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保ā缎⒔洝罚┕湃嗽谌松男逓橹?,把修身放在第一位。認為征服世界,首先要征服自己,更重要的是降伏自己的心。孝,是修身的起點和源頭?!吧眢w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保ā缎⒔洝罚┤说男撵`成長要從感恩父母給予我們身體和精血開始,愛護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的身體健壯。反觀今日世界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為了所謂的美觀,而進行的無以復加的各種修復、切割術,實在讓人心驚肉跳。
“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經》)對于父母來說,子女的成就核心在于安身立命,替天行道,做仁義君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正直,不希望為了功名利祿不擇手段,更不希望子女為了個人的享受而魚肉他人。孝,就是知道,揚正義之名于后世,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保ā缎⒔洝罚┱嬲軌蚍Q之為孝子的,在今天可以說是鳳毛麟角。能夠在父母面前始終保持尊敬的人,現在太少了。孝順父母給他們帶來歡樂,生病時床前端水送藥用心伺候,父母離開哀傷慟天,但不忘祭祀的莊嚴。作為子女僅僅做到表面的孝是不夠的,孝的根本就是敬、順,仔細體會孝經的真意。
“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保ā缎⒔洝罚┩萍杭叭说膫惱斫袒侵袊说膫鹘y,孝從敬父親開始,但會不斷地逐漸影響到兒子、兄弟,因為感受到孝心的存在,他們會非常喜悅自在。尊敬一國之君,大臣就會心悅誠服,敬一人而使更多的人誠服的法寶,只有孝。因為孝是人類共同的本性,愛父母是人的天性,把這種感情用在生活、工作中都可以感化人。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孝經》)當今社會人心冷漠,國與國之間好戰斗狠。《孝經》的智慧告訴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父親一樣對待他人的父親,天下就會更加安定,這是孝的本義。只有真正領悟孝的真諦,人與人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如果用悌的精神教誨所有的兄弟姐妹,眾生就會獲得真正的平等,天下就會真的情同手足。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經》)孝,在中國人文化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孝敬父母可以體察天道人事,可以明地利事功。以孝治家,家境和順;以孝治企,上下順達功成事就;以孝治國,天下大同。孝經的智慧,小可以修身齊家,中可以治理企業,大可以順國安邦。
《孝經》是儒家經典中最薄的一本書,但它卻承載著最厚重的一個字:“孝” 。
孝,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潺若流水般在人們心中流淌了幾千年,浸潤著我們的身心??鬃釉f過,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鬃诱J為以孝治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孝道,其實就是和諧家庭、和諧社會的根基。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講的孝,絕不是后世特別是宋以后的統治者所鼓吹的愚忠愚孝,而是大德大愛。
“生事愛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闭纭缎⒔洝防?,孔子的門生曾子曾感慨:“甚哉,孝之大也?!崩显捳f,孝心留根。孝心孝心,首先得有那顆心。孝敬孝敬,敬本身就是一種孝。用心來愛人,用敬來待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孝敬父母、長輩,在外尊敬領導、前輩。親親而愛人,立身而行道,這就是大愛,就是孝道。
古代有首長篇的《勸孝歌》,寫得很通俗很好懂。我特別喜歡它開頭和結尾的幾句詩行:
“孝為百行首,詩書不勝錄。富貴與貧賤,俱可追芳躅。若不盡孝道,何以分人畜。我今述俚言,為汝效忠告?!鹨圆恍⑸恚髦碎g服。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萬善孝為先,信奉添福祿。”
如果說,在這樣一個變動的年代,靜下來讀國學經典能讓人身心安頓、精神清明,那這本國學經典中薄薄的《孝經》就是中國人的家傳良方、幸福甘泉。
幸福讀經從《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