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就生活在農村的我,對家鄉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有時候就用筆把他們畫下來,后來就走上了藝術陶瓷繪畫這條道路。喜繪雄雞花鳥等,繼承了中國古代寫意畫的優良傳統,注重借花鳥傳情達意,筆力遒勁、墨色飽滿,畫風剛健、質樸,個性獨特,意境幽深,顯示了較高的審美品位。
一、陶瓷繪畫的審美價值取向
繪畫藝術是美的結晶,是畫家審美心理結構的外化,這就使得繪畫的藝術價值不能不與生產主體的審美價值定位、審美價值走向緊密相關。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繪畫產品價值的高低取決于生產主體審美價值品位的高低,生產主體的審美價值走向又受制于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現。畫是人創造的,生產主體無論是對客觀外物的審美感受和認識,還是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體驗與探尋,都離不開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繪畫產品審美品位的高潔與低劣,也正取決于這“三觀”的正確與謬誤。所以,我們從繪畫產品便可以見到生產主體的身影。
在人生價值上淡漠功名利祿,而看重人的所作所為給社會帶來的實際價值;痛恨阿諛奉承和剛愎自用,力主不卑不亢,胸襟豁達;鄙視無所作為,嘩眾取寵,主張腳踏實地,勤奮耕耘。始終如一的人生價值取向決定了他在藝術道路上忠貞不二的審美價值走向,那就是: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給人以昂揚向上的審美感受,使人在繪畫產品的欣賞中得到啟迪。選擇牡丹、雞、鸛作為自己的描繪對象,采用黑、紅、白作為自己的審美色調。牡丹色彩濃重,格調濃麗、高雅;雄雞筆力挺拔,畫品剛健、質樸。藝術生產不能利祿熏心,功名障目,否則,作畫就會迎合世俗,不能升華,也不能生產高品位的藝術品。為在繪畫產品中實現人生理想和審美理想,筆者曾多次自費南下觀賞體察牡丹形態和情韻,實地寫生。這種執著的審美價值品位的追尋,在其繪畫藝術的生命中迸發出了燦爛的火花。《雄雞唱曉》筆墨技法不落陳規,獨樹一幟,畫圖中雄雞的體態、造型十分形象生動,準確逼真,雄雞羽毛張揚,昂首鳴叫,赫然挺立,精神抖擻,氣勢勃然,雄雞的生命活力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粗毫大筆不僅表現了雄雞外形結構的立體感,而且充溢著源源不斷的、騰騰上升的陽剛之氣。濃黑色調潑灑淋漓盡致,雞冠施以暗紅,背景涂以灰色,襯以太陽,色彩對比強烈,使雄雞與背景的用筆拉開距離。霞光充溢其間,濃淡相宜,有藏有露,使空曠的背景顯得層次疏密,有條不紊,意境幽遠,似籠罩在晨光之中。畫面筆力雄渾、粗獷,給人一種雄奇之美。從中既可以領略祖國蒸蒸日上的遠大前景,聯想到我們民族的興旺與發達,感受到時代不斷進取的鏗鏘有力的步伐,也可以尋覓到生產主體的坦蕩胸懷,昂揚奮進的雄壯氣質。
二、鮮活的內在生命張力
現實生活是繪畫藝術賴以生成、存在和生長的根基,離開這一宏觀基礎,繪畫藝術就會枯竭,失去生命和價值。為使自己的藝術生命之樹長青,筆者經常克服重重困難去實地寫生,正是出于這一深刻的藝術見地。也更加深深地認識到,繪畫不是給現實生活拍照,照抄生活就等于背叛生活。因為現實生活本身并非藝術,繪畫藝術是生產主體與審美客體的一種關系,一種精神交換關系,繪畫產品是主客體雙向運動的結果。繪畫產品所描繪的生活來自現實。自身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它是生產主體的審美心理結構所形成的審美價值走向的認同、篩選、同化、創造出來的心理現實,它是生產主體本質力量的外化,即生產主體的感受力、理解力、想像力、意志力、創造力、表現力的物態化,就是說,繪畫產品是生產主體本質力量對象化的結晶。換句話說,生產主體作畫,是以自我獨特的審美視野,透過生活的表層,對其深藏的內蘊作出的藝術揭示與表現,是生產主體對審美對象的一種獨特認知和感悟,是對審美客體的新發現和假定性的詩藝創造,繪畫產品中的審美對象已經被生產主體知覺化、情緒化、心靈化了,是一種主體化的客體,它融入了生產主體的情緒、情感、趣味、理想和靈魂,也包容了生產主體對社會、人生、生命生存的獨特感受和理想。
把花鳥作為自己的審美對象,目的不是在單純寫實,而是為了更有利于情感的表現和意蘊的傳達,有利于顯示自我堅定不移的精神追求。在植物學家看來,花不過是植物的生殖器,雄雞抖動羽毛也不過是求偶和覓食的表現而已。然而,它們的筆下卻極具人情美、人性美,處處勃發著內在生命活力,給欣賞者以巨大的審美感受力量。《奮進》描繪了一只黑色雄雞向前上方直挺著身軀,奮力前行,筆直的脊背順著頭勢,大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無窮的張力。羽毛下垂,襯以狂風大作、滿天飛雪的背景極力渲染了雄雞前進的艱難。粗毫大筆流暢、自然、生動。用墨濃淡相間,整個畫幅著色凝重,給人一種在壓抑之中奮爭之感。生產主體沒有選擇雄雞在春暖花開中神采飛揚的時刻,卻看中了雄雞在暴風雪中努力向前的境況,而且雄雞那強勁硬朗的筋骨、峭拔飛動的神韻和不屈不撓的風骨,經久不衰的生命活力,被活生生展現出來。顯然,畫者不是在無動于衷地寫實,而是孕育著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生活品位,那就是于逆境之中不退縮的堅貞品格和高尚情操,永不屈服,一往無前的進擊精神。

三、深邃的審美意境追求
中國畫講究意境,追求意境,并把意境作為品評繪畫產品質量高低的標準,山水花鳥畫猶然。無意境的畫為下品,視為平庸之作;有意境的畫為上品,視為上乘之作;而意境幽深的畫則被視為精品、極品。因為意境可以深化畫面的審美意蘊,給接受者以畫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魅力。接受主體從對畫面意境的觀賞中,不僅可以感受到審美意像靈氣飛揚的神采帶來的無窮樂趣,而且還可以激活聯想,拓展審美知覺,深化審美認識,更深廣地把握產品的審美意蘊;不僅可以領受到生產主體的藝術造詣,從中得到某種啟迪,而且還可以品嘗到生產主體的審美品位所帶來的如食橄欖如飲美酒的審美滋味。
對花鳥情有獨鐘,對花鳥有較強的藝術感受力,較深的藝術理解力,較強的藝術想像力。因而有較獨特的藝術見地,繪畫構圖別致,造型新穎,潑墨自如,意境深遠,給人以很強的聯想力。透過畫面,我們似乎領悟到了生產主體的人生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平和相處,社會與世界的安寧和睦,從而傳達了其淡泊功名,虛靜無為的人生態度。
電話:13097185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