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了研究影響雜交后代胚挽救萌發(fā)率的主要因素,并對其無核性狀進行早期鑒定,【方法】以無核、抗病葡萄品種‘奧迪亞’為母本,‘玫瑰香’、‘摩爾多瓦’和‘紅地球’3個主栽品種為父本進行雜交,通過L9(33)正交試驗,建立簡單高效的胚挽救體系,并用分子標記對雜交苗無核性狀進行鑒定。【結果】結果表明,影響胚挽救萌發(fā)率的最關鍵因素為接種時期,其次為培養(yǎng)基種類和NAA濃度;以‘奧迪亞’為母本的雜交胚其適宜接種程序為授粉后49~56 d剝?nèi)∨咧椋臃N在B5或NN69培養(yǎng)基上充分發(fā)育70 d,再轉入1/2 B5培養(yǎng)基上萌芽,‘奧迪亞’ב摩爾多瓦’雜交胚通過此程序萌發(fā)率達到了50.48%;經(jīng)分子標記鑒定,各組合后代的無核株系均超過50%。【結論】利用胚挽救方法以‘奧迪亞’為雜交母本可高效創(chuàng)新葡萄無核種質(zhì)。
關鍵詞: 葡萄; ‘奧迪亞’; 無核; 胚挽救; 分子鑒定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12)05—07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