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鳳飛飛、梅艷芳、羅京……看著一串串被癌癥“砸中”的名字,讓人觸目驚心。許多人不禁想知道,終其一生,自已患癌的幾率究竟有多少?日前,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如果你是男性,這個幾率大概是44.29%;如果你是女性,終生患癌的幾率則為37.76%。
“國內還沒有相關的統計學數字,但我國腫瘤發病率每年以3%到5%的速度在提高。”對此,歐陽學農主任介紹說,腫瘤發病率從有癌癥記錄以來,特別是過去二三十年以來,一直呈上升的趨勢。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西方化的飲食習慣、吸煙酗酒、過勞的狀態再加上因各種壓力造成的不良情緒等,阻礙了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消滅功能,癌癥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最大殺手。我國城市當中男性發病率最高的腫瘤,是肺癌、胃癌、肝癌。而女性以乳腺癌為首。目前,腫瘤發病呈現年輕化趨勢,胃癌、乳腺癌等成為男女青年易發疾病,癌癥致死的成年女性中有16%是因乳腺癌造成的。
“‘談癌色變’倒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應該從這些‘死亡數據’中獲得教訓,及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歐陽學農主任指出,癌癥患病率的正常值是十萬分之五左右,因為40%的癌癥可以通過合理的生活方式來進行科學預防,而癌癥的早期發現治愈率可達到65%以上。
80%的癌癥是由生活和環境因素引起的。專家建議說,健康人群應保持體重,平時注意正常體力活動。每日應當進食至少400克水果和蔬菜,最好不要飲酒,腌制食物和鹽的攝入量應當適度,盡量減少食物被黃曲霉毒素污染,特別是不要進食和飲用高溫的食品和飲料。
“一次體檢結果并不具有長期意義,腫瘤發展速度快且癥狀不明顯時,甚至幾個月內就可能改變。”歐陽學農主任建議,人們40歲后每年至少做1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并提出“常規+防癌”體檢套餐。規范的腫瘤體檢包括三個方面:一方面是為預防癌癥所做的檢查,如一位45歲以上的乙肝患者,應定期做腹部B超檢查。另一方面是篩查早期癌癥,如婦女進行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以及時發現宮頸癌。此外,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進行詳細問診和物理檢查,以早期發現癌癥信號。
鏈接:常見防癌體檢的“七種武器”
1 三大常規:血、大便和小便常規檢查可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特別是血常規出現異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統腫瘤的表現。
2 肝腎功能:可查出肝腎的功能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3 腫瘤標志物:常用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CA125等,有間接提示作用,但不具特異性。
4 胸片:反映肺部情況,拍片時最好正位側位都拍,長期吸煙者必查。
5 B超: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臟器狀況,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盆腔B超可了解卵巢、附件等情況。
6 胃鏡:長期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必查。
7 肛門指診:普查直腸癌的最簡單方式,長期便血或大便習慣異常者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