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報道,多家藥品生產企業使用了皮革廠鞣制下腳料制作的工業明膠制成的藥用膠囊,這種膠囊有的鉻超標最高達90倍。很多患者十分擔心“中毒”,前來咨詢。昨天又見一患者因為害怕膠囊中毒,將膠囊拆開服用藥粉,灼傷食管的報道。現將近日陸續來咨詢的一些問題歸納如下,供大家參考。
1 “毒”膠囊為什么用破皮鞋作原料?
答:藥用膠囊的主要原材料是明膠,明膠可大致分為食用、藥用及工業用三大類。食用和藥用明膠需要取自動物新鮮的骨骼,皮膚、韌帶等組織。
皮鞋(包括皮革制品)的原始物料是動物毛皮,也含有明膠,但是這種毛皮是經過皮革鞣制等化學處置的,大致經過硫化鈉脫毛、芒硝浸泡、浸灰、浸酸、鉻鞣、染色等環節,在鉻鞣時須加入聚氨酯-鉻(III)絡合物、鞣酸等。這些皮革品在生產過程中的邊角廢棄物很多,約占原料皮重的60%以上,如果不進行有效處理,會污染環境。因此出于廢物利用和環保方面的考慮,就將這些皮革廢棄物再提取工業用明膠,用于化工、感光材料、膠合板、印刷、粘合劑等生產。其與食用、藥用明膠相比,成本、質量控制標準、價格差別很大。尤其是工業明膠中鉻超標。市場上曝光的“毒”膠囊所使用的就是這種工業明膠。
2 鉻超標膠囊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答:鉻是一種多價金屬元素,常見的有二價鉻、三價鉻和六價鉻。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動、植物體內均含有微量鉻。二價鉻參與人和動物體內的糖與脂肪的代謝,但是六價鉻是有害元素,進入人體后,對肝、腎等內臟器官會造成損害,尤其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
自然界中鉻主要以三價鉻和六價鉻的形式存在。2010版《中國藥典》明確規定,藥用膠囊以及使用的明膠原料,重金屬鉻的含量均不得超過2mg/kg。
鉻的金屬形式通過消化道吸收率很低,而且人們通過藥物膠囊攝入鉻的劑量也有限。一公斤明膠可加工上萬顆膠囊,即使鉻超標,每次攝入量也非常有限,即便是含有六價鉻也不可能導致急性中毒,所以不必過于驚慌。
3 膠囊不能拆開服?
答:膠囊劑(通常指的是硬膠囊)是否可以拆開服,不是絕對的。可分以下幾種情況:
1)有些藥物做成膠囊主要是為了分劑量或便于服用的。這類膠囊一般可以拆開服用,如諾氟沙星膠囊、頭孢氨芐膠囊、云南白藥膠囊、活菌制劑膠囊等。這些膠囊內成分可倒入液體中混合服用。膠囊拆開服用注意避免服藥時造成嗆咳。
2)緩釋膠囊劑。主要目的是緩慢釋放延長藥效,對這類膠囊劑,如整粒服用不便,可打開膠囊倒出小丸服用,但不可咀嚼或研碎服用。如氨溴索緩釋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羅紅霉素緩釋膠囊等。
3)腸溶膠囊劑。包括腸溶片劑,這類制劑一般須整粒吞服。如奧美拉唑膠囊(洛賽克,阿斯利康),不可咀嚼,也不可傾出小顆粒服用。
4)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物膠囊。如鹽酸米諾環素膠囊,該藥對食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食道潰瘍,故不宜拆開膠囊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