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奧巴馬當選美國第56屆總統。2009年1月20日,奧巴馬在國會大廈宣誓就職,發表了舉世矚目的就職演說。
奧巴馬發表就職演說時,一個娃娃臉的年輕人坐在眾人之中。他剪著小平頭,留著胡茬,看起來稚氣未脫,似乎與周圍的達官顯貴不夠協調。但是,奧巴馬精彩演說中的一字一句都凝聚著他的心血。他就是領導著白宮十多名資深文膽的白宮首席撰稿人——喬恩·費夫洛。
喬恩·費夫洛是位80后,生于1981年,2004年畢業于馬薩諸塞州圣十字學院。一個年僅28歲的年輕人,為什么會深得奧巴馬的信任,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白宮首席演講稿撰寫人呢?這其中自然有很多主客觀原因,但從喬恩·費夫洛的自身素質來看,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引人注目。
一是敢于諫言,善于說服。2004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喬恩·費夫洛就承擔起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柯瑞撰寫演講稿的重擔。在民主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喬恩·費夫洛偶然結識了時任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的奧巴馬,當時奧巴馬正為即將在大會上發表演講而傷腦筋。經過交談,初出茅廬的喬恩·費夫洛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奧巴馬演講稿的不足,并直言不諱地提出了重寫的建議,喬恩·費夫洛的建議有根有據,入情入理,讓奧巴馬大為震驚與折服。重寫后的演講稿效果頗佳,可以說讓奧巴馬成了大會上的風云人物。喬恩·費夫洛也因此深得奧巴馬的欣賞與器重,從此脫穎而出。
二是勤奮刻苦,任勞任怨。2007年2月,奧巴馬正式宣布競選總統。作為奧巴馬首席演講稿撰寫人的喬恩·費夫洛,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一遍又一遍地仔細揣摩著演講稿。他調侃自己這種踩著限期趕稿的生活為“絕命趕工”。他的同事們說:“我們不能確定這個小伙子每天需要多少睡眠,但知道他每天都要工作16個小時。”
三是竭盡全力,多出精品。喬恩·費夫洛在愛荷華州首府一間隱蔽的小咖啡館里寫下的演講稿,曾經幫助奧巴馬扭轉了在愛荷華州不利的競選局勢。奧巴馬那句充滿希望的競選口號——“是的,我能!”也是喬恩·費夫洛想出來的。如今,這個口號已經被許多美國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總統競選結果揭曉之前,喬恩·費夫洛為奧巴馬準備了兩篇文稿,一篇為獲勝演講稿,另一篇則為落敗演講稿。奧巴馬當選總統之后,他又立即組織白宮的撰稿人走訪史學家、演講專家,研究歷任總統的就職演說,然后泡在華府的星巴克咖啡店親自動手撰寫就職演講稿。就職演講稿題為《自由的新生》,經奧巴馬五次審閱之后定稿。這篇飽含“責任”的就職演說引起了強烈反響,再一次打動美國人民的心。
四是默契配合,贏得信任。喬恩·費夫洛總是隨身攜帶奧巴馬的自傳《我父親的夢想》,孜孜不倦地揣摩奧巴馬語言的特點、節奏、習慣和風格等。他為了掌握奧巴馬的想法和思路,經常與其形影不離。工夫不負有心人,當他開始撰寫奧巴馬的就職演講稿時,已經能夠模仿奧巴馬的說話方式了。奧巴馬滿意地評價喬恩·費夫洛:“他不僅是個撰稿人,更是個能讀我心的知己,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奧巴馬的最高顧問大衛·埃克斯羅德也贊美地說:“喬恩·費夫洛是奧巴馬的思想閱讀者,是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奧巴馬對他非常信任,甚至可以將原本想用的詞匯改成他建議的用語。當奧巴馬如明星一般冉冉升起的時候,喬恩·費夫洛也是一樣。”
(摘自《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