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山水畫是中國國畫的一大分支,自誕生以來,其藝術理論和創作思想便與國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廣大陶瓷畫工和藝術家將個人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山水畫作之中,通過巍峨的山川、奔騰的江水等景物和意向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抒發個人的感悟和情懷??梢哉f,藝術家借助陶瓷山水畫作品直抒胸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也通過畫作的渲染獲得了靈性。因此,陶瓷山水畫作品中的人文情懷已經成為一幅好的藝術陶瓷作品的思想與靈魂。
一、陶瓷山水畫作中所表現出的主要人文情懷
畫家在所繪制的畫作中,時常通過不同的色彩用料和輕重斟酌表達出特定的思想情感。具體表現在陶瓷山水畫作中人文情懷有以下幾種。
1、借物言情,托景言志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陶瓷山水作品中,作者借對高山江河的描繪和渲染,以我觀物、以物觀我,將在現實景色觸動下的內心思想融入到畫筆之中,或感嘆人生的世事變遷,或陶醉于如畫的美景之中。南朝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曾經談到,山水與“道”相通,能夠使人融入自然,使精神得以解放。陶瓷山水畫家們正是將這種對于“道”的追求融入到畫筆之下,在山水中蘊含深深的人生哲理。
2、寄情山水,表達心思
中國古代的藝術陶瓷作品有很大一部分都在通過細膩的筆墨表達著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惆悵和哀思,由于統治階級的文化高壓政策,知識分子往往將自身的政治或情感失意通過畫作委婉地表達出來。因此人們在欣賞這部分陶瓷作品時,往往結合著生活的想象和對作者內心世界的推理感悟出其創作之時的精神和心理狀態。藝術家們天人合一的觀念加上山水畫作強烈的表現作用,使創作者人文情懷得到很好地闡發。
建國以后,大批的藝術陶瓷作品將情感表達目標轉向對于新社會的歌頌和對壯美山河的描繪,新時代的藝術家們再次以寄情山水的方式通過陶瓷山水畫巨大的表達力抒發出自己的情懷。因此,現代的陶瓷山水畫作品又成為了歌頌時代,暢想改革的先鋒,所以說,陶瓷山水畫中的人文情懷,始終是其吸引觀眾,以作者情感引導受眾思維的重要工具。
二、對當代陶瓷藝術作品的人文情懷塑造方式的思考
人文思想是藝術作品的靈魂,一個缺少了人文思想的陶瓷作品,無論做工如何精致,形態如何動人,都只是一件“器物”,而無法被稱之為“藝術品”??梢哉f,正是人文情懷的存在,使得藝術陶瓷作品能夠蘊含文化因素,散發出獨特的魅力。當代的陶瓷藝術作品裝飾中,山水畫創作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必須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將人文情懷和思想繼續植入到當代的藝術陶瓷作品之中。
1、弘揚主旋律,宣揚先進的文化思想
在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潮之下,作為擁有千年歷史的藝術陶瓷文化,應當與時俱進,摒棄歷史糟粕,積極創作一批擁有先進文化內涵的藝術作品。當代的陶瓷山水畫名家們,也大多秉承這一要求,創作出了一批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宣揚積極向上的文化追求的傳世作品。向觀眾們展示著藝術陶瓷作品特有的文化傳統和美學價值。
2、吸收古今中外繪畫作品的創作經驗,塑造獨特的人文內涵
中國當代的陶瓷山水畫作品,在現代思維與傳統文化的相互碰撞與協調中不斷地發展進步著。其中有繼承創新,也有摒棄剔除,縱觀當代的陶瓷山水畫大家,張松茂、張育賢、程元璋、張自樂等名家正是在秉依古法的基礎上改革創新,創作出一批獨具特色的現代陶瓷山水畫作品,跳出傳統,突破限制,展現出新時期陶瓷山水畫作品嶄新的藝術效果和人文情懷。同時,在東西方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今天,西方繪畫的技法也不斷地傳入中國,豐富和發展著中國畫已有的創作方式。因此,現代陶瓷藝術作品的創作應當吸收西方有益的創作經驗,在繼承古法的同時能夠有所發展和創新。如當代畫家李林洪、邱含等人的作品,就將西方油畫和現代藝術的創作精神融入到藝術陶瓷作品的創作之中,態意揮毫,西為中用,創作出了一批風格迥異的藝術陶瓷作品,反映出了獨特的人文情懷。

總之,藝術作品的人文情懷是其不可缺失的靈魂和思想積淀,作為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陶瓷藝術作品,更應當重視自身的人文思想內涵。在古今文化,東西方文化激烈交融碰撞的時代環境下,陶瓷山水畫作品應當在繼承傳統的前提下有所創新,在弘揚時代精神的同時吸收先進的外來文化,以自身獨特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向世界發出中國文化特有的聲音!
余剛 藝名余小襄,1972年出生于景德鎮。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1996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珠山區政協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