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粉彩與青花、玲瓏、顏色釉并稱為景德鎮四大名瓷。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鎮的粉彩瓷就已問世,雍正時期已相當精致,而到乾隆年間已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采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還有夸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等姐妹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
一、粉彩花鳥畫的形成
中國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畫科之一,花鳥畫描繪的對象,實際上不僅僅是花與鳥,而是泛指各種動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蟲、禽獸等類。
粉彩畫是景德鎮傳統的繪畫形式之一,是用工整細密的筆法來描繪物象,追求繪畫手段的裝飾意味。其造型手法上強調寫意性的概括、提煉,并主張以神韻、神態的需求為前導來把握物象的本質形態,即意象的造型,而不是自然主義的描繪。粉彩畫的題材十分廣泛,無論是山水、蟲魚、花鳥等均可入畫。傳統工筆粉彩的藝術手法,主要是以細膩、飽滿、豐富絢麗的色彩等為特色,顯得真實生動、富麗堂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于藝術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中國花鳥畫也在不斷地改進與發展中受到國人的推崇與喜愛,在以瓷聞名于世界的景德鎮,經過老一輩藝術家們認真鉆研,大膽嘗試,將工筆花鳥與粉彩相結合,粉彩花鳥畫由此孕育而生。

二、粉彩花鳥畫的表現手法
粉彩花鳥畫的表現形式分為傳統的工筆粉彩花鳥藝術與現代的寫意粉彩花鳥藝術。
工筆粉彩花鳥是隨著陶瓷科技的進步和在我國傳統工筆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尤其是近年來我國陶瓷工筆花鳥畫的繪畫材料、創作技法和題材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發展和創新,給人以新的審美體驗。陶瓷工筆花鳥畫具有很強的裝飾美感,畫面的構型、線條、色彩均以條理化、圖案化、理想化的方法取得裝飾效果。畫面不受時空限制,且筆法工整細致、色彩濃重鮮麗,極富裝飾趣味。
粉彩寫意花鳥是借鑒、吸收國畫寫意花鳥的特征和技法,結合陶瓷材質本身的特點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陶瓷裝飾。粉彩寫意花鳥在技法上脫去了粉彩工筆花鳥那種線條勾勒輪廓,層層洗染的工序以及工致、細膩的刻求,拓展、發揮了筆觸、料色痕跡的表現力,強化了筆觸和料色在運轉流動中所自然體現出來的韻致,并吸收了書法的用筆,融書畫于一體。在形象刻畫上重簡潔、提煉,重神韻意向,而且易于抒發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展現作者的藝術個性。
三、粉彩花鳥畫的創作心得與體會
作者經過多年來對粉彩花鳥的研究與創作,體會出粉彩花鳥畫的創作必須要經過立意、構圖、創作、整理等幾個步驟,而粉彩花鳥畫之所以能令觀賞者難以忘懷,其魅力不僅在于能夠看得見的形象,更在于其看不見卻可以感知的某種氣息,這種氣息體現在畫面上的意境,則是粉彩花鳥畫的生命與靈魂。粉彩花鳥畫意境的格調與作者的諸多方面有關,首先是對陶瓷工藝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功力、學識、品位、修養及審美追求等密切相關。粉彩花鳥畫最講求的是意境,要求“意在筆先,形神兼備”。而所謂“意境”,“意”是情與理的統一,“境”是形與神的統一。在兩個統一過程中,情理、形神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就形成了“意境”。好的粉彩花鳥畫意境,能使作品余韻繞梁,耐人尋味,發人深思。
此外,粉彩花鳥作品講究靜中有動,動靜結合,講究映照與呼應,情景交融,以獲得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和審美情趣。譬如粉彩寫意花鳥不應太滿,滿則顯得繁雜,悶塞。如明代天啟年間的折枝花鳥碗,在疏朗的構圖中,雖然只畫了一枝花、一只鳥,然而通過簡練的畫面,體現出鮮明的虛實關系。突出了畫面的主體,花鳥以外的空白處能使人引起豐富的聯想。虛實呼應的構圖,使畫面空靈開朗、意境深遠。
在題材構思成熟后,就要進行藝術創作了,這是關乎作品成敗的重要一環。猶如建造橋梁,在設計出藍圖接著進行施工一樣,建造結果如何,關鍵在此一舉!構圖,也叫“章法”、“布局”、“經營位置”。是藝術形象的組織法則,它不是七巧板,不是萬花筒,不是簡單的拼接轉換,它是體現作品思想內容的外部形式。畫面上的一切都是藝術形象,如何把這些藝術形象用一定的法則組織起來,表達出一定的思想情感,這就是構圖。
珠山八友之一,中國陶瓷美術大師劉雨岑先生,在長期的花鳥畫創作藝術生涯中,在注重體驗生活的同時還注重在文學、詩詞、書法等方面的修養。他的作品總能寓意于畫,正如他的作品,《竹報平安》便是最好的例子,畫面中嬌艷欲滴的鮮花與毗鄰的挺拔竹枝相互成對比,在竹枝上停著兩只鵪鶉鳥,低頭私語,充滿靈動氣息。而題款“竹報平安(鵪)”四個字正是運用了諧音的方法,寓意于畫。
粉彩花鳥畫的構圖要合理的處理好虛實空間與賓主關系。一副好的粉彩花鳥作品在構圖時必須要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又要在畫面上給觀眾留下想象的余地,讓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尋找“景外之趣”。例如:畫面上只有寥寥幾枝蘆葦,一只停在石頭上的秋蟬,就會使人聯想到微風拂動,鳥語蟬鳴;畫上只見牡丹花開與白頭翁鳥,便讓人聯想到“富貴榮華”“白頭偕老”;而喜鵲與梅花同畫,則寓意“喜上眉梢”。這些不畫而有的意境,往往能博得人們會心一笑,達到“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效。
現代粉彩花鳥畫的表現手法已經不再是傳統的“求全求滿”,而是講究寓畫于境,有“形”有“神”。所以創作者應打破陳規、博采眾長、勇于創新。譬如將以鈷料為著色劑的青花與粉彩相互結合,使其相互吸收,相互對比,亦不失為一種有特色的裝飾手法,如作品《和為貴》,便是使用了青花與粉彩相互結合的手法,荷花運用粉彩加以著色,顯得清新淡雅,配以青花所繪之桂魚與荷葉,顯得作品別具風格,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

電話:187798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