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自古就興建有大量園林宮殿,這為中國傳統的景觀設計生產了大量理論著作及優秀的園林作品,這些是現代人在景觀設計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珍貴的資料來源。而其中的水景設計更是有和其他文明很大的不同的獨立存在的特點,值得我們研究分析。
關鍵詞:傳統園林;當代景觀;水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沒有水,生命就不會存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人類與自然聯系的紐帶就是水。水的存在使得環境有了靈氣,是景觀設計中當之無愧最富表現魅力的元素,使環境與人類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重視。水元素作為景觀設計中重要的構成要素、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環境景觀空間設計中。這正應了古語中那句:“有山皆是園,無水不成景。”因此水景在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是無可比擬的。
宋代著名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對水做出了這樣描述“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靜,欲柔滑,欲汪洋,欲四環,欲肥膩,欲噴薄,欲激射,欲多泉,欲遠流,欲瀑布插天,欲濺,欲扶煙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生輝,此之謂活體也”。 郭熙在山水畫創作過程中提出山水“三遠”的提出及山水在“三遠”狀態下的特征:高遠、深遠、平遠,“山有三遠,自山下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這不僅僅是山水畫的評價標準,對現代園林的水景設計也具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1 在中國古典文化中水的意義
1.1 儒家文化中水的意義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是生命之源,又是文明之源,她承載了太多人類喜怒哀樂的鮮明記憶,亦被賦予了太多文化色彩。相較其他被賦予靈性與智慧象征意義的自然物,水更多地承載了人類歷史文化的精神,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在中國數幾千年從未間斷過的文化中一直被崇敬著。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 是以君于見大水必觀焉爾。”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將水的本性概括為‘德、仁、義、智、勇、善,不得不說這是極富哲理的詮釋。
1.2 道家文化中水的意義
我國古代道家哲學觀認為,“虛”、“無”是迷惘無可尋覓的卻又是真是存在的制高點。無色無味的水恰好就符合“虛”、“無”二字。如明鏡一般不惹塵埃的靜水,是虛無的化身,然而周遭的一切都含映在其中。她空無一有,卻又涵蓋萬有,濃厚的哲學意味使人感到既澄澈清明又含蓄深沉。
1.3 古典詩詞中水的意義
從“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的安寧祥和到“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的雄奇壯美,水一直的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被賦予的文化意義甚至可能超出了其原本的意義。水被賦予了至善至美的性格甚至是生命的象征,并且成為景觀文化發展的載體,將其所包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代代傳承。
2 傳統中式園林中的水景設計
在傳統意義中,水景指的模擬自然界河流湖泊的樣式形態設計的各種湖泊、水池、泉水、小溪、山澗等。
在水景的形態區分上來講,人工開鑿的比較大的水體稱為湖,小的水體則成為池。一般而言,理水通常與筑山相聯系,挖出的淤泥石塊就可以就地取材筑山。關于造型,古人推崇的是“青山峰回路轉,水池環抱縈繞。”綠水青山相映成趣。另外一池三山也很常見。海島仙山縱然十分荒誕不稽,但這樣的布局可以使得空曠的水面變化豐富起來,觀賞者立于水邊島岸,亦可以產生煙波浩渺,吾身物外之境。泉、溪和澗,一般都是和山體結合在一起,采取置石、筑山、疊景等手法,以大自然中的自然山水為藍本景觀,建造崗、巒、洞、壑。將水景建成蜿蜒流淌的小溪、優美靈動的涌泉、浪花飛濺的澗流等。如無錫寄暢園的八音澗。從山麓上流下的泉水不斷與石、洞產生迂回撞擊,形成美妙的自然音樂,造園者稱之為“八音澗”。
3 古典中式園林水景設計對現代園林中的水景設計的借鑒意義
隨著我國對外交流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外國設計理念開始沖擊傳統的自然式設計,軸線對稱式的水景以及各種噴泉雕塑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但是與周圍建筑與環境似乎并不太和諧,因此,我們應當學習西方優秀的設計理念,但一定要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符合現代審美又帶有古典韻律的優秀的現代水景。在我看來,這樣的水景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則為完全自然式的水景設計,另一則為人工化的水景,在現代的核中,取古典的神韻。第一種很常見不再贅述,本文主要針對第二種進行分析:
3.1 意境
現代化的中式景觀設計很大程度上學習了西方景觀設計中幾何形態的應用,直線圖的駁岸設計在與建筑相結合的空間中大量的運用。緊鄰水面的建筑投影在水面上,形成了安詳靜謐的空間環境,給人以虛實結合,層次豐富的感受,讓人如臨畫境。
3.2 水池的處理
在設計中,為了將效果做得更加精致漂亮,池頂與水面的高差不宜超過40CM,這樣做不僅讓景觀顯得細膩優雅,也使使用者可以近距離的接觸水面,給人以人們觀水、近水、親水、傍水的自然感受。在池壁的處理上可以用常見的卵石、青磚、青石等鄉土材料交替運用,更好地體現了我國的獨有氣質。
3.3 水景與石景
在人工化的水景中擺放造型獨特的孤立的石塊,鏡面一般的水面上突兀的山石,極度碰撞的兩樣東西,卻給人以東方式的禪意,一種千言萬語欲說還休的感覺。水面上的倒影也與石景產生了交相輝映的效果,觀賞者自然也獲得了如臨畫境的美好心理感受。
3.4 汀步設計
傳統景觀中的汀步一般都是石塊鋪就的路徑,一般鋪設在水道狹窄處,形狀也比較自然古樸,現代設計中一般采用花崗巖貼面或者條石,鋪裝形式上一般營造出一種空間的序列感,使用者漫步其間可以感受到古典神韻之意味。
3.5 噴泉
《說郛》卷四二引 宋 韓拙 《山水純全集?論水》:“湍而漱石者謂之涌泉,山石間有水澤潑而仰沸者謂之噴泉。”隨著科技手段的發展,壁泉、涌泉、霧泉、管流、溪流、瀑布、水簾、跌水、水濤、漩渦、音樂噴泉、程控噴泉、擺動噴泉、跑動噴泉、光亮噴泉、游樂趣味噴泉、超高噴泉、激光水幕電影等應運而生。多樣化的手段可以營造多樣化的效果,小涌泉與各類石板、卵石搭配在一起都會營造出一種自然、生長的感受。
4 結語
水作為最重要的資源,一直是地球萬物生長的保障,人類天性中就有對水揮之不去的依戀,并且水元素本事也是極富生命力表現力的重要景觀設計元素,因此在現代設計中綜合考慮人文、美感、生態等多個角度,因勢利導地發揮出水景最大的功能,更好地發揮出水元素在景觀設計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俞昌斌,陳遠.源于中國的現代景觀設計:材料與細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 談水在景觀建設中的重要意義.
[3] 淺談中式古典園林之美——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