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阿羅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先前明確,“不會寬恕”。
菲律賓總統貝尼尼奧·阿基諾三世2011年11月19日宣布,不反對將前總統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軟禁在醫院的方案。總統發言人說,等候審判的阿羅約暫不必入獄,可在醫院繼續治療。
針對阿羅約貪腐等指控已不是一日兩日,而司法進程卻在這一日兩日內突然加速,或與阿羅約近期一直在尋求出國治療“罕見骨病”相關聯。一些人稱這種步步緊逼的政治斗爭“罕見”,另一些則認為對于菲律賓而言“見怪不怪”。重演與不重演
“在菲律賓,這樣的事情不是那么不尋常。”路透社一篇評論文章如是評論。
十年前,阿羅約這位已故前總統迪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的女兒上臺后不久,隨即推動針對前任總統約瑟夫·埃斯特拉達的貪腐指控,后者最終被判終身監禁。
歷史似乎在重演。舉著肅清貪腐、消除貧困標語的阿基諾三世上臺后,同樣推動針對前任總統阿羅約的貪腐指控,阿羅約背負操縱選舉和行賄受賄兩大重罪指控調查,直至司法部和選舉委員會2011年11月18日正式提起訴訟。
歷史似乎并不完全在重演。當年埃斯特拉達被定罪后,阿羅約表現出“寬恕”姿態,把對埃斯特拉達的監禁改為軟禁,讓埃斯特拉達得以在自己的豪華別墅中舒適地接受了長達6年的案件調查。去年,埃斯特拉達參加總統選舉,按得票數計位列候選人第二。
而對于阿羅約,阿基諾三世先前明確,“不會寬恕”。路透社說,阿羅約一案關乎阿基諾三世競選宣言和治貪訴求的“核心”:祛除菲律賓社會中官官相護、社會精英可免除一切罪責的不成文傳統。
“這場游戲的規則,我覺得會發生改變,菲律賓政治和選舉改革研究所執行主任拉蒙·卡賽普爾說,“我們指望看到一種變革。”
抵制與反抵制
從阿羅約出國求醫所受阻礙和所獲支持可以看出,阿基諾三世的治貪努力與傳統政治架構乃至體制架構發生碰撞,有些步驟似有違憲嫌疑。
司法部最先對阿羅約出國設限,這則禁令隨后被最高法院“吊銷”。11月15日,尚未背負任何指控的阿羅約試圖出關離境時在機場遭海關阻截,戴著頸托、坐著輪椅的阿羅約被生生拉回國內。
政府的解釋是,沒有接到高法的正式公文,因而禁令依舊生效。
未及高法再次發文,司法部協同選舉委員會18日對阿羅約提起聯合訴訟。這樣一來,作為被告的阿羅約再無立即出境的可能。
為了“板上釘釘”,政府緊接著作出兩項舉動,一是出具禁止出境的正式公文;二是經由一家地方法院出具逮捕令,把阿羅約控制在醫院內。高法18日原本打算發文再作“抗爭”,但木已成舟,只好暫時作罷。
路透社判斷,政府部門和高法這番幾個回合的交手確實引發一些爭議。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政府涉嫌“藐視”高等法院,會引發“憲法危機”。
事實上,高法和阿基諾三世政府的“不合拍”由來已久。按路透社說法,高法要員多為阿羅約一手指派,自然不會對阿基諾三世調查阿羅約放手不管。去年,高法曾在三樁要案中駁回政府決定,其中包括一項設立專門委員會調查阿羅約的方案。
傳統和破傳統
一些媒體判斷,阿羅約一案今后如何發展,關乎菲律賓“政治傳統”是否會遭受沖擊,或說,牽一發會動全身。
菲律賓近代政治舞臺上,政治精英獲罪并不罕見,但真正服刑的人卻少之又少。
25年前,菲律賓最后一個獨裁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在一場“革命”后棄權流亡。但他的妻子伊梅爾達·羅穆亞爾德斯·馬科斯,雖然背負數百項貪腐罪名,卻從未在監獄中呆過一天時間。
伊梅爾達如今正在國會中擔任自己第二個眾議員任期,時常炫耀自己超級昂貴的鞋與珠寶。她的兒子則是參議員,她的女兒正在擔任某個省的省長。
路透社盤點獲罪的菲律賓政壇精英后發現,除了在1992年至1998年菲德爾·拉莫斯擔任總統期間,兩名國會議員分別因軍火走私和強奸幼女獲罪服刑外,確實沒有哪名政客在被法院判決后真正受到牢獄懲罰。
以埃斯特拉達為例,雖然他獲判終身監禁,但他仍然參加了去年的總統選舉,他仍然擁有眾多支持者,他的家族仍然勢力顯赫。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參議員,一個是眾議員,他的妻子曾經是參議員。
阿羅約也不例外。阿羅約家族中如今占據4個眾院議席,她一個,她的兩個兒子各占一個,她的姐夫(妹夫)占一個。
標簽和撕標簽
在路透社看來,阿基諾三世也同樣沒有撇清精英家族的“標簽”。
他的父親貝尼尼奧·塞爾比利亞諾·阿基諾二世是參議員,他的母親是已故前總統阿基諾夫人。“阿基諾這個姓氏甚至可以說是阿基諾三世在去年總統選舉中獲勝的最大資本。”路透社點評道。
于是,在一些菲律賓政治分析師眼中,精英政治的變革或許不會那么順利。
“我不覺得會有任何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和今天發生的事情一個樣,”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政治學教授貝尼托·利姆說,“阿基諾三世正在顯示他打壓這些精英的決心,但是他打壓的對象只不過是他的敵人。”
“這只是展示了政治精英在游戲中如何對待政治精英,”利姆說。
一些分析師說,阿基諾三世上臺后,沒有改變“任人唯親、任人唯友”的“傳統”。
政治和選舉改革研究所執行主任卡賽普爾說,即便是在阿基諾三世的核心圈內,也有一些人反對總統的做法。
“別太指望會出現一個改革活動家,”卡賽普爾說,“他不是英雄,也不是白馬,但他卻是我們推進政治改革的一個不錯的賭注。”(摘自《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