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學?;ゎ悓I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化工行業高素質勞動者。它強調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主,掌握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使學生成為面向化工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人才”。這一觀點為化工專業課教師取舍教材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在化工專業課教學中,目標取向從課堂出發,以學生為中心,不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所束縛。教師本著“精簡、實用、科學、合理”的取舍原則,精心調整教學目標,敢于取舍教材,精簡教學過程,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教學課堂瘦身,以改變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甚至無效的局面。
關鍵詞:中職學校 專業課堂 精心取舍 有效教學
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中職教學改革的基礎是課堂,最終的環節也是課堂。中職學校學生相對薄弱的知識基礎,原有素質的不平衡,學生厭學的傾向明顯,課堂難管理。如果課堂教學還是按照傳統的手段,講解過多的理論和難度過深的知識點,就會給大部分學生帶來沉重的學習壓力和負擔,使他們完全失去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如何立足于課堂,改變課堂教學現狀,讓專業課課堂教學更“有效”。要解決這些矛盾,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抓住學生興趣點,對教學內容精心、大膽、合理地取舍,即通過對一至兩個目標的訓練使學生非常深入、透徹地掌握一兩個知識點,爭取一課一得,以少而精的課堂教學獲得更多的收益。
一、明確定位,簡化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結果。崔允漷教授指出:“預期的學習結果是教學設計時關注的重點,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決定因素,也是教學效益中可評價的那一部分?!币惶谜n的成功與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否合理。目標定得過多、過少、過高、過低,都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果。這就要求老師對一堂課得先有一個明確定位。教學目標的斟酌取舍,應是教學設計時考慮的重點。
新課程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個整體,它的達成是一個過程,體現在堂課上,只能全面考慮而不可能全面完成,所以教師不能機械地、一一對應地照搬上位。教師要在全面兼顧的基礎上而有所偏重,有所取舍。例如,在處理化學基礎中乙醇這一課的三維目標時,在知識與技能中,舍去乙醇組成結構,對官能團決定化學性質只作強調,直接從“性質-用途”出發,重點落實乙醇的四個方面用途,并拓展其在工廠中的應用知識。在過程與方法中,教師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特點,舍去運用觀察法、實驗探究法學習乙醇的性質,獲得乙醇的結構—性質之間的關系,而是利用視頻教學材料代替。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中,重點采用聯系新舊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拓展能力方法。了解酒后駕車的檢測方法,認識工業酒精對人體的危害,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二、精心取舍,優化教學內容
“少則得,多則惑”,有舍才有得。這是古人治學的一句要訣,反映了學習過程中,內容與效果間的一種辨證關系,是客觀規律的反映。
從教學內容出發,一堂“好課”的最低標準是教師知道自己在教什么,較低標準是教學內容講授正確,較高標準是教學內容的現實化,理想標準是課程目標的有效實現。在素質教育要求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依據學情進行取舍,精心選擇對學生成長最“有利”,最“有用”的教學內容。另外,那些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則要少講或干脆不講;那些教師講了學生也難以接受的東西,堅決不講,有時,也可由學生來決定哪些需要講,哪些不需要講。其實這樣,從長遠和整體來看,并沒有丟掉什么,而且所學更為“專業”也更為扎實,“有舍必有得”。如在化工制圖教學中,教材的編寫者從全面、系統性的觀念出發,內容龐雜。常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實踐中,針對中職化工專業對學生繪圖、讀圖能力的培養要求,將教材中有關軸測圖和零件圖、裝配圖等內容可不作要求(這些內容對機械制造類專業的學生則十分必要),可進行刪節。而在工作檢修中常用到的化工設備圖、化工工藝圖(工藝流程圖、管路布置圖、設備布置圖等)的繪制與讀圖作為重點安排的教學內容。
三、敢于嘗試新方法、新手段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就是說,教學的法則、規律是比較穩定的,而教學的具體方法是變化的。根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手段,是為實現教學目的服務的。方法選用得當就能實現教學目的,就能提高課堂效率。如:在化工分析和化學實驗基礎的教學中,多采用“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的“嘗試教學法”。以先讓學生(動手動腦)試一試,以學生主體練習(操作實踐)為主線,要求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小組合作,網上查詢,向教師提問請教等多種學習方式,動手實踐操作。再通過老師的講解、示范、點評和組織討論,讓學生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通過精心設計富有情趣及相關技能目標的嘗試準備題和嘗試活動題,讓學生主動嘗試,動手操作,合作討論,反饋點評。又如化工制圖中的投影原理部分,選擇小組合作——三維建模教學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親手制作三維模型,建立起繪制三視圖的想象能力等。
教師在選擇教法的同時,也要重視學法指導。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就是為了達到不教。教師對學生有意識地指導,傳授學習方法,使之達到思之有序,行之有法,習而得之,終生受益?!狈椒ǖ卯敚蜁岣邔W習效率。教師在指導學生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實際,靈活、客觀地進行因材施教,進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四、留足時空,保證有效練習
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心理狀況,課堂書面作業切不可變成課外作業,不然會大大降低課堂教學效率。如果能把更多習題落實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當堂完成,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及時反饋糾正,知識點能及時鞏固,學生也能及時看到自己的成果,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從學生練習時的心理及環境來看,當堂練習是學生在一起練,教師在一旁指導,學習氛圍良好的最佳狀態,同時減小了課業負擔,很受學生歡迎,可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當然,評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不斷地反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意識,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為什么教這些內容,需要不斷地從實踐中去探索、總結。
參考文獻:
[1]崔允.教學目標——不該被遺忘的教學起點[J].人民教育,2004(13、14).
[2]葛耿.化工制圖教學探討[J].科教文匯,2007(4).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市椒江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