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的美學語言是東方文化獨有的藝術特征,它的發展已成為陶瓷裝飾藝術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了促進花鳥畫在陶瓷藝術領域上的發展,多元化的表現形式日趨提升,如新彩繪畫就是當今陶瓷藝術領域的一大創新,它結合了西洋繪畫技法,打破了傳統的保守思想,畫面層次更豐富,更具有特色。
一、新彩歷程
清末時期出現的新彩,我們曾稱之為洋彩。所謂“洋彩”, 就是在貧窮落后的年代對一些國外的進口產品,前面都要加一個“洋”字來稱呼,如把煤油稱之為洋油。新彩其裝飾技法是從國外引入的一種較先進的工藝法,先輩們把它引用到陶瓷釉上繪畫工藝上來,形成了一種彩繪風格。“新彩”就是釉上彩一個“新”的“彩繪”裝飾工藝。新彩特點是配色可以任意調和,成品后的色澤與燒制前的色澤沒有什么太多的變化(包括黑色),顏色便于掌握,好似油畫顏料。這種顏料通過一定高溫后感覺有一點的厚度,就像一個透明保護層一樣,這是因為新彩顏料含有與瓷釉結合的熔劑,但它的保存壽命也相對較短。剛引用時也不為當時人所重視,到民國后期,西方的“明暗法” 越來越影響到陶瓷釉上繪畫,藝人們就把這種繪畫方式來結合中國傳統的陶瓷繪畫藝術,逐步形成的一種東方特色的新型彩繪方式。
新彩雖起步較晚,但它的發展較快,它是一種使用較廣泛的釉上彩裝飾工藝。把它稱之為“新彩”是和它作為一種新的彩繪畫種并與陶瓷釉上彩革新是分不開的。新彩裝飾藝術,無論是人物景觀還是花鳥走獸,彩繪技法多種多樣,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像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木刻、剪紙等多畫種的藝術表現手法,都可廣泛地再現到新彩里來,再加上新彩的色彩表現力豐富,因此受到眾多藝術家們的喜愛,特別是花鳥繪畫,在新彩中應用極廣,因此而深受陶瓷藝人們的推崇。
二、花鳥繪畫的感悟
花鳥繪畫在古老中國歷史悠久,它是中國畫之重要畫種,新彩陶瓷花鳥畫是受中國畫的直接影響而形成的,因此也有了工筆和寫意之分。工筆花鳥繪畫講究的主要是色彩及線條的表現。寫意花鳥繪畫則以墨的渲染為主,盡可然地體現中國畫的毛筆、宣紙作畫風格,揮灑潑墨易發揮和突出創作者的主觀意識?;B畫自古以來就是藝術家們豪情奔放的表達方式,大到漫漫長卷,小到方寸之地都能體現創作者的文化修養、藝術功底、審美標準,折射出社會現象和道德品格。花鳥畫表現的主題對象雖是花和鳥,但它傳達出來的信息卻是萬千世界。
筆者很欣賞珠山八友畢伯濤的花鳥作品,他的陶瓷花鳥畫,傳承清代畢新羅一派傳統。畢新羅畫花鳥以善于表現禽羽瞬間動態與明媚鮮艷的花樹而著稱。畢伯濤從中吸收營養,其花鳥畫風格俊逸清新,極富生活氣息而又能力脫時習,畫無俗態。筆法兼工帶寫、主次疏密層次分明,用筆工細,設色雅靜艷麗。如畢伯濤的粉彩《花鳥圖》,其作品構思簡潔,耐人尋味,留有很大的空白處,讓欣賞者去想象。老練的技藝,描繪出了鳥語花香之動人情感。一枝橫出的海棠,紅花綠葉,直立的枯枝,枝頭棲立著一對畫眉,正在相對引頸歌唱,下面一只仰頭相望,動情地表達情意,畫面栩栩如生。其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過對物象的描繪,借以表現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和真情實感,以達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畫作借助了中國書畫同源之法,在空白處提上了:“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髻紅,口口攢作蒂,湘影翦成叢。仿北苑老人法于珠山。伯濤畢達寫意?!边\用了書法與繪畫相通妙用之技巧,筆法回旋曲折、縱橫交錯、順逆頓挫,給整個畫面起到了畫龍點睛之功效,見證了一個成功的畫家又必然是一個好的書法家。又如粉彩《八百千秋圖》,此畫,繪秋來茂菊壓枝,八哥棲枝鳴唱。菊花以雙勾填彩筆法,枝干則以沒骨法為之,菊瓣雙句尖圓秀潤、姿態仙、仰、俯、正,花形盛開含苞、樣樣俱全,一派秋艷韻味無窮。全畫設色考究,濃淡層次自然,可見畫工之精心。章法上虛下實、布枝穿插、安排花蕊各得其所,靜態之中更現靈動與生機。
從大師們的作品中筆者深深地感悟到李可染先生的一句話:“人離開了大自然和傳統不可能有任何創造”。藝術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素材又不是簡單的再現,藝術需要打造大自然,需要創作者超前的思想意識,就像畫中景與情早就融于創作者的心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藝術不是簡單的心記臨摹,而是要創作者的真才實學通過自身的修養來再現你的創作意境,藝術需要創作者回歸大自然中去不斷寫習,吸取“新鮮空氣”, 借助自然界中的物象,直抒胸臆,展示情懷。
創作是通過有規則與無規則之間的渲染,藝術效果才能達到更完美,更賦有詩般意境。如果創作者在創作時,只是在對物象用技法做表面文章,要想其作品達到藝術境界和創新幾乎是很難的,原因很簡單因缺乏對物象的寫實理解,對大自然的親臨感受,畫出來的公雞很可能有點象鳳凰。成功的作品是將作者的內心世界結合生動的形象與技巧,改變已舊的審美觀,思其物象,觸動于心,氣盛勢旺開筆,力求畫面節奏韻味生機勃勃,神采飛揚。這是創作者應該有的也必須有的精神境界及生活感受和再創造。

三、繪畫中的幾個步驟
無論什么畫派,在構思整個畫作時首先就得有立意、構圖、與技法的應用,陶瓷花鳥畫也是如此。(1)沒有好的立意又怎能表現作品中的形象以及流露出作者的主觀情感和親自體驗呢?“意”在表現什么?表現的是白紙一張還是有說服力的藝術語言?作為創作者在作畫前必須對表現的事物有清醒的認識和感悟,然后才能夠通過作品表達出來,讓欣賞者得到說服并產生共鳴。如果讓白紙一張去凸現技法,那就沒“意”了,那最好是擱下畫筆,潛心的去體驗生活吧。所以說立意構思是醞釀意境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意境是畫的靈魂,是創作者對一起事物的認識及藝術修養。(2)有了新意接下來就是構圖,構圖是給你的“意”開始搭框架了,把“意”以形象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表現出來,框架搭的好壞與整個作品藝術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構圖中線條的應用,色彩的搭配,主題的表現,書法的展現,都應面面俱到的考慮,什么地方該空白,就大膽的應用空白,其目的是突出主題思想,讓欣賞者在欣賞主題畫面時去感應空白處的意境。在點綴主題以外的構圖時盡量簡練,使它起到烘托作用,以防喧賓奪主。構圖還應根據你要選擇的陶瓷載體來充分考慮,根據和借助載體的形狀,來完美整個作品的思想內容,以達到和諧的畫面效果。(3)技法是創作者平時技藝功底在作品中的再現。就顏料而講,創作者還必須掌握好各種顏料所產生的作用,否則技藝難以表達,如乳香油是新彩陶瓷顏料用來調配顏色的化學物品,要經過化學提煉的樟腦油代替國畫中的水做稀釋劑。這種油直接關系到陶瓷顏料的濃淡虛實關系,而乳香油能夠使陶瓷顏色不宜干,同時經過高溫燒成后還可增加畫面的光亮度。如果陶瓷繪畫者連料性都缺乏了解,又怎能使陶瓷繪畫效果達到你想象中的意境呢?在步入藝術殿堂的過程中,只有想法和藝術追求那是不夠的,表現你的藝術創作需要技法來支撐。所謂技法是平時創作者的技藝修養,就如文學修養一樣,文學修養好才能寫出好文,陶瓷技法修養也是如此,修養好,創作才能得心應手,創作者的“意”才能表達完美,作品才能落筆生輝。
傳統的陶瓷花鳥繪畫技法是先線描再上色,其主題就會被繪畫顏料所產生的肌理現象所烘托。如今新彩花鳥中,應用很廣泛是肌理制作技藝,效果不凡,拓寬了創作者的思路?!肮P墨當隨時代”這句話,其實就是概括了當今陶瓷繪畫的時代感,是肌理的制作隨著技法的翻新而變革,各式肌理的制作也層出不窮,畫面質感的增強,往往是與好的肌理效果制作分不開的,肌理效果應用得當,作品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就會增強。
有不少陶瓷新彩花鳥藝術作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新彩裝飾注重體現時代特色的人文精神。只要創作者不滿足于似而真,而是去充分利用學識和技藝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就像花鳥畫家利用筆下花與鳥的形象來組合,來反映社會的精神面貌,觀賞者在面對藝術家的花鳥作品時不斷地去聯想與想象,由鳥想到人,由花想到大千世界,喚起人們的種種美好回憶,久讀而不厭。
電話:1376785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