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南區地熱資源豐富,熱儲總存量為3.105×1015KJ,熱流體儲存總量為6.855×108m3。經30多年的開發利用,已初步形成了以東溫泉、南溫泉、橋口壩溫泉為核心的溫泉旅游開發格局,主要用于溫泉房地產開發、風景區、溫泉旅游、康樂療養休閑、商務會展等。為提升開發利用水平,巴南區地熱水資源開發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突出重點、打造精品、強化特色、完善配套,建設特色溫泉產業。
關鍵詞:地熱資源 開發 現狀 前景
An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Banan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Lv Yu-xiang Hu Wei Zhou Jun
208 Hydrogeological Team under the Chongqing Geologic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s Exploration,Chongqing 400700
Abstract:Banan district is rich in geothermal resources,the total thermal storage is 3.105×1015KJ,the total storage of thermal fluid is 6.855×108m3.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hot spring tourism pattern centered upon Eastern Spring、South Spring、Qiao Kouba Spring has been formed,mainly be used for hot spri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scenic areas construction,hot spring tourism,recreation,sanatorium, commercial exhibition,and so 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eve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geothermal resources utilization should take the market as a guide,benefit as a goal,focus on key projects,create refined works, strengthen specialty, consummate supporting infrastructure, and construct hot spring specialty industry.
Key words: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rospect
引言
巴南區地熱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當地居民開始用溫泉沐浴、避暑;抗戰期間蔣介石、宋美齡等長期在南溫泉沐浴、避暑;新中國成立后,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郭沫若等均來南溫泉泳浴過。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在溫泉出露區鉆井開采,主要用于康樂中心用水。2003年開始在熱儲中深埋區鉆井開采,逐步用于康樂、供熱、醫療等領域。自2007年被授予“中國溫泉之鄉”榮譽稱號以來,巴南區始終緊扣建設“中國溫泉之鄉”主題,深入實施“大思路、大項目、大投入、大營銷、大提升”五大戰略,把建設“中國溫泉之鄉”列為全區重點,結合重慶市“五方十泉”項目的實施,傾力打造了東溫泉、南溫泉、橋口壩溫泉等品牌。
1. 資源條件
巴南區的地熱資源類型為沉積巖碳酸鹽巖溶隙~裂隙型。高隆起背斜為其熱儲構造,其中南溫泉背斜和桃子蕩背斜兩翼勘查開發程度較高,明月峽背斜和豐盛場背斜兩翼勘查程度較低。熱儲構造由熱儲層、熱儲蓋層和熱儲下部隔水層共同組成,其中熱儲層主要為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二段(T1j2),其次為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三段(T1j3)、四段(T1j4)、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T2l)、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一段(T1j1);熱儲蓋層主要為三疊系上統須家河組(T3xj)(第一蓋層)及侏羅系(J)(第二蓋層);熱儲下部隔水層為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T1f)。
本區地熱水資源出露形式有天然溫泉和人工揭露溫泉兩類。
1.1 天然溫泉
主要分布于花溪河、箭灘河、五布河等江河橫切熱儲構造的兩側,主要有南溫泉背斜的南溫泉、小泉及橋口壩溫泉,桃子蕩背斜的東溫泉。目前調查到的6處,出露地層大多數為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地層,水溫32~42℃,流量44.32~800m3/d,水質多為SO4-Ca型,橋口壩溫泉片區為SO4-Ca·Mg型。
1.2 人工揭露(鉆井)溫泉
人工揭露溫泉(鉆井),根據鉆井的深度又將其分為深鉆井和淺鉆井(小于1,000m的為淺鉆井、大于1,000m的為深鉆井)兩類溫泉。目前在巴南區以勘探地熱水資源為目的成功地熱鉆井共計15口,其中淺鉆井溫泉13口,水溫40~53℃,流量192.67~6,036.8m3/d;深鉆井溫泉2口,水溫分別為53和59℃,流量分別為1,494.9和1,987.5m3/d。東溫泉、南溫泉水質類型屬SO4-Ca型,橋口壩溫泉片區為SO4-Ca·Mg型。
巴南區地熱資源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勘查以來,對桃子蕩和南溫泉兩個高隆起背斜熱儲構造三個片區的地熱水源地進行了抽(放)水試驗、2~10年的動態觀測以及地熱資源的計算和評價,尤其是重慶直轄十年來,在重慶主城區對同類型的嘉陵江熱儲構造中施工淺井30多個,深井30多個,對地熱資源的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為本次工作的資源量計算提供了重要依據。
1.3熱儲總存量、熱流體儲存總量及其可開采熱流體量
巴南區地熱資源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勘查以來,對桃子蕩和南溫泉兩個高隆起背斜熱儲構造三個片區的地熱水源地進行了抽(放)水試驗、2~10年的動態觀測以及地熱資源的計算和評價,尤其是重慶直轄十年來,在重慶主城區對同類型的嘉陵江熱儲構造中施工淺井30多個,深井30多個,對地熱資源的研究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為本次工作的資源量計算提供了重要依據。本次工作運用兩種方法對區內南溫泉背斜、桃子蕩背斜兩翼233.637km2范圍的資源量進行了評價。
(1) 熱儲法計算得熱儲范圍內熱儲總存量為3.105×1015kJ,相當于0.9937億噸標準煤的發熱量;熱流體儲存總量為6.855×108m3,折成標準煤652.16萬噸,可減排1501萬噸CO2,資源相當豐富。
(2)采用開采率法和開采試驗法、類比法計算可開采量,以開采試驗法、類比法計算結果保證程度更高。巴南三片區地熱資源年可開采量為3.523×107m3/a,折成標準煤15.1萬噸/a。
經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備案、登記核定的開采量為1.49×104m3/d,占可采量的15.41%,可采熱流體量按平均水溫46.5℃計算,流體熱量為1.78×1019kJ/d,折成標煤61.87噸/d,每天可減排CO2142.3噸,相應熱能20.59kw。
2010年全區開發利用地熱資源量為490.195×104m3,占核定開采量的90.13%。
2. 開發利用現狀
巴南區溫泉資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經過上世紀70年代至今30多年的開發利用,已初步形成了以東溫泉、南溫泉、橋口壩溫泉為核心的溫泉旅游開發格局,主要用于洗浴、醫療保健及康樂,建有園林式露天游泳池、小包間泡池(木桶)、中藥泡池、魚療池、水療池,桑拿房、按摩室、健身房等保健設施。
2.1 東溫泉片區地熱水開發利用情況
經統計,6口地熱井目前開采地熱水總量為6,450m3/d,則地熱水年開采總量為2.35×106m3,主要用于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溫泉療養、團體會議、餐飲住宿等方面,見表1。其中,東溫泉熱洞堪稱“世之自然瑰寶”,是世界喀斯特地貌上唯一恒溫溫泉熱洞,具有資源的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不僅是溫泉喀斯特這一新的巖溶地質術語的起源地,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具有洞穴理療與溫泉理療雙重價值的喀斯特熱洞,擬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另外,巴南區決定以東溫泉熱洞為核心,涵蓋姜家溶洞、雙河琵琶洞、豐盛古鎮及響石保護區、桃花島、浪琴游艇基地、五步河、天坪山一圈的溫泉喀斯特區域,建成東溫泉喀斯特旅游區,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東溫泉景區現已投資10億多元,陸續建成了渝東民俗溫泉、航空溫泉度假酒店、秀泉映月酒店、威特卡絲大酒店、天體酒店等旅游接待項目。正在實施的大型項目有東方民俗溫泉項目、東溫泉鮮花溫泉小鎮項目等。
2.2 南溫泉片區、橋口壩溫泉片區地熱水開發利用情況
南溫泉片區和橋口壩溫泉片區9口地熱井均分布在南溫泉背斜兩翼南段,已開發利用。經統計,目前開采地熱水總量為61,980m3/d,則地熱水年開采總量為2.55×106m3。目前主要用于溫泉沐浴、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橋口壩溫泉利用地熱水進行熱帶魚(羅非魚)養殖,養殖面積300畝,見表2。
近年來,南溫泉片區建成的項目有瑞泉養生莊園、南溫泉會所、南溫泉99號度假酒店、陽光溫泉度假村、東方溫泉酒店、保利小泉國際溫泉SPA、保利小泉別墅前三期工程等;橋口壩溫泉片區已建成的項目有揚子江度假酒店、橋口壩森林公園等。兩個片區有正在實施的項目有南溫泉景區整體開發項目、保利小泉項目、橋口壩新城生態溫泉旅游度假區項目等。
綜上,巴南區溫泉產業主要由以下幾種經營模式:溫泉房地產開發、風景區、溫泉旅游、康樂療養休閑、商務會展等。到2010年底,已建成了陽光溫泉度假村、新東方溫泉酒店、東方溫泉大世界、揚子江溫泉度假酒店、秀泉映月酒店、航空溫泉度假酒店、清風峽度假酒店、南溫泉公園99號酒店等一批重大溫泉旅游項目,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3. 開發利用前景分析
溫泉旅游是現代旅游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世界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如德國、法國、韓國、日本與中國臺灣等,其溫泉旅游業發展已相當成熟。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交通條件不斷成熟、可自由支配時間的不斷增加、休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和溫泉旅游產品的不斷推出,以休閑度假、康樂健身、養生逸情為目的的溫泉旅游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繼觀光旅游熱潮之后我國旅游業向縱深發展和日益大眾化的旅游新潮流。
從總體上看,巴南區開發利用現狀巴南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與國外一些地方差距較大。這些都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巴南區溫泉旅游必須正視和加快解決的重大問題。
為充分發揮巴南區溫泉旅游資源優勢,建設“中國溫泉之鄉”,提升巴南區旅游對外整體形象,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緩解日益突出的就業壓力和矛盾,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升巴南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巴南區地熱水資源的未來開發要走“開發集團化、功能多樣化、經營集約化、管理規范化、應用科學化”之路,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突出重點、打造精品、強化特色、完善配套,建設特色溫泉產業。
——開發集團化:將資源開發與旅游、休閑、醫療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分片區加強溫泉資源與片區內其他旅游資源的整合,并與周邊景區互補聯動開發,規避同構競爭和近距離低水平重復建設。
——功能多樣化:根據不同水溫、水質,堅持一熱多用和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經營集約化:做大做強、扶優扶強、避免小散亂,發展旅游度假型、康樂保健型、農業觀光型、房地產型等特色溫泉產品,延長地熱產業鏈,以歷史文化型、民俗民族型、精品時尚型豐富和充實溫泉文化內涵,提升“中國溫泉之鄉”的形象。
——管理規范化:依照完善的法律法規,通過現代的管理手段進行管理,建立動態自動監測系統,防止過度開發。
——應用科學化:依靠科技創新,嘗試性地進行地熱水種植、養殖,開展低溫地熱資源運用研究,探索重慶市地熱在供熱和制冷方面的資源潛力。
4. 結論及建議
巴南區地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很大,目前的年均開發利用量為4.902×106m3,僅占總資源量的0.715%,占可開采量的13.91%。2010年,巴南區政府印發了《重慶市巴南區地熱資源開發管理暫行規定》,規范了區內地熱資源的開發和管理。2011年,重慶市被授予“中國溫泉之都”的殊榮,巴南區“中國溫泉之鄉”評估工作也創下佳績,得到國土資源部專家的高度贊揚。這都為巴南區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但是,目前巴南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較為單一,綜合利用程度較低,造成了資源浪費和一些環境問題。為保證地熱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巴南區地熱水資源的未來開發要走“開發集團化、功能多樣化、經營集約化、管理規范化、應用科學化”之路,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完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為鼓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定地熱資源開發的優惠政策。
(2)加強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包括地熱水梯級利用技術、地熱水回灌技術等。加強地熱資源在供暖、尾水處理、養殖、種植方面的應用。
(3)建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示范區(點),在地熱集中供暖、地熱梯級利用、利用地熱發展高效農業方面進行典型的開發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