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各種壓力劇增,恐怖電影給觀影者帶來恐懼、緊張、焦慮的感官刺激,像快餐一樣迅速火爆大銀幕,特別是在年輕人中擁有大批的愛好、追隨者。探究恐怖電影產生和發展,不難發現恐怖電影也有類似崇高的美的審美價值,就像臭豆腐的“臭香”,恐怖電影也有其內在的“丑美”?!按嬖诩春侠怼保剿骺植离娪暗膶徝纼r值,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恐怖電影;審美價值;意義
恐怖電影主要指那些題材恐怖、氣氛陰森、情節詭異,且常夾雜著一些暴力因素,使觀影者看后毛骨悚然的一類影片??植离娪白鳛榭植牢幕囊环N藝術載體,誕生于20世紀,利用電影畫面,以恐怖情節和恐怖氣氛,藝術的復制了恐怖的現實,模糊了虛構與真實之間的界限,從而塑造出一種恐怖的美學。這類電影,有的是利用恐怖環境制造懸念的神秘探險故事,有的是對邪惡的或者畸形、變態的人性進行深入的心理探討,還有的是關于形色各異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恐怖電影的敘事風格具有強調故事的曲折、懸念、引人入勝的特點;畫面、情節和基調都是陰郁、低沉、晦暗的,給觀者帶來強烈的恐懼感;角色對立,劃分清晰,善與惡、正義與邪惡、合法與非法、正常的與變態的界定清晰。
恐怖電影自有其可取之處及合理的生存空間。作為人類古老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延續,恐怖電影的文化底蘊自然十分深厚,涉及內容也非常廣泛。雖然恐懼是一種負面情緒,但是恐怖電影往往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審美愉悅,恰恰做到了孔子說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當觀眾走進影院饜食恐怖大餐時,帶來的是無比的痛快、無窮的刺激,享受的是恐懼后的放松,緊張后的安全,并在此過程中體味到緊張與刺激同在的愉悅。正因為如此,恐怖電影才能夠成為當今最為津津樂道、交口稱贊的電影類型之一。在當今構建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的過程中,恐怖電影為人們提供了釋放和宣泄生活和心理壓力的渠道?!按嬖诩春侠怼保植离娪耙嗑哂衅鋵徝纼r值。
1 恐怖電影具有一種類似崇高的美
德國哲學家康德對美的思考認為,客體的形式一旦超出了主體所能控制的范圍,那么主體就會感受到強烈的震撼和壓抑,隨之主體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更為強大的防御力和抵抗力,以此來對抗客體所造成的壓力,當主體的防御力和抵抗力戰勝超越了客體的壓力,那就會引起主體內心的愉快,這就是崇高之美??植离娪爸谐涑庵^觀眾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的場面,對觀眾的視聽覺造成強烈沖擊和心靈的考驗。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在經過這些場景和畫面洗禮,并與之對抗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身力量的強大,往往會體會到類似崇高的美感,也能體會到挑戰成功后的快感與愉悅。
2 恐怖電影是“丑”之美
在恐怖電影中,一般都充斥著血腥暴力、陰森恐怖,很少有唯美畫面。那是不是恐怖電影就不能讓人產生美感?非也。丑感的特征和美感是有很大差別的。德國美學家羅森?克蘭茲在《丑的美學》一書中提過,美感是積極的反應,丑感則是消極的反應。心理學家谷魯斯認為丑感就是使高級感官感到不快。因此,丑是一種復雜的感覺體驗。李斯托威爾提出丑是“一種帶有苦味的愉悅,一種混合的復雜感情,一種肯定染上了痛苦色彩的快樂”。莊子在《德充符》一書中,舉了哀駘它和叔山無趾等慘不忍睹的畸形人,以夸張的手法向人們呈現丑陋的人類世界,借此襯托心靈的美好,是一種另類的美。與莊子的異類相比,恐怖電影中的恐怖可能沒有什么深刻的內涵,僅僅是視覺、聽覺上的強烈刺激,但是它將世界的齷齪面和陰暗面通過藝術化的方式變形放大給觀眾看,從而使人心靈震撼同時獲得滿足,這就是帶有苦味的愉悅。
3 恐怖電影更是一種深層的快感之美
誠然,美好的事物能帶來快感,引起人們的愉悅之情,人們是不會對恐懼抱有好感的,但是美好和恐懼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正如德國文化哲學創始人卡西爾曾經說過:“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不能承受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或??死账沟摹抖淼移炙雇酢分械乃懈星榈脑挘俏覀冸y免就會因為過度緊張而精神崩潰了。藝術將暴行與殘忍、凌辱與痛苦都轉化為了一種自我解放的手段,因此給了我們一種用任何手段都不可能得到的內心自由?!毖韵轮饩褪撬囆g可以轉化痛苦,使我們獲得自由和解放,獲得快感,產生愉悅。這與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凈化功能是類似的。亞里士多德認為,憐憫和恐懼是人們最容易產生的兩類情感,必須用悲劇等藝術手段,把這些強烈的攪亂平靜生活的情感宣泄予以凈化,才能使人們的生活恢復正常。這也就是為什么恐怖電影在引起人們的恐懼之情的同時能激起人們戰勝自我,找到快感的原因。而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體會到的,這就是一種不同于尋常的深層快感之美。
在近一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恐怖電影似乎已形成了一種相對固定的“恐怖模式”:固定的情節、模糊的時代背景、簡單的主題、驚兀的特寫鏡頭、詭異恐怖的環境……所有這些都被定性為恐怖電影常見的恐怖手法。這樣的發展不僅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也影響了恐怖電影的發展,失去大量的影迷??植离娪耙粝朐谖磥戆l展道路上越走越遠,牢牢地抓住廣大的影迷,就必須拓寬思路以避免審美疲勞的問題,并合理把握恐怖的“度”。
首先要解決審美疲勞的問題。所謂審美疲勞,就是指人在審美活動中產生對審美對象的興奮度減弱,不再產生較強的美感,甚至對審美對象產生麻木不仁的感覺,甚至厭棄情緒。發生審美疲勞現象是多種原因的,并不能簡單地說恐怖電影質量降低。審美疲勞是由客體和主體共同產生作用的。從客體恐怖電影而言主要取決于其作用于主體的頻度和強度;就審美主體觀影者而言,其日常的興奮熱點與是否產生審美疲勞密切度相關。所以,對于喜歡從恐怖電影中尋找刺激和冒險精神的觀眾而言,現有恐怖電影陳舊的主題、常用的模板和簡單的構思都很容易使審美主體產生厭倦感??植离娪耙腴L久生存和發展,就要拓寬思路,必須推陳出新,以躲避給觀影者審美疲勞現象。為此,恐怖電影要在形式上拒絕模式的“復制”,在內容上不能再困于“變態異形”“鬼怪妖魔”“生死怪物”等不變的主題,并且要不斷提高恐怖電影的藝術性和挖掘恐怖電影的深度,借助電影科技手段的進步,提高畫面質量和效果,讓恐怖電影達到滿足觀眾的欣賞趣味與審美需求。
其次就是要解決恐怖“度”的問題。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精神承受力,每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精神承受力,如何把握恐怖的“度”,的確是個難題,也是個不小的挑戰??植离娪安荒軆H僅簡單的害怕、惡心吸引觀眾,還可以從電影藝術性和深度上考慮,比如在恐怖電影中加入一些喜劇元素或人文關懷色彩、凄美的愛情因素,這樣可以達到解構和沖淡恐怖的效果,使觀眾有信心、有勇氣、有吸引力的將電影看下去,還能夠在劇情中享受更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性。
人類的恐懼是像天上的星空般的無邊無際,更像夜的黑暗占據了我們漫長的時間。恐怖電影以藝術的形式把我們的恐懼物化為影像,刺激著我們的感官,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另類的放松渠道,就如臭豆腐的“臭香”般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去為之狂熱。
參考文獻:
[1] 丹納(法),著.藝術哲學[M].傅雷,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