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亦被稱為糖尿病足潰瘍,是糖尿病的常見慢性并發癥之一。主要是由于血糖長期控制不良,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微血管病變或血管狹窄與閉塞等病理改變,最終導致足部缺血與損傷,從而發展成為糖尿病足,臨床表現為足部發涼、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足部潰瘍和壞疽等癥狀,且有反復發作之特點。所以,糖尿病足應堅持兼顧全身治療與局部治療的整體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講,全身治療是治“本”,而局部治療只是治“標”。也就是說,只有根據治病必求于本和標本兼顧的原則,在糖尿病足的治療上將全身治療放在首位,制定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案,控制好原發病,同時兼顧改善足部血液循環和控制足部感染的局部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防止反復發作。
糖尿病足的全身治療原則是在合理飲食,運動鍛煉,改善全身狀況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同時,加強對神經病變,血管病變的治療和抗感染治療。治療要求包括:①在飲食方面,除要控制總熱量,防止血糖波動外,糖尿病足患者還要嚴格限制高脂飲食,以避免引起高脂血癥,增加血液黏滯度而加重血管病變。②尚未發生足潰瘍的患者應堅持有氧運動,例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騎車等,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血管病變及降低血糖。③由于糖尿病足的發生與血糖控制不良關系密切,因而需要對原有降糖治療方案進行調整,需要加用胰島素進行強化治療或換用胰島素制劑,才能確保血糖控制達標,控制好血糖有利于防治感染,促進組織正常代謝及組織修復,還是改善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的治療基礎。④足部麻木的患者應加用神經營養劑、抗氧化劑如甲鈷胺、硫酸鋅等藥物,以控制神經病變。⑤足部發涼,疼痛,間歇性跛行患者應加強擴血管、抗凝和調脂治療,以改善血管狀態,降低血液黏滯度,預防血栓形成,促進下肢血流重建。⑥凡有足部感染及潰瘍者應強力、廣譜、足量、聯合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減少組織破壞,促進組織進入修復期,縮短病程,防止致殘。
總之,全身治療是醫治糖尿病足的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只顧局部治療而忽視全身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達到緩解足部癥狀,減少復發,避免惡化,延緩病情發展,降低致殘率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