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加強能力本位的技能教育,同時,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素質教育為重點。
關鍵詞:創新精神 實踐能力 素質培養
根據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針對現實技工院校教育的不足,在加強以能力為本位的技能教育基礎上,提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素質教育為重點。
一、素質教育的內涵
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點,就必須更新思想觀念,以素質教育的思想理論為指導,從思想和行動上樹立起創新性的思想觀念,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啟發式教育,讓學生建立主動發現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思想觀念等。思想觀念的更新,為素質教育全面的推進和重點的落實提供有效的保證。
對于人生的不同階段,素質教育的任務也不盡相同。技工院校是培養技術工人的基地,技術工人是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因此,技工教育應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使學生畢業后到企業就能頂崗生產,這也是技工院校素質教育最大的
特點。
二、素質教育的實踐
在技工院校素質教育的實踐中,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德育素質的培養
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理想追求,培養為國家、集體及他人的奉獻精神,養成遵守紀律、謙讓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證他們走向社會后,能夠成為有文化、有道德、講文明、懂禮貌的合格人才與守法公民。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質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養他們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學會正常的人際交往。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需要。
2.專業素質的培養
專業素質的培養包括基礎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素質的培養。在基礎文化素質的培養中,學校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為只有具備了這些素質,才能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社會中不斷適應新的情況、新的崗位、新的環境。在專業技能素質培養方面,學校要注意從理論向實踐的傾斜,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因為,學校培養的學生面對的是企業生產的一線單位,光會說不會做是不行的。這就要求理論課的講授要以“夠用”為度,同時要適當拓寬專業技能的適應范圍,讓學生有更大的職業選擇空間和余地。在實施中,可以根據大綱和專業課的特點靈活安排,把課本內容分成一個個的模塊,構成相對獨立的小單元。教師在每個單元模塊的講授中,將專業理論的講解與實際動手操作和觀察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3.社會綜合素質的培養
這里主要指的是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雖然這些在中小學教育中已經涉及,但是針對技工院校的現狀,學生在這些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綜合素質不高。這就要求我們在職業教育中也要同樣重視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學校可以創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與學生一起共同締造具有校園特色、人文氛圍的校園精神和生活環境。開展、組織社會實踐,結合本專業的需要,讓學生進入到生產一線,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他們的感性認識,提高技能的熟練程度,從中鍛煉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目的地組織專題社會調查,可使學生接近社會、認識社會,增強生存意識,樹立危機感,從而增強學習動力。適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服務和公益勞動,提前進入社會角色,到社會大舞臺中去體會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支持,共同創造美好社會環境。
“高度”開闊你的視野,“角度”改變你的觀念,“細節”決定你的成敗。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不僅僅是普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標,同樣也是職業教育工作者探索的目標。通過技能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結合,努力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讓技工院校的學生成為社會需要,勝任實際工作的有用人才。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師學院)