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職高語文教學中,具有傳統語文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它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聲音、文字、圖象、動畫和視頻等多種信息刺激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全面素質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多媒體 語文教學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1(a)-0163-01
21世紀是以飛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為代表的知識經濟時代。在教育領域,多媒體教學蓬勃興起。然而,“一支粉筆一張嘴”仍是我們日常教學中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傳統教學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逐步走向深化,滲透到教育的各個領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熱點,我也對此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在職高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在此我就談談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借助聲音圖像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研讀文本
職高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經典傳世之作,如《夢游天姥吟留別》、《赤壁賦》、《項脊軒志》、《登泰山記》、《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世間最美的墳墓》、《我有一個夢想》等等,對于這些古今中外的詩詞文賦,經典華章要進行咀嚼鑒賞,高質量的誦讀是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辦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說要好得多。這時如果再給文本配上合適的聲音和圖像會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圍中更能體味文本的內涵和美。這是一種愜意的詩化的教學境界,在這種境界之中,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就會日漸提高,理解領悟文本的能力就會增強。
如我在教學杜甫的《登岳陽樓》時,利用多媒體進行了美聽美讀美析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把握杜詩的沉郁頓挫、雄渾壯闊的藝術風格。一聽男聲配樂誦讀,感受意蘊之美,二聽女聲配樂誦讀,感受音韻之美,三聽教師配樂誦讀,感受意境之美,四聽學生配樂誦讀,感受妙悟之美。在四聽五讀中均配上憂傷昂揚的音樂與詩人生平圖像,既渲染了情境,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又通過多種藝術的聯想和轉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展現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這種多項的藝術聯想與轉換增設了教學情景,使學生領悟了詩的意境與主旨。
2 采集整理各種語文相關信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思維科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思維具有跳躍性,是一種非線性的,非平面、立體化的,無中心、無邊緣的網狀結構。因此,從理論上講,語言要與思維同步必須也得以非線性順序出現。但現行的教學體系要求學生以線性方式發展,即由低向高的方式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于是不少教師發現語文知識體系本身就存在著模糊性與交叉性,同樣的知識內容在不同的知識層面上有著不同的意義,或者說很難按照一個線性序列確定學生處于哪一個層次,只能按年級進行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也只能在同一個層次上學習。再加上職高學生大部分來自普通高中未被錄取的學生,無論文化底子還是感悟能力都比較薄弱,于是,教師難教,學生難學,語文教學水平一直難以提高。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解決這一難題。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采用超文本的方式組織和管理信息,這使得人類閱讀方式將由過去的線性方式向非線性的網絡化方式轉變?,F代信息技術還打破了只有教師占有資料的統治局面,教師的資料可以憑借多媒體讓學生分享;學生可以隨時從網上獲取一些相關的資料。如我校就有兩個多媒體綜合教室、六個多媒體計算機室、還建立校園網與因特網的遠程學習系統,電子閱覽室等等。學校除計算機專業外,其他15個專業均開設了計算機應用課程,每個學生都能進行計算機操作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能夠自主決定閱讀的內容,利用鏈接隨時可以轉向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且優秀的同步閱讀課件能夠保存下來,供學生反復閱讀練習,讓學生隨時補充遺漏的知識,并且還能推陳出新,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在多媒體輔助教學實踐中,我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主要是在校園網中建立了語文教學個人網頁,根據教材篇目在網上搜集了大量有關資料加入課文參考資料中,如作家作品介紹,時代背景、寫作情況、課文分析、相關圖片及音頻視頻資料、同步練習等等,供學生在計算機上機時間自由選擇瀏覽。不僅便利學生知人論世,加寬加深對作家的認識、對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學生搞研究性的學習,還可以逐漸培養學生學做學問的良好習慣和善于鉆研的科學精神。
3 加強多向互聯互動,促進學生合作與交流。
交互性是現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特征之一,多媒體和網絡的使用,大大地拓展了學生討論與交流的渠道,使小組活動、班級活動更易組織。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為廣泛和便捷,尤其是可以不受課堂時空的限制,通過網絡與外班、與外校交流。這樣,相互間的信息反饋也更為及時,便于教學的調控,便于互相促進,真正能夠做到在交流中增進合作、在合作中加強交流。我在校園網中開辟了語文論壇,在論壇中為班級每個學生都注冊了用戶,學生可在里面發表文章進行討論,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協作與交流的過程。
職高學生是學生群體中的弱勢群體,不像普高學生那樣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關懷,評價一般也只局限于教師,難以正確認識自己。現在學生在多媒體上發表的作文習作,老師、同學、家長及來自各行各業的許許多多的陌生人都可以點擊瀏覽,學生可互相瀏覽文章并提出意見,隨時進行修改。如果該學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議、贊揚、批評……,就將獲得類同于“發表”的成就感,從而激發更大的學習熱情。他們會在這種多元化的評價中找回自信,獲得成就感。多媒體輔助教學真正把學生放到了主體地位,學習過程完全在民主的、和諧的環境中進行。使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學生形成平等互助的關系。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職高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創造和展示各種趨于現實的學習情景,把抽象的學習與現實生活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充分占有資料,可以進行獨立的分析和思考,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對問題進行研究,相互協作,有繼承、有分析、有比較、有鑒別地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創造性地進行學習。
學生對學習活動感興趣了,學習的勁頭就足了,自覺性就強了,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4 職業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和未來
信息化使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更加充滿人情味,更加貼近現實,更加生動活潑利用信息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來改造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愿望。但是,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一文中告誡說:“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帶來的不只是積極的效應,也給我們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和問題?!?/p>
總之,多媒體教學課有利也有弊,我們應首先認清多媒體教學課的實質、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點與不足,真正科學地把多媒體技術與我們的職業高中語文教學整合起來,加快實現我們的職業高中語文教學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