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范阿姨左手大拇指最近越來越不好用,動得多了就痛。兒子勸她上醫院看看,她卻說不是什么大問題,自己做做熱敷就好。醫學專家指出,但凡疼痛都是神經異常的信號,千萬不要輕視。
據分析,手指疼痛常見的問題可能有以下幾種:局部患上腱鞘炎或關節退行性病變,也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頸椎病等全身性病變的表現。
一、手指疼痛,沒有其他癥狀
初步診斷:退行性關節炎或腱鞘炎
像范阿姨這類年紀大、單純手指疼痛的問題,多半是患有退行性關節炎。它是關節軟組織慢性磨損引起的病變,常見于老年人,一般可發生在全身多個關節,表現為輕度疼痛、腫脹,發僵的癥狀。但平時勞作哪個關節多,哪個關節的問題就會比較重。譬如手指疼痛,可能就是做家務時此手用得多,手指關節勞損厲害。
應對之道:退行性關節炎的疼痛發作其實就是局部有炎癥和粘連,阻礙了血流的運行。此時應適當休息,但不能放棄日常的鍛煉,否則局部的血流更不暢通,癥狀還會加重。對退行性關節炎引起的手指疼痛,可以在疼痛緩解后常做握球、抓圈的運動,或進行蠟療、按摩、熱敷,都有一定療效。同時要注意改變用手習慣,避免損傷增加。
二、常見手指與足背其他關節疼痛
初步診斷:痛風
一時手指紅腫疼痛,一時又是足趾或足背其他關節疼痛,部位固定而且痛感非常劇烈,建議去醫院查查尿酸。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尿酸高,則可確診為痛風。痛風屬于代謝疾病,是因為身體對一種蛋白質(即嘌呤)的解毒能力弱,以致嘌呤變成尿酸鹽。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周圍,就會引起關節疼痛,沉積到腎則引起腎結石,沉積到心血管則導致冠心病。所以要盡早防治,以免造成大害。
應對之道:針對痛風發作,首先要消炎止痛,降尿酸。不過,即使不痛的時候也要把尿酸控制好。像吃東西一定要忌口,不能吃過多海鮮、動物內臟以及甜食、冷食,還得戒煙酒。精神緊張會誘發痛風,所以生活要規律,少熬夜,保持心情放松和愉悅,才能有效預防痛風。
三、除手指外,肩肘膝關節也腫痛
初步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
非單純的手指疼痛通常是全身性疾病,譬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類似于過敏反應,與食物品種不當的攝取或環境污染等有較密切的關系。除了手指關節外,肩腕、肘、膝等其他關節也經常會同時紅腫疼痛,而且會逐漸增生變形,痛感比較強。
應對之道: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對癥治療,還要避免吃深海魚、野味等非馴化的動物,以免產生過敏。手指疼痛的關節要注意保暖,以保證血流足夠的豐富和暢順。
四、手指甚至手臂發麻
初步診斷:頸椎病
頸椎病也可引起手指疼痛,不同的是,頸痛、頭痛也會伴隨發生,時間長了還可能出現手指或手臂發麻。由于手指的神經從位于頸椎的脊髓發出,一旦頸椎脊神經受到壓迫,手指和手臂也會受累。但疼痛說明還處在炎癥的階段,容易消除,若到了發麻的時候,則說明壓迫已造成缺血,問題就嚴重多了。
應對之道:首先在正規治療的基礎上,要糾正用頸的習慣。包括不要躺著看電視、看書,不要長時間玩電腦、打麻將,無論做什么,30~40分鐘就變換一下姿勢,絕不能長時間固定不動。保持正確的姿勢很重要,同時還應選好枕頭。此外,可以時常做做頸部肌肉的對抗性鍛煉,如兩手交叉托住后腦勺,頭盡力往后仰的同時手盡力往前拉送,或一手托住頭的一側,頭往下低的同時,手往上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