不斷發展的形勢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具有開拓和創造能力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努力促進中職舞蹈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 孫國榮,余美玉.大學生舞蹈教學指導[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