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陜北黃河峽谷一帶的44份種質為研究對象,其中棗25份、酸棗11份和過渡型酸棗8份,采用RAPD分子標記技術,探索棗和酸棗在起源地的親緣關系。結果表明:13個引物共擴增195條譜帶,其中多態性帶161條,占總擴增譜帶的82.56%,平均每個引物擴增15條譜帶、擴增多態性譜帶12.38條。表明棗、過渡型酸棗和酸棗種質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聚類分析把44份供試材料分為3類,地理區域相近的酸棗、過渡型酸棗和棗多聚在一起,其遺傳相似性大,表現出較近的親緣關系;可以看出酸棗經過渡型酸棗向棗的演化通過多條路徑完成。該研究說明,在我國棗的起源地或原產地,研究棗和酸棗的遺傳演化關系,具有較強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