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類藥物是一類調脂藥物,可有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主要用于高脂血癥及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治療,近年研究表明,他汀類還可作為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規療法之一,這是為什么?
原來,與普通人相比,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病的風險增大2~3倍,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增加30%~60%。這是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本身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并且容易引起冠狀動脈鈣化的發生,愈到類風濕關節炎晚期這種鈣化愈加明顯,也更嚴重。然而,無論是動脈粥樣硬化,還是冠狀動脈鈣化,其發生與發展都與LDL-C升高所致的高脂血癥密切相關,因此,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加強對血脂的監測,必要時還應考慮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專家認為他汀類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不僅可有效控制血脂,還具有調脂以外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為:①他汀類通過誘導組織抗原相容復合體-II(MHC-II)而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降低自身免疫反應性,對屬于自身免疫反應性疾病范疇的類風濕關節炎,能夠起到保護作用,可以減輕關節炎癥,促進癥狀緩解。②他汀類能夠改善滑膜組織內皮細胞功能,減低炎癥標志物水平。③他汀類還具有誘導類風濕關節炎滑膜細胞凋亡作用,已在體外實驗中得到了驗證。
總體來說,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用他汀類藥物治療有益。一方面能夠降低動脈硬度,降低類風濕關節炎并發冠心病、卒中的幾率,另一方面對控制類風濕關節炎病情,減少腫脹關節數量和改善滑膜細胞功能有所幫助。目前,已有多項證據支持他汀類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控制。但在具體應用方法上,包括適應證、禁忌證、用藥方法和長期用藥的利弊等,尚需進一步完善。眼下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患者血脂升高,尤其是血清LDL-C水平明顯升高時,應當早用他汀類,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或氟伐他汀等,將LDL-C控制在理想范圍內,可以大大減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