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十分注重板書設計與實踐,老師們也養成了對板書精益求精的習慣,并且在課堂評價時無一例外的提出了明確的目的性、布局的美觀性、高度的概括性和適度的靈活性等標準,力求做到清晰、精致、整潔、明快的教學板書。筆者認為,這種板書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實質,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依然沒有得到有效保障,我們必須改變這種過手凸顯教師的課堂行為,把課堂板書權還給學生,真正實現突出學生主體、面向全體學生和彰顯教學生成的課堂板書。
一、把課堂板書權還給學生,有利子突出學生主體
不少老師仍然認為,課堂板書是教師實施課堂教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增強課堂效益的一個不可替代的必備手段,是教師展示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是教師彰顯課堂教學藝術極其重要的平臺。這些觀點所透露出的信息便是教師是課堂板書的主體,學生難以成為課堂板書的主角。
我認為,提倡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教師就必須交出“板書權”,還“板書權”給學生,這樣才能夠真正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凡是學生能做的事情,都完全可以鼓勵給學生去做,教師不必越俎代庖、親力親為,課題讓學生去板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板書中發現問題;例題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可以反映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思路;知識體系讓學生去總結呈現,可以讓學生發現規律。有利于促進學生表達和書寫能力的養成。即使學生在板書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是為教學提供了第一手有價值的信息,有利于教學的調整和生成。
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中小學生大多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我們放手讓學生通過板書去表現,就是對學生的尊重。另一方面,由于自尊心方面的原因,在全班同學的關注下更能令參與板書的學生不敢懈怠和馬虎,更能促使孩子們精益求精,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大多數老師不敢讓學生主動參與板書,原因可能在于老師對學生的不信任、不放心,擔心學生“糊亂畫”,擔心學生出現偏離“預設”之狀況,擔心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進行。究其實質,還是我們的教育觀念問題。試想,如果我們連課堂板書都不肯放手交給學生,那我們的學生何以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把課堂板書權還給學生,有利于堅持面向全體
傳統教學的課堂板書,大多是教師唱“獨角戲”,教師邊講授邊板書,儼然粉筆的獨裁者,使教學板書成為教師的專有“權力”,即使給予學生有為數不多的演板,也只有少數學子得幸參與。而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絕對不能只是面向少數“尖子生”的教育,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位學生投入其中,讓每一個孩子得以成長,才是我們探究高效課堂的價值取向。
那么,怎樣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堂板書呢?
一、要為學生參與板書提供盡可能多的平臺。山東杜郎口中學教室里的四面墻壁和走廊都是黑板,每一名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板書舞臺。在該校的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板書展示自我的自覺行為,看到的是學生自覺地用紅色粉筆幫助同伴修正錯誤的團隊行為。在這樣的課堂上,每一名學生的激情都能得以最大化的張揚。
二、要科學設計面向全體學生的板書內容。學生參與板書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在于缺乏科學有效的設計。我們倡導學生主體和面向全體的思想,不是要教師放任自流,而是要重新定位教師的行為,更有效地發揮教師在因材施教的調度、恰到好處的指點、舉一反三的遷移、提升情感的升華等方面的作用。比如黑板版面的設計,空間的運用,學生個性差異的把握,內容難易的安排,粉筆顏色的搭配,字體字號的確定等等,都需要教師了然于心,合理而科學的調度。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不僅不會“添亂”,我們收獲的一定是“錦上添花”。
三要不斷提高教師掌控學生參與板書的能力。對于學生參與板書,如果運用不當,就會流于形式,一盤散沙。所以,教師的教學機智十分重要。我們反對呆板教條的學生板書,積極倡導全體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板書氛圍。比如,教師對差生的關愛、同伴之間的互助互學、適時適度的板書評價等等,都能有助于調動全體學生參與板書的積極性。
三、把課堂板書還權給學生,有利于追求教學生成
“生成”是新課程提倡的一個重要教學觀念,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一體。教師的課堂板書,往往是教師預設的呈現;而學生參與的課堂板書,常常能出現教學生成的最佳契機,能在學生的互動中生成出真實自然的意外之喜。
一是讓學生在會說與能寫中生成。在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是心里明白卻口頭上不能表達出來,也有很多學生是口頭上頭頭是道卻不善于書面表達。板書就是學生操練書面表達的視覺通道,不僅能與學生由聽覺得來的信息相印證,并且與其相綜合,促進學生構建新的意義。
二是讓學生在合作板書中建構知識體系。偌大的黑板,為學生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臺。學生共同參與板書,有助子他們在互動中生成新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特別是復習教學課上,小組合作,共同協作,不僅能勾畫出豐富多彩的“知識樹”,而且能破解很多意想不到的難題。
三是為學生識記、保持、再現學習提供了互動平臺。充分利用教室里的黑板,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登臺板書,展示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修改和評點同伴的板書成果,不僅是教學的互動,更是對中差等學生的激勵和鞭策。這樣做,不僅改變了教師板書而學生無動于衷的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板書的運用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課堂板書需要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需要一場深刻地教學變革,真正把課堂板書權還給學生,正是我們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